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鄭克魯文集·譯作卷》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wù)吣锼埂っ诽亓挚酥牡拇碜,也是歐洲戲劇史上一部融神奇、夢幻、象征于一爐的杰作!肚帏B/鄭克魯文集·譯作卷》為六幕劇,寫一對兄妹蒂蒂爾和米蒂爾去尋找一只青鳥的故事,一路上他們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夜宮的五道大門,恐怖的墓地之路,難以置信的青孩子的身世,以及幸福家園的見聞。而種種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兄妹倆明白幸福的真正含義。
適讀人群 :外國文學愛好者
《青鳥/鄭克魯文集·譯作卷》將傳統(tǒng)的所有童話題材糅合在一起,加以創(chuàng)新。它擺脫了梅特林克所受到的悲觀主義的影響(這也是象征主義的特點),表達了對生活的信心和對死亡的藐視,禮贊了美與光明,謳歌了理想和樂觀主義,以色彩絢麗的舞臺背景和變幻無窮的奇特場景,展示了一幅幅迷人而又夢幻般的景象。它是一部深得孩子們喜愛,同時又讓成人獲得新穎的視覺感受的優(yōu)秀劇作。
比利時戲劇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是歐洲象征派戲劇的代表,用法文寫作,獲得1911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稱他的“作品風格具有明顯的創(chuàng)意和獨特性,全然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文學形式,在他筆下流露出來的理想主義特質(zhì)把我們引向至高的神圣境界并緊扣我們的心弦”。
梅特林克1862年8月29日生于比利時的根特,這個城市的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保守而富裕,是佛蘭德爾地區(qū)的文藝復興運動中心,并對象征主義思潮做出過貢獻。梅特林克先在根特大學學法律,1886年到巴黎繼續(xù)學習法律,但他拋棄了律師職業(yè)。他結(jié)識了巴那斯派詩人,隨后發(fā)表了一本詩集《溫室》(1889),受到好評。這本詩集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將人的靈魂說成被奄奄一息地封閉在溫室之中。當時正是象征派詩人活躍在文壇的時代,梅特林克的早期劇作便受到了象征派的影響。象征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成績斐然,但是在戲劇舞臺上卻建樹不多,唯有梅特林克一枝獨秀。他的第一部劇作《納萊娜公主》(1890)已引起評論界注意。1890年以后,他發(fā)表了三部曲《不速之客》《盲人》《七公主》!杜迦R亞斯和梅麗桑德》(1893)是他的一部重要劇作,使他成為象征派劇作的最重要代表,后來由德彪西配成音樂。1896年梅特林克定居巴黎,接二連三地發(fā)表劇作,其中有《莫娜·瓦納》(1902)、《喬賽爾》(1903)、《青鳥》(1909)等,并發(fā)表了幾部散文集,如《卑微者的財富》(1896)、《明智和命運》(1898)、《蜜蜂的生活》(1901)、《螞蟻的生活》(1930)。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住在法國南方。比利時政府給予他伯爵稱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移居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州,直到1947年才返回法國。1949年5月5日,梅特林克逝世于尼斯。
梅特林克的戲劇與古典主義戲劇不同,不采用重大題材,不企求喚起觀眾的憐憫或恐懼。他的戲劇與浪漫主義戲劇也不同,沒有英雄,即使國王、神仙也像平常人。他不寫主人公如何戰(zhàn)勝命運,而是描寫主人公被動地接受命運,聽任命運的擺布,只有少數(shù)劇作描寫主人公去尋找更好的命運。梅特林克筆下的正面人物是美與善的化身,反面人物則是丑與惡的代表。他的作品雖然帶有憂傷的情調(diào)、悲觀的色彩和明顯的宿命論觀點,但他通過對弱者的同情、對美的歌頌、對光明的渴求,而給予觀眾向往正義的感受。他的語言充滿詩意。他的戲劇往往帶有夢幻色彩,在夢幻中隱藏事物的本質(zhì),舞臺意境似夢非夢,也具有象征意義。關(guān)于象征,梅特林克說過一段話:“我相信有兩種象征:一種可以稱之為先驗象征……它從抽象出發(fā),竭力讓這種抽象具有人性。這種象征深深觸及寓意,其典范是第二部《浮士德》和某些歌德的故事……另一種象征更多是下意識的,是在詩人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的,幾乎總是遠離他的思想:這種象征產(chǎn)生于人類的天才創(chuàng)造;其典范存在于埃斯庫羅斯的戲劇中。”梅特林克的象征可以說是這兩種象征手法的綜合,它也體現(xiàn)在《青鳥》一劇中。
《青鳥》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此劇1908年在莫斯科第一次搬上舞臺。這是一部童話劇,集神奇、夢幻、象征于一爐。故事描寫圣誕節(jié)前夜窮樵夫的一雙兒女蒂蒂爾和米蒂爾盼望得到圣誕禮物,他們只能望見旁邊宮殿里燈火輝煌的盛況。他們平靜地睡著時,夢見仙女請他們?yōu)樗≈氐摹靶」媚铩睂ふ蚁笳餍腋5那帏B。仙女給了他們一顆有魔力的鉆石,他們鉆動鉆石,便出現(xiàn)各種景象。他們在光、水、面包、火、糖、奶、貓和狗的陪伴下,見到了各種奇景,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克服了千難萬險,青鳥總是得而復失。夢醒后,蒂蒂爾把自己心愛的鳥兒送給鄰居,鳥兒變成了青烏,原來青鳥就在身邊。劇本表明,只有甘愿把幸福給予別人,自己才能得到幸福。
梅特林克一生喜愛孩子,他在《青鳥》中描繪孩子童年的快樂生活,也展示了窮人孩子童年的悲慘狀況。梅特林克認為,孩子之所以有幸福,是因為有母愛,母愛是超越貧富之上的,母愛的財富是無盡的:“凡是喜愛自己的孩子的母親全都是富有的,沒有長得丑的,也沒有老的……她們的愛永遠是最美好的歡樂。當她們悲傷的時候,只要得到孩子的一個親吻,或者吻一下孩子,她們的淚珠在她們的眼睛深處就變成星星!蹦赣H使孩子擁有幸福、溫暖的童年,所以梅特林克對窮孩子們說:“你們家里也有幸福!”更進一步,梅特林克讓孩子們熱愛自己的鄰居:只有和大家共享幸福,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梅特林克認為官能享受不是幸福。劇中第四幕第九場,蒂蒂爾一行來到幸福園,遇到最肥胖幸福、私有幸福、滿足虛榮心幸福、一無所為幸福等等假幸福,他借“光明”之口說:“這些都是害人的,使人意志消磨。”在有神力的鉆石的光芒照耀下,個個肥胖的幸福“像破裂的氣泡一樣,眼看著萎縮下去,……互相看到赤裸裸的本相:面目丑陋,皮肉松弛,神情凄慘,……”,只好逃到“不幸之洞”。梅特林克認為世界上的幸福很多,超過了人們所想象的,但是大部分人卻視而不見。幸福實際上就在身邊,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擁有母愛、公正,等等,都是快樂。但真正的幸福需要用心去尋找,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不過,人在尋找幸福的路途中會遇到重重阻礙,黑暗、死亡、怯懦會布下無數(shù)陷阱。梅特林克號召人們在光明的指引下去尋找代表幸福的青烏,揭開“使生命遭受災(zāi)難的一切奧秘”。他指出:所有不幸、災(zāi)禍、疾病、恐怖、浩劫都無法阻擋人們前進和步伐,每當你們看到月光溶溶,看到星光燦爛,看到朝霞升起,看到燈光閃亮的時候,幸福就在那里;每當你們心靈里進發(fā)出美好、明亮的思想火花的時候,幸福就在那里。
尋找青烏是孩子們做的一個夢,這個夢中有現(xiàn)實世界的種種困難、貧窮、饑餓、死亡、虛偽,梅特林克認為:我們自我的反光就投射在這場夢幻中,夢是我們真實而永恒不變的生活,人們擁有這個自我,比激情的或純理性的自我更為深沉。
《青鳥》將傳統(tǒng)的所有童話題材糅合在一起,加以創(chuàng)新。它擺脫了梅特林克所受到的悲觀主義的影響(這也是象征主義的特點),表達了對生活的信心和對死亡的藐視,禮贊了美與光明,謳歌了理想和樂觀主義,以色彩絢麗的舞臺背景和變幻無窮的奇特場景,展示了一幅幅迷人而又夢幻般的景象。它是一部深得孩子們喜愛,同時又讓成人獲得新穎的視覺感受的優(yōu)秀劇作。
梅特林克,比利時人,法籍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譯者簡介:鄭克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流動站負責人。著名法國文學專家、翻譯家。早年在北京大學西語系攻讀法語,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攻讀研究生,畢業(yè)后留在外文所工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武漢大學法語系任系主任并兼法國問題研究所所長,1987年調(diào)至上海師范大學工作。歷任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研究所所長、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上海分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圖書館協(xié)會理事,上海翻譯家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法國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理事。1987年曾獲法國政府教育勛章。1958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專著《法國文學論集》、《繁花似錦——法國文學小史》、《雨果》、《情與理的王國——法國文學評論集》、《法國詩歌史》、《現(xiàn)代法國小說史》、《法國文學史》(合作),譯著《蒂博一家》、《康素愛蘿》([法]喬治·桑著),《失戀者之歌——法國愛情詩選》、《法國抒情詩選》、《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家族復仇》([法]巴爾扎克著)、《茶花女》([法]小仲馬著)、《基度山恩仇記》([法]大仲馬著)、《沙漠里的愛情》、《魔沼》、《雨果散文》、《卡夫卡》,主編《外國文學作品提要》、《法國文學譯叢》、《外國文學史》、《外國文學作品選》、《外國現(xiàn)代派作品選》等!斗▏沤穸唐≌f精選序》獲上海1986年-1993年社會優(yōu)秀成果論文二等獎,《法國文學史》(上、中卷)獲1994年中國社科院科研成果一等獎。
服裝
人物表
第一幕
第一場 樵夫小屋
第二幕
第二場 仙宮
第三場 思念之土
第三幕
第四場 夜之宮
第五場 森林
第四幕
第六場 幕前
第七場 墓地
第八場 幕前
第九場 幸福之園
第五幕
第十場 未來王國
第六幕
第十一場 告別
第十二場 睡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