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季羨林的自傳,回顧了他的童年讀書生活、早期教書生涯、留德十年、在北大的教育及他的學術(shù)的總結(jié)、人生的感悟等,全面講述了他從山東臨清縣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為學貫中西、享譽海內(nèi)外的學術(shù)大師的人生歷程。
語言樸素平實,情感真摯動人,展示了他個人的奮斗經(jīng)歷和內(nèi)心情感世界。
從貧苦農(nóng)民家庭的孩子,到享譽海內(nèi)外的學術(shù)大師
國學大師季羨林自述風雨前半生
鄉(xiāng)野中的紅衣少年
書桌前的白發(fā)先生
留德十年感懷故土
心有璞玉貧賤不移
季羨林(1911—2009),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北京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歷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學術(shù)著作有《糖史》《中印文化關(guān)系史論叢》《印度簡史》等,翻譯作品有《羅摩衍那》《五卷書》等,散文隨筆有《清塘荷韻》《賦得**的悔》《留德十年》等。
第一章 我的童年
最窮的村中最窮的家 / 001
父輩們 / 002
每天最高的享受 / 002
開始認字 / 003
離開故鄉(xiāng) / 004
第二章 小學記憶
進入一師附小 / 006
做過一次生意 / 007
轉(zhuǎn)入新育小學 / 008
新育小學的校舍 / 009
新育小學的教員和職員 / 011
在新育小學學習的一般情況 / 013
看捆豬 / 015
看殺人 / 016
九月九廟會 / 018
看戲 / 019
學英文 / 020
國文競賽 / 021
第一次“造反” / 022
偷看小說 / 023
螞蚱進城 / 024
想念母親 / 026
第三章 中學時光
進入正誼中學 / 027
我的幾個老師 / 029
考入北園高中 / 034
在北園高中的生活和學習 / 043
在濟南高中 / 048
榮譽感繼續(xù)作美 / 052
要革命 / 052
上國文課 / 053
畢業(yè)旅行籌款晚會 / 055
第四章 清華學子
報考郵政局 / 058
考入清華大學 / 059
在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 060
對我影響最大的兩門課程 / 068
第五章 教書謀生
回母校當國文教員 / 070
小小一招 / 071
又長了一番見識 / 073
“拿到了沒有?” / 073
第六章 去國途中
天賜良機 / 075
在“滿洲”車上 / 080
在哈爾濱 / 082
過西伯利亞 / 086
在莫斯科 / 090
第七章 德國十年
初抵柏林 / 094
哥廷根 / 102
道路終于找到了 / 104
懷念母親 / 110
兩年生活 / 113
章用一家 / 116
漢學研究所 / 120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 / 123
完成學業(yè),嘗試回國 / 125
大轟炸 / 131
在饑餓地獄中 / 134
山中逸趣 / 138
烽火連八歲,家書抵億金 / 140
德國的老師們 / 144
學習吐火羅文 / 150
女房東 / 154
反希特勒的人們 / 160
伯恩克(Boehncke) 一家 / 162
邁耶(Meyer)一家 / 164
納粹的末日——美國兵進城 / 167
盟國 / 174
優(yōu)勝記略 / 175
留在德國的中國人 / 177
別哥廷根 / 180
第八章 滯留歐洲
赴瑞士 / 187
在弗里堡(Fribourg) / 190
同使館的斗爭 / 197
從瑞士到法國馬賽 / 200
第九章 游子歸途
船上生活 / 202
在西貢 / 206
回到祖國的懷抱 / 210
第十章 在北京大學(1946—1993)
思想斗爭 / 218
終于找到了學術(shù)上的出路 / 219
出路的表現(xiàn) / 222
出路主流中的一個小旋渦——《浮屠與佛》 / 226
政治環(huán)境 / 227
我這一階段的學術(shù)研究 / 228
第十一章 耄耋之年
死的浮想 / 232
辭“國學大師” / 234
辭“學界(術(shù))泰斗” / 235
辭“國寶” / 235
“夫子自道” / 236
對未來的懸思 / 243
難得糊涂 / 244
我不能封筆 / 246
248附錄·季羨林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