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錚全集》是我國著名水工結構和水電建設專家、兩院院士潘家錚先生的作品總集,包括科技著作、科技論文、科幻小說、科普文章、散文、講話、詩歌、書信等各類作品,共計 18卷,約 1200萬字,是潘家錚先生一生的智慧結晶。
他的科技著作和科技論文,科學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充滿智慧,反映了我國水利水電行業(yè)不斷進步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他的文學著作,感情豐沛、語言生動、風趣幽默。他的科幻故事,構思巧妙、想象奇特、啟人遐思;他的雜文和散文,思辨清晰、立意深邃、切中要害,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這些作品對研究我國水利水電行業(yè)技術進步歷程,弘揚尊重科學、銳意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勇于擔責的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潘家錚全集》是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杜思义P全集 第十卷 科技論文集》主要收錄了潘家錚院士生前撰寫、發(fā)表的86 篇科技論文。論文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工程測量、水文計算、水利施工技術諸多方面,但主體部分仍然是潘院士專業(yè)特長的研究成果,即結構靜、動力分析方面的論文,另外還有幾篇綜合論述方面的論文。論文發(fā)表時間的跨度,從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到21 世紀初,涵蓋了潘院士在不同時期、不同工作崗位上勤奮努力獲得的研究成果和經(jīng)驗總結。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于從事能源、生態(tài)等方面的工作人員,特別是水利水電方面工作人員參閱
《潘家錚全集 第十卷 科技論文集》主要收錄了潘家錚院士生前撰寫、發(fā)表的86 篇科技論文。論文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工程測量、水文計算、水利施工技術諸多方面,但主體部分仍然是潘院士專業(yè)特長的研究成果,即結構靜、動力分析方面的論文,另外還有幾篇綜合論述方面的論文。論文發(fā)表時間的
跨度,從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到21 世紀初,涵蓋了潘院士在不同時期、不同工作崗位上勤奮努力獲得的研究成果和經(jīng)驗總結。
本卷前言
本卷主要收錄了潘家錚院士生前撰寫、發(fā)表的86篇科技論文,是潘院士的科技論文總集。為了將潘院士的科技論文收集完整、全面,編委會做了廣泛的征集工作。最終收集到的科技論文共132篇,經(jīng)過登記、查重、遴選和辨讀,我們最終確定收錄了86篇。我們認為,這86篇科技論文涵蓋了潘院士一生主要的科技研究成果,這些成果被廣泛地應用于水利水電行業(yè)的實踐當中,為我國的工程科技基礎理論的奠基和科技進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論文集共分為四輯。其中,前三輯來源于潘院士生前自己編排、裝訂成冊的三個合訂本,分別被潘院士記為“論文集一”“論文集二”和“論文集三”,共計71篇。這71篇的編排順序,我們完全尊重潘院士的原意,按照原“論文集”的順序分別編入了第一至三輯里。第四輯是編委會通過各種渠道征集來的,共15篇,按照論文發(fā)表的時間先后進行排序。至于篇名、發(fā)表時間、作者注、編者注等方面的規(guī)則,我們按照《編輯說明》的原則進行了處理,此處不再贅述。
本卷收錄的86篇論文涉及的專業(yè)非常廣泛,按其內容劃分,分布在以下各學科領域:
水文計算方面的論文1篇,《流域儲蓄量的研究及河川徑流的推算》。
水利施工技術方面的論文1篇,《木籠式圍堰的理論與設計》。
工程測量計算方法研究方面的論文2篇,《水庫測量中視距導線網(wǎng)的調整》《大規(guī)模水平網(wǎng)的調整》。
水力過渡過程研究方面的論文2篇,《用逐波疊加法分析水錘現(xiàn)象的研究》《引水式水電站小幅度調節(jié)過渡過程的分析》。
當然,論文集的主體部分仍然是潘院士專業(yè)特長的研究成果,即結構靜、動力分析方面的論文,共計66篇,包括:
工程力學分析方法研究方面的論文9篇:《雙向彎矩分配法》《連續(xù)拱之新分析法》《角變位移方程的研究》《斷裂力學在水工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地基內特定非線性域的子結構凝聚分析》等。
梁、框架類結構的受力和變位分析方面的論文7篇:《空間剛架風力的分布理論》《連續(xù)廠房排架的分析》《一般式連框桁架的分析》《一個彈性基礎上的變梁問題》等。
重力壩結構應力分析方面的論文10篇:《論重力壩上游面的裂縫穩(wěn)定和應力控制問題》《論新安江工程重力壩設計中若干問題》《關于改進我國混凝土重力壩設計原則的淺見》《論重力壩分期施工的應力問題》《關于采用綜合措施解決重力壩溫控問題的芻議》等。
拱壩及拱形結構應力分析方面的論文5篇:《拱應力及拱常數(shù)的簡捷分析法》《關于高拱壩建設中若干問題的探討》《漫談拱壩的分析和優(yōu)化》等。
隧洞及混凝土襯砌結構應力分析方面的論文4篇:《調壓井襯砌的力學計算》《相鄰水工隧洞的應力分析》《拱形進口段及漸變段襯砌的力學計算》等。
土石壩結構應力分析方面的論文6篇:《雙鉸式土壩心墻的力學計算》《堆石壩黏土心墻與陡坡的連接問題》《剛性斜墻的應力計算》《對龍羊峽水電站剛性心墻石渣圍堰工作狀態(tài)的研究》等。
地基和圍巖穩(wěn)定分析方面的論文12篇:《關于重力壩的深層抗滑穩(wěn)定問題》《完整基巖的抗剪斷強度及其在圍巖穩(wěn)定分析中的應用》《夾層地基上的建筑物的有限單元分析》《關于拱壩壩頭的穩(wěn)定分析》《論壩體深層抗滑穩(wěn)定問題非線性分析中安全度的確定》《壩體深層抗滑穩(wěn)定核算的廣義文克爾地基法》等。
結構動力分析方面的論文3篇:《論架空結構的震動》《多自由度剛構受折線加速度被迫振動的計算》等。
其他類型水工結構分析研究的論文10篇:《直立式半圓攔污結構的分析》《法蘭應力分析的研究》《地下結構設計和有限單元分析》《關于少筋混凝土構件的應用問題》《加勁壓力鋼管在部分充水時的應力分析》《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溫度配筋》等。
此外,還有綜述(考察總結)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經(jīng)驗方面的論文14篇:《法國和西班牙水電地下工程的考察和介紹》《巴西伊瓜蘇河的開發(fā)和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建設》《我國水利水電建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中國水電建設和技術攻關》《國際大壩委員會第十五屆大會技術專題討論綜述》《中國在大壩和水庫工程中若干問題的研究》等。
有幸再次拜讀了潘院士的論文,深感論文的學術水平很高,對于較為深奧的分析計算原理論文能深入淺出,用精煉的文字講得清晰、易懂;而且富于創(chuàng)新性,如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水工結構設計基本上還處于應用彈性力學理論的階段,而在這種情況下潘院士就發(fā)表了《斷裂力學在水工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等幾篇論文,將斷裂力學引入設計研究引導工程設計不斷向前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更為突出的特點是,本卷的論文內容緊密結合工程實踐,對于工程技術人員來說這些論文很“實用”、很“解渴”,因為論文所討論的問題往往正是工程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因此學習、掌握之后就能很快地用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此外,幾篇重要的綜述性論文,都是潘院士在認真總結國內外工程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我國水電工程建設今后應如何進一步發(fā)展,提出的寶貴建議,對我國水電工程建設具有戰(zhàn)略性指導意義。
在編輯過程中,我第一次接觸到潘院士親自編排的論文合訂本時,深深被潘院士嚴謹?shù)膶W風所感動。這些論文中有很多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相隔的年代已久,到我接收這些論文時,看到很多論文的紙色都已變黃、變舊,但卻整整齊齊保存完好,睹物思人,懷念與崇敬之情更加油然而生。
書籍具有不朽的本質,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為持久的成果,《潘家錚全集》的出版無疑是對潘家錚院士最好的紀念。閱讀全集,就如同重新坐到潘院士面前,如聞其聲,如觀其行,如見其人,同他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交談,繼續(xù)從他那里獲得智慧和溫暖。潘院士的風骨和精神必與祖國的江河一起長存!
王光綸
2016年4月
潘家錚(1927年11月~2012年10月),水工結構和水電建設專家,設計大師,科普及科幻作家,水利電力部、電力工業(yè)部、能源部總工程師,國家電力公司顧問、國家電網(wǎng)公司高級顧問,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副組長及技術總負責人,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專家委員會主任,河海大學、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資深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