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瀾滄江—湄公河次區(qū)域防災減災機制與區(qū)域合作

瀾滄江—湄公河次區(qū)域防災減災機制與區(qū)域合作

定  價:35 元

        

當前圖書已被 4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呂愛鋒 著
  • 出版時間:2020/7/1
  • ISBN:9787550927872
  • 出 版 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X4 
  • 頁碼:93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9
7
9
8
2
7
7
5
8
5
7
0
2
  湄公河流域是全球自然災害頻繁、損失嚴重的地區(qū)之一。知名智庫“德國監(jiān)測”發(fā)表的《2014全球氣候風險指數(shù)》報告顯示,在全球受氣候影響的10個國家中,有3個國家處在瀾滄江-湄公河次區(qū)域,即緬甸、越南和泰國。2015-2016年,越南和柬埔寨經(jīng)歷了歷史強厄爾尼諾事件,遭遇百年大旱,湄公河的水位落到1926年以來的低水平。2015年7月,進入雨季的東南亞又大量降雨,在緬甸、越南等國引發(fā)了洪災。緬甸和越南等國相對脆弱的基礎設施和減災體系建設,也客觀上進一步加大了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為了應對自然災害的影響,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中國、越南、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國均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災害管理機制、提升災害管理能力,具體包括出臺一系列相關法律和規(guī)劃進行頂層設計,同時積極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政府機構的減災、備災、應災能力,加強各組織部門以及國際機構的協(xié)調溝通,積極提升基層社區(qū)的災害應對意識和能力,組織相關教育和培訓提升民眾和組織的備災、應災意識和能力,建立災害預警體系等。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