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存中國早期科幻文學史料,并滿足各界讀者的需要,特編纂、出版《中國科幻文學大系·晚清卷》。
《中國科幻文學大系·晚清卷》輯錄從十九世紀中葉到1911年間的中國科幻文學作品。選收作品時,不拘泥于其面世之際的類型標識,盡量廣泛搜羅,以呈現(xiàn)中國科幻文學萌芽時期眾聲喧嘩、文類混雜的歷史面貌。
《中國科幻文學大系·晚清卷》盡量以起初的版本為底本,并參照其他版本,進行標點和?。受時代所限,個別觀點和語言使用規(guī)范不符合當今通則,為保存史料原貌,以便研究,不予改動。
凡原文有眉批、夾注、回批和總批者,悉予保留。
在中國文學的悠久歷史當中,科幻小說是一個晚近出現(xiàn)的年輕文類。1902年8月18日,《新民叢報》第十四號刊登了一則題為《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的廣告,對即將創(chuàng)刊的《新小說》詳加推介。在廣告列舉的“新小說”類型中,赫然出現(xiàn)了“哲理科學小說”,“專借小說以發(fā)明哲學及格致學”。隨后,《新小說》第一號刊登了“科學小說”《海底旅行》和“哲理小說”《世界末日記》的譯文。從此,以“科學小說”“哲理小說”乃至“政治小說”的名目翻譯或創(chuàng)作的科幻小說,在晚清文學中層出不窮,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現(xiàn)象。這個新興文類得到梁啟超、魯迅等知識菁英的高度肯定,更激發(fā)了徐念慈、昊趼人、許指嚴等作家激情洋溢的想象!皩е袊巳阂孕羞M,必自科學小說始!”(《月界旅行,辯言》)的黃鐘之音,昭示著文脈新變帶給古老國度的震撼和希望。
用中文書寫的晚清科幻小說,承繼了中國古典幻想文學和文化的根脈,以至于我們能夠在其中辨認出“飛車”“補天”“斗法”等神怪志異元素;不過,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是科幻小說這個“舶來”文類包含的種種前所未有的形象和觀念。這些作品中出現(xiàn)了琳瑯滿目的科技發(fā)明、大開大合的時空結構和無遠弗屆的世界秩序,讓當時乃至現(xiàn)在的讀者由衷驚異。晚清作家們多未接受完整的科學教育,也鮮少出洋游覽的閱歷,文類自覺亦在有無之間,卻憑借報刊書籍的零星介紹、身居上海等半殖民地都市的經(jīng)驗以及天馬行空的豐沛想象力,繪聲繪色地描述未來社會的各種科技奇觀,進而暢想藉由科技進步富國強兵的中國如何引領和改造世界,甚至飛艦煌煌,拓殖外星。正是富集于這些想象中的現(xiàn)代性,使得對晚清科幻小說的嚴肅審視和探討成為重返中國現(xiàn)代文學起源時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同時,中國科幻文學史的書寫,必須以晚清科幻小說的收集整理為開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葉永烈、武田雅哉等中外研究者的文獻翻檢開始,三十年間幾代學人的持續(xù)努力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晚清科幻的認知。這一時期的科幻想象所包含和呈現(xiàn)的很多主題,百余年來回響不絕,是值得今天的中國科幻界時時回顧的起點和初心。但與存世的文本數(shù)量相比,寥寥無幾的晚清科幻小說選本和個別名篇的單行本涵蓋有限,遠不能夠滿足當代閱讀和研究的需要。相關的整理出版工作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強調創(chuàng)作而忽視翻譯。事實上,晚清的文學翻譯和創(chuàng)作是難以截然分開的,而時人也常常將二者視為一體。上文提到的《新小說》廣告便聲稱,“本報所登載各篇,著譯各半,但一切精心結撰,務求不損中國文學之名譽”。紛至沓來的世界各國文學一旦轉換為中國文字,進入中國語境,就會在特定意義上成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紤]到晚清時期翻譯文學規(guī)模之龐大、影響之深遠,以及屢見不鮮的“豪杰譯”(譯者隨心所欲任意改動原作)現(xiàn)象,對這部分作品的忽略顯然有欠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