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傳奇發(fā)展成熟,至嘉慶道光時期式微,古代曲藝整體處于低迷狀態(tài),“紅樓戲”破繭而出,不但豐富和充盈了戲曲內(nèi)容,為當時的戲曲舞臺增添了迷人的色彩,還讓當時的人們能更加直觀地體悟和貼近《紅樓夢》之魅力,成為戲曲史上一個鮮明的分支。紅樓戲已經(jīng)獨立于《紅樓夢》小說,具有自己的思想內(nèi)涵、藝術魅力和美學特質(zhì)。在眾多“紅樓戲”中,仲振奎和陳鐘麟同名為《紅樓夢傳奇》的作品堪稱改編敷演《紅樓夢》故事戲曲作品中的“雙璧”。有鑒于此,今將《紅樓夢傳奇》二種及《散套》一種,匯為一編,影印出版,提供給紅學、戲曲研究者及當代致力于《紅樓夢》改編翻拍的電視電影工作者們參考。
明清兩代是中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最為輝煌的時期,其中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都t樓夢》本名《石頭記》,另有《金玉緣》《風月寶鑒》等名稱,自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起,即以帶有脂硯齋點評的八十回鈔本流傳于士大夫中。程偉元、高鵠整理,無名氏續(xù)寫的后四十回,于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和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兩次刊印,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正式流傳于世。此后,《紅樓夢》在社會上一再翻印,廣為流傳,影響很大。清代中期的京師竹枝詞中甚至有“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這樣的詩句。一時之間,詩人題詩,畫師作畫,氍毹之上,亦留下寶黛蹤影。清代《紅樓夢》戲曲改編作品有二十多種,形式有傳奇、雜劇、折子戲等!白V之于戲曲者數(shù)家,傳于今者有三種,即仲云澗之《紅樓夢傳奇》、荊石山民之《紅樓夢散套》、陳鐘麟之《紅樓夢傳奇》是也。”在當時的舞臺上,這三部紅樓戲都較受歡迎,并且常演不衰。
第一冊
紅樓夢傳奇 二卷 清 仲振奎 填詞
清道光九年蕓香閣刊本
第二冊
紅樓夢傳奇卷一-卷四 清 陳鐘麟 填詞
清道光十五年廣州汗青齋刊本
第三冊
紅樓夢傳奇卷五-卷八 清 陳鐘麟 填詞
清道光十五年廣州汗青齋刊本
第四冊
紅樓夢散套 十六卷 清 荊石山民 填詞
清嘉慶蟾波閣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