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我一向愛好讀書。文學(xué)是我童年的一個夢。
上學(xué)了,父親從上;丶姨接H,除了大白兔奶糖外,多了幾本文學(xué)讀物。父親是善于講故事的,他一回來,我總要纏著他講。父親這次沒講,只是把幾本書放在我的手里,說里面的故事比他講的好聽。于是乎,我就埋頭下去。果然,我被吸引住了,有時吃飯都不愿放下。讀完了,盼著父親回家,帶更多更好看的書。后來邊讀邊摘下妙言警句,成了我的業(yè)余愛好。也許,從那時起,文學(xué)之“夢”在我心間透出嬌嫩的翠綠的細芽。
1977年恢復(fù)高考后,我離開了生活過的美麗而古老的江南小鎮(zhèn),開始了長達七八年(包括在職進修)的漫漫求學(xué)路。其間,讀了一些中外名著,對文學(xué)有了更深的鐘愛,與此同時,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了一些小說,比如《書架》《大忙人》《最后的補充》《鞭炮聲中的悲哀》等等,其中《鞭炮聲中的悲哀》曾獲得市里的文學(xué)三等獎。然而,成家后,家事公事擠壓而來,空余時間日漸逼仄,文學(xué)之夢慢慢萎蔫下去。
人們都說舊夢難尋,但能否尋到舊夢,取決于舊夢的誘惑有多大。事實上,文學(xué)這個舊夢一直潛伏在我內(nèi)心深處,從未遠離。近年來閑了些,舊夢便從心底泛起,于是,我又開始了閱讀與寫作。
寫作,我都是有感而發(fā),靈感來了,就寫上一篇。靈感無疑來源于閱讀與生活,于我而言,更多的卻來源于信息儲備。那次女兒回來,遞過一雙簇新的紫色斜格中筒雨鞋,說是給我洗車用。接過來時,我竟皺起眉來,因為我想起了童年的雨鞋,于是,很快便把這靈感變成了作品——《永不失落的小雨鞋》。《記憶里的黑!芬彩沁@樣,當(dāng)我為街邊一頭待宰的黃牛感到無言悲哀時,自然想起了半個世紀前走過我生命里的那頭黑牛,隨后,又將這個靈感固定了。而《青柿子的滋味》中童曉琳的原型,則是我用全部余生在尋找的閨蜜——她的英年早逝,留給了我抹不去的傷痛。這傷痛,給了我靈感,而使靈感固定下來的過程,也是我對她深切緬懷的過程。
記得王安憶說過,時間像條河。這條河在我的身邊默默流淌,一些落葉殘荷,許多細石沙子流進了我心靈的河灣。把那些留下的,一點點地掏出來,過濾篩選,洗凈曬干,分類固定,然后,將這些固定的,收藏起來保管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想。問題是,先收藏哪些呢?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從頭收藏起來。于是,便陸續(xù)把描寫人生起點——青春少年時光的十篇小說以及兩篇散文(其中部分已在省、市級報刊上發(fā)表過),整理結(jié)集為《心語》。
《心語》,是其中一篇小說的題目,它既是里面主人公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所有文章中主人公的心路歷程。
《心語》的背景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江南水鄉(xiāng)。其中大部分作品,描述了一群少男少女相嬉相鬧、相伴相長、相戀相愛的故事;其余部分則講述了小主人公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優(yōu)良家風(fēng)的傳承等!肚啻喝壳贰堆鄽w來》《心語》《馬兒啊,你慢些走》,講述了燕兒與阿龍曲折曼妙的情感歷程。《心戀》講述了女學(xué)生對老師充滿敬仰與想象,由此產(chǎn)生的朦朧愛意,最后卻是愛之源頭“錯置”了,一往情深成了空無所依!吨痪壨访鑼懥艘粚ν忝玫那楦屑m葛!栋咨魅埂肥且磺幌蚶щy低頭,用辛勞與智慧贏得勝利的贊歌,為當(dāng)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小公主們,樹立了一個榜樣!队啦皇涞男∮晷分v述了“我”與小雨鞋的真切感人的故事,而最終孫女拾起被她甩掉的小雨鞋,凸顯了優(yōu)良家風(fēng)的傳承。《話兒向誰說》講述了特殊家庭里失卻愛的孩子與無人搭理的空巢老人相互取暖的動人故事。《大哥牌菜泡飯》里的菜泡飯,不但伴隨著“我們”度過了那段饑荒歲月,而且給了我們溫馨,留下了雋永的生活情味。
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石惠泉同學(xué)。他對文稿字斟句酌,糾正了里面的錯別字和不妥的標(biāo)點,還對每篇文章做了精到的點評,并一再予以充分肯定與熱情鼓勵,讓我獲益匪淺,信心倍增。還要感謝我家鄉(xiāng)可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和淳樸的父老鄉(xiāng)親,是他們給了我創(chuàng)作源泉。然而,《心語》畢竟是文學(xué)作品,即便有原型,情節(jié)卻都是虛構(gòu)的,望勿對號入座。
尋夢。徐志摩的方式是,“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而我的尋夢,便是這本《心語》。當(dāng)然,這只是個開端。
翟玉平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