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古典的方式愛過你》是美國傳奇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經(jīng)典詩歌集,中英雙語版,由知名譯者賴杰威、董恒秀傾情翻譯,并獲得哈佛大學出版社正式授權。
此書精選了艾米莉?狄金森畢生珍愛的64首詩歌作品,包括《我為美殉身》《我居住在可能里》《一個鐘停了》等,除完整的中英文原詩之外,還對作品進行了深度品評,還原一個真實的艾米莉?狄金森。
跨越時間和語言,遇見狄金森其詩其人。
譯者序 十年的交流與醞釀
賴杰威(George W.Lytle)
自初中第一次看到艾米莉·狄金森的詩到現(xiàn)在,我一直無法忘情她的詩。念高中時,我的好友也是同班同學知道我非常喜愛她的詩,就送我一本狄金森詩集,而這本詩集從此成為我最珍惜的財物之一。這么多年來,狄金森的詩一直陪著我,不管時序如何推進,我每每驚感其詩的美妙與力量及其對人類情境的透視力。狄金森不愧是少有的天才,不過就像許多天才者的遭遇一樣,并非所有的讀者都能接受或了解她,不管就她的時代或以后的世代而言皆然。
帶著對狄金森的愛我進入了馬里蘭大學。一九七一年秋季,也就是大三那年,我修了一門中國文學課,同時寫了一篇題為《許多瘋狂最具有神圣的意義:狄金森與道家》,主要是就狄金森的幾首詩與道家思想,特別是老子與莊子的思想,進行比較。我摯愛的老師給了我這篇報告“A”。就算選擇念中國文學,我一點也不打算放棄對狄金森的愛。
在耶魯大學修完博士班的課程后,我來到臺灣寫論文并任教于文化大學。講課時我試著傳達給學生我對狄金森其人及其非同凡響的詩作的欽賞之情,顯然我是成功了。因為在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八年間就讀于文大英文系的董恒秀君,明顯感染到我那份熱情,而且“病情”可能比我還嚴重!一九八九年她鼓勵我不妨嘗試中譯狄金森的詩。
一開始,我并不表樂觀。有些狄金森的詩,甚至是對她已有相當研究且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而言,仍是極度晦澀難懂。而我個人亦堅信,翻譯成目標語言(a target language),應由以該目標語言為母語的人士來翻譯。同時在詩的翻譯上,最好能與以要翻譯成目標語言的原文為母語者共同合作(例如,英詩中譯最好由以英語為母語與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共同合作)。同時我也懷疑是否有足夠的狄金森讀者群。另外我在文大多則近百,少則六七十的修課學生,又無教學助教協(xié)助之不可思議的教學環(huán)境下,加上行政上種種瑣碎的要求,我實在已沒什么力氣進行寫作。不過董恒秀君仍堅持這個翻譯計劃值得做,最后說服我與她一起進行,并同意做最困難的中文譯詩的完稿。
于是我們開始著手進行這個計劃。我們不定期會面,首先一起選讀幾首狄金森的詩,然后我就這幾首詩以英文摻以中文加以解說,她在聽我解說后,隨即針對解說部分提出疑點或反駁,再討論后,由她帶回去翻譯成中文。爾后我就她的中譯詩稿進行校對,并提出疑點或反駁,如此往往返返直到我們都滿意她的中文翻譯為止。相信我,這不是什么容易的差事,不過將狄金森的詩翻譯成優(yōu)美忠實的中文是絕對必要的。
在進行這個計劃時,我們都有個全職的工作,同時她在一九九二年進入輔大英研所就讀,老實說我們實在沒什么時間可挪出來進行翻譯、解說與書寫的工作。在這樣零碎的時間下進行,導致要經(jīng)歷多年后,我們才做出可以出版的份量,而現(xiàn)在終于是時候了。不過這并不意味我們已做得完美,事實上還差得很遠。我視這本書是一段過程的呈現(xiàn),有不少地方尚有待加強與補充。但現(xiàn)在的確是可以將我們目前所做的努力呈現(xiàn)給中文閱讀大眾了。
有些讀者可能會以“這不是中文”來反對這些中文譯詩,或至少會覺得“它們不是流暢、傳統(tǒng)、富詩意、文學性的中文”。把上面這句話的“中文”換成“英文”,就正是早期批評者對狄金森詩的說辭。她把英語推到極限,有時甚至超過極限而崩潰,她對語言及其書寫表達進行實驗。她的詩通?雌饋砉止值、不和諧,甚至是唐突的。她對英文的操作無疑是深具個人的獨特風格。不過她自其獨特風格中,自高度非傳統(tǒng)的措辭、并列、文法與文章構(gòu)法中創(chuàng)造出經(jīng)久的美麗、深遠的意義與極致的表達。若將她那極不傳統(tǒng)、深具實驗與獨特風格的英文翻譯成平順、仿古、美文般的古典中文,無疑是對狄金森的詩及其精神進行一種恐怖與諷刺的暴力行動。借由這些翻譯,我們希望讓中文讀者領略到屬于狄金森特有的詩風,而不是去呈現(xiàn)大家已熟悉的悠遠傲人的中文古詩傳統(tǒng)。我們盡可能保存狄金森非傳統(tǒng),甚至常常是離經(jīng)叛道的風格。但愿透過這些翻譯,狄金森自己的聲音可以被聽到。
董恒秀君一開始并不怎么愿意離傳統(tǒng)的詩風太遠。當初在看了她的中譯詩稿后,我跟她說太平順、太傳統(tǒng)了,然后給她看我很不順的中文翻譯。她看了表示不以為然,認為太怪、太不順了,不像中文,當然也一點都不詩意。我跟她說“怪異”正是我們要朝向的目標。在全然了解了狄金森的英文是如何怪異后,她所做出的翻譯,在我看來是融合了怪異、棱角、細膩與優(yōu)美的不俗之作。當然她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受其高度發(fā)展的美感所指引。事實上,董恒秀君是中譯狄金森詩的理想人選。她不僅下功夫研究狄金森的詩(她的碩士論文研究的就是狄金森的詩),她自己也寫詩,并嫁給詩創(chuàng)豐富、當代詩人之一的倪國榮先生。
本書主要是董恒秀君造就的。原先的構(gòu)想來自她,是她將中譯詩做最后的定稿,是她堅持要完成的,如果不是她,這本書不會寫成。書中所有的美好皆屬她,錯誤與不順處則歸我。
最后我愿將我的努力獻給我的父母親,他們對我的愛我永遠無以回報。
董恒秀譯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于臺北
作者:(美)艾米·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美國傳奇女詩人,與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同為十九世紀美國詩壇的“雙子星”。狄金森二十歲開始寫詩,其風格領先于當時的時代潮流,呈現(xiàn)出她對靈魂、生命、死亡、自然、愛情、真理的思考,也對后世的文學、藝術、電影、哲學等領域影響頗深。
狄金森三十歲后逐漸隱居不出,終日閱讀與寫作,引發(fā)后人無窮的想象與猜測。她一生的詩作近1800首,生前只發(fā)表了7首,直到死后才由別人整理、編輯,并集結(jié)出版,被世人瘋狂熱愛。
編者:(美)托馬斯?約翰遜
美國文學界公認的研究艾米莉?狄金森生平與作品的專家,一生都在鉆研其作品,并進行了大量的選編工作。他曾就讀于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37年他成為勞倫斯維爾中學的一名教師,并擔任英語系系主任,直到退休。
譯者:賴杰威 George W.Lytle
耶魯大學文學博士,精通英美文學、中國文學、希臘文學等,對東西方文化研究頗深。他從十三歲起就迷上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詩,并進行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鉆研,譯作包括《我居住在可能里》等。
譯者:董恒秀
臺灣輔仁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師從耶魯大學知名博士賴杰威(George W. Lytle),先后任教于多所大學,并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董恒秀翻譯狄金森詩歌數(shù)十年,2014年受邀參與復旦大學舉行的艾米莉?狄金森國際研討會,是中國研究狄金森的知名文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