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巨大變革的時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生活方式逐步退隱,新興產(chǎn)業(yè)迅速崛起而信息世界呼嘯而至。
田園的歌聲逐漸微渺不可見,如同昔日豐茸細草,高大林木。
如果說,眾多七零后以前的人還對農(nóng)業(yè)存在著鮮明的印象,那么這種印象也許在八零后的腦海里已經(jīng)漸漸稀釋,而在九零后和更年輕一代的心目中,變得朦朧、扭曲,甚至透明,就像熱氣蒸騰后面隱藏的山嵐。而詭異的是,最后隱去的不是熱氣,而是曾經(jīng)的滿目青山。
我們用郵件代替了信件,用快歌代替了詩篇,用立體圖像代替了真山真水,用帶有草木味道的香氛代替了陽光下點點的紅石榴花、白梔子花和丹桂飄散的香。
我們走在了時代前列,而把過往拋在了腳跟后面。就像馬蹄踏踏,沾著踩爛的紫羅蘭的花香,而風向后吹,馬兒聞不見。
聞不見又豈止是草木的香氣呢。
詩也好,詞也罷,久遠年代里,人們用這些精美的詞句,歌頌著他們身邊日日可見的長林豐草,豆麥菽稷,這是人們對于黑土地、黃土地的最意味深長的愛戀。但是它們也離我們好像越來越遠。
太多的新聞了,也有太多的熱點。心總是如同起風的海面,不由自主,動蕩不安。
停一停好不好?
讀一首詩,讀兩句詞,聞聞詩詞里散發(fā)的草木香氣,分分神,回想一下過去的時光。讓心歇歇,喘口氣。
心閑心靜,太陽就升起來了,月亮就升起來了,星辰就升起來了,花就開好了,聽,樹葉嘩嘩地響。
世界其實沒有那么令人焦灼,愿望其實沒有那么不可實現(xiàn),痛苦也不是那么難以忍受,快樂一點一點地,像清水漫過白石子,漫過了我們的心田。
這就是這本書寫作的初衷。
它不深刻,不討論人類發(fā)展的終極命題;也不晦澀,不強迫人去查字典增加學識。它只是讓人茶余飯后,閑來無事,翻一章兩章讀一讀,或者出聲地把其中的一頁兩頁念一念。讀完念完,隨手放在一邊,然后該上班上班,該上學上學,該赴約赴約,該買菜做飯買菜做飯。
可是總有一個情景,會讓你想起原來這種樹是這樣的,這種花是這樣的,這首詩寫的原來是這么個意思,那首詞的韻律像雨打疏窗……
這是遙遠年代的音韻節(jié)奏和遙遠地方的青綠山水、綠樹紅花合謀,一個展紙,一個落箋,寫給現(xiàn)代人的一封情書,言語清淡,而情深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