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自古多有記載。到了唐宋時期,焚香更成為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的境界。印香即是用模具將制成粉狀的香料壓成連筆圖案或篆字等各種形狀,焚香時,一點微火順著回環(huán)縈繞的香粉運動,不僅具有熏香、增添生活趣味的功能,有時還兼有計時的功用。
中國書店以南通博物苑藏本為底本,以宣紙影印、傳統(tǒng)線裝的方式,再次將《印香圖譜(套裝一函二冊)》呈現給讀者,使得丁氏的一段故事與印香和印香爐一起,在新的時代里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香文化是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詩經》《楚辭》的詩句中已有許多關于使用香草、熏香的記載。至秦漢,人們把精心配制的香料放在特制的薰香爐里,用火點燃,縷縷青煙從爐孔中冒出,可使?jié)M室馨香,達到驅蟲除穢、清氣爽神的目的。每遇大事,則沐浴焚香,更體現了人們的一片虔誠。宋代,昊自牧在其筆記《夢粱錄》中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點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事”或“四藝”。此四藝者,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
印香爐之印香,顧名思義,是與印相關的一款別具趣味、歷史悠久的熏香爐具。據考,宋代印香的“香篆”,選用木料刻篆為主,體積較大。宋代人洪駒父著有全會譜》,由“百刻香”條目可知,印香初始具有計時與香熏的功用。
明代時,“香篆”漸改用金屬且鏤空刻篆,體積漸小,開始出現印模和香鏟等組合的印香爐雛形。晚清時期,南通地區(qū)出現了一種風格獨特、工藝精湛的印香爐,設計者為南通石港人丁月湖。
丁月湖(一八二九-一八七九),名淫,字月湖。其才華橫溢,能書善畫,對金石篆刻有較深的造詣,在近代南通頗有聲望。一八七六年春,丁月湖與忘年好友施蘭賓談及印香爐時,認為當時的印香爐“粗陋不可供幽賞”,遂反復心摹手畫,不斷構思出新奇的爐樣和鏤空花紋篆字,然后授意金工,并監(jiān)制造。
丁月湖的設計一改以往羹香爐制作之簡單粗陋,別出心裁地規(guī)劃出新的爐樣,設計出精致的含有爐蓋、燃燒空間、貯放之處等的多層印香爐,采用紫銅、黃銅、白銅相間制作,各層邊以紫銅做裝飾嵌線,具有層次感和金屬色澤變化的美感。
丁氏印香爐的造型多樣,有方形、圓形、長形、扁形、多角形、曲綫形以及物狀圖案等,爐式題名采用吉祥語句,以構思巧妙的鏤空花紋篆字為印香篆模。使用印香篆模,能使萎香料均勻緩慢地燃燒,并使香路形成各種圖案,使燃香這一簡單平常的操作融入藝術韻味。普通的羹香爐便成為書香之家的精巧文玩,備受文人雅士的喜愛。
光緒二年(一八七六),丁月湖將自己設計的印香爐蓋式及印香篆模模式編成一冊《印香圖譜》,光緒四年(一八七八)開始雕板。然而,丁月湖于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冬去逝,《印香圖譜》未能刊印。一八八〇年,其子丁萼樓在施允升(字蘭賓)等人的協助下,由揚州的孫月卿雕刻木版刷印而成。
《印香圖譜》卷首有劉瑞芬、徐琪、齊學森等十六人的序文題詞,收錄了爐式立體圖、各類爐蓋圖及篆模圖。圖與傳世的印香爐對比,其尺寸比例均為一比一,為時人仿制提供了便利,更助推了印香爐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