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當代著名思想家王元化先生自編作品集,收入作者評論魯迅、胡適、楊樹達等現(xiàn)代思想文化大家,及記述熊十力、韋卓民、顧準、孫冶方、王瑤等同代文化名家人生、事跡的文章二十篇。作者從這些飽經(jīng)憂患的知識分子身上看取中國現(xiàn)代化的艱辛歷程,所思、所感、所遇、所見,均信而有據(jù),多是親身經(jīng)歷,察人之所未察,見人之所未見,是了解、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社會思潮的重要著作。
在王元化先生看來,為中國文化做出貢獻的往往是那些飽經(jīng)憂患之士,所以,他愿意記下他所景仰的文化先賢和卓越的同時代人,記下他們的學問和思想,記下他們遭受的磨難與探索的艱辛。這些都構(gòu)成了這本書的極美的篇章。
王元化(1920-2008),當代著名學者、思想家、文藝理論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學術生涯中,信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則,對當代中國諸多重大思想與學術問題,均發(fā)表有他自己獨到的論述,對新時期以來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屆、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其重要著作有:《王元化文學評論選》、《文學沉思錄》、《傳統(tǒng)與反傳統(tǒng)》、《文心雕龍講疏》、《清園夜讀》、《思辨隨筆》、《清園論學集》、《讀黑格爾》、《清園近思錄》、《九十年代反思錄》以及《王元化集》(十卷)等。
小引
談《論語》小集
談魯迅小集
談胡適小集
談楊遇夫
記熊十力小集
記韋卓民
記任銘善
記汪公嚴
記郭紹虞
記顧準
記王瑤
記辛勞
記孫冶方
記林淡秋
記錢鋼
記張中曉
賀麟《文化與人生》
談無政府主義小集
讀《毛選》記
文學小集
長期以來有一種偏見,以為揭發(fā)弊端就是出于心懷惡意。但是要知道……對于舊的批判得愈深,對于新的則愛之彌切。我們應該這樣理解魯迅,也應該這樣理解那些懷著真誠的愛去揭發(fā)社會弊端的作家。
我一直希望多一些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倘不是在非常時期,知識分子畢竟應在知識領域中發(fā)揮作用,而不應拋棄自己的本來職責。記得少年時讀到魯迅在抗戰(zhàn)前夕所寫的一篇文章,他說他所能做的仍是運用手中那支筆,這筆是五分錢買來的,名字叫作“金不換”。這句話很能代表我今天的心情。我們只是想做一些我們認為有意義而別人沒有做的事。
卓民先生在答復我的信時,為了一段話,甚或一個術語,往往要查閱各種版本。倘手邊無書,沒有查到,即在信中言明,而不肯含糊敷衍過去。他對黑格爾的用語大多幾經(jīng)推敲,決不望文生解,真可說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躕”。這種功夫是今天有些人不屑一顧,并輕視地加以“死摳字眼”的惡謚的。因此,在一些理論性文章中遂造成不求甚解、以訛傳訛、概念混亂的種種弊端。
在造神運動席卷全國的時候,他是□早清醒地反對個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風靡思想界的時候,他是□早沖破教條主義的人。僅就這一點來說,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樣的人,整整超前了十年。在那時代,誰也沒有像他那樣對馬克思主義著作讀得那樣認真,思考得那樣深。誰也沒有像他那樣無拘無束地反省自己的信念,提出大膽的質(zhì)疑。照我看,凡浸透著這種精神的所在,都構(gòu)成了這本書的□美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