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中國有了一部新時代的人民權利宣言書。本書是由參與民法典起草的權威專家組織編寫,是理解和適用民法典的權威專家解讀,為民法典的準確適用提供了專業(yè)解讀和適用指引。本書在對條文逐條解讀的基礎上,著重強調對于婚姻家庭編以及繼承編核心知識點進行梳理,首先分析條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礎上分析理論與實務問題,最后以已生效案例形式說明法律適用要點。本書采取特色體例,對每個條文從規(guī)范對象、規(guī)范基礎、條文理解、拓展分析、適用指導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分析的同時,作者還針對每章精心撰寫了章節(jié)導讀,便于對每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和融會貫通。本書對法官、檢察官、律師、行政執(zhí)法人員、法務人員等司法實務人員以及法學院師生、社會大眾等均具有較好的學習參考和適用指導作用。
龍衛(wèi)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狀況》編委。撰寫和出版《民法總論》、《民法基礎與超越》、《法學的日常思維》、《法政學思:從撤退開始》等多部著作,其中《民法總論》(專著)(第二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獲中國首屆法律圖書獎;發(fā)表《超越現(xiàn)代國際法的盲點:尋求一種歷史型解決——獸首拍賣事案評論》(2009)、《中國民商經(jīng)濟法治30年:市場經(jīng)濟與規(guī)則嬗變》(2009)、《法治進程中的中國民法:紀念<民法通則>施行20周年》(2007)、《物權立法的合憲性問題》(2007)、《中國物權法制的變遷與展望》(2007)、《物權立法政策之辨》(2005)、《債的本質研究》(2005)、《自然人人格權及其當代進路》(2003)、《法律主體概念的基礎性分析》(2000)、《中國知識產(chǎn)權要論》(1999)、《法人本質及其構造研究》(1998)、《法律實在性討論》(1998)、《羅馬法的傳統(tǒng)性及其法律方法》(1994)、《企業(yè)制度現(xiàn)代化問題:所有權實現(xiàn)第三種方式:》(1995)、《民事救濟權簡論》(1993)、《中國著作權目的及其均衡思想》(1993)等百余篇論文,刊于《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比較法研究》、《中國法律》(香港)、《月旦民商法雜志》(臺灣)、St. Mary’s Law Journal(美國)等高水平法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