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連云港七十年”是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連云港市在文化建設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的一個縮影。本書收錄了《東方大港,不再是夢幻曲》《穿越世紀的守望》《誰道春光喚不回,人間真愛是東風》等多篇優(yōu)秀報告文學。這些文章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既有兢兢業(yè)業(yè)為事業(yè)奮斗拼搏的個人,又有為完成獨立生產而認真鉆研、腳踏實地的企業(yè);既有心甘情愿為烈士守墓的人,又有從黑土地走出來的音樂家。將人物融入于社會,將故事放大成人生,展現出了人民的美好品質和生活的欣欣向榮。
文學沉積的美學追求
蔡驥鳴
晉? 葛洪在《神仙傳? 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中國的東海岸,原就是一片滄海桑田的土地。連云港的云臺山曾經就是大海中的島嶼!段饔斡洝烽_篇□□回是這樣描述的:“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zhèn)好山!”
山與海此消彼長,成就了這一片神奇浪漫的土地。所以,這個地方誕生了《西游記》《鏡花緣》這樣想落天外的奇書。
若干年后,我到了連云港海邊的云臺山上,這里處處可見海蝕的沉積巖,它們就像一本本年代久遠的古籍,被老鼠咬嚙得邊緣參差不齊,但卻給人一種滄桑古老的歷史感。海蝕的沉積巖,經過海浪的沖刷,經過無數歲月的風化,變得更加奇崛,更加鮮明,更加注目。
我們常說,新鮮的東西放不久。而老的物件經無數人把玩后,形成了一層層疊加的包漿,反而更加圓潤,在暗淡的光澤里透出幽幽的光,讓人生出一種敬畏之感。
文學,既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也是一門年輕的藝術。
如果沒有文學,我甚至不知道人類的精神生活還有什么可值得玩味、留戀的東西;如果沒有文學,我們的情感世界也仍然是一如原始時代的粗礪和愚拙。因為有了文學,我們的情感世界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細膩,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值得我們回味和咀嚼;反過來說,正是一代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才培養(yǎng)了我們的情感世界,讓我們不再愚鈍,不再麻木,不再冷酷,不再無情。
經久的文學名著,就如一壺壺老酒,香愈濃,味愈醇。
但文學又在長生長新。每天有無數的作者在探索、在求新,在想著法子把直接的語言擰成麻花,把簡單的語言變得更加繞舌,把正常的語序弄得顛三倒四,把明明白白的話覆上一層面紗。每一個同時代的人都希望看見新的語匯,看見新的故事,看見新的結構,看見新的想象。但有些同時代的作者又往往被當代所嫌惡,所丟棄,而為后代所崇尚,為后面的文學指明航向。
從1949 年到2019 年,70 年過去了。對于一個人來說,70 歲已是古稀之年。70 年了,國家經歷了很多事情,個人也味嘗了很多變故,文學也經歷了歲月和風浪的數輪沖刷。70 年后再回首一望,能留下來的東西不多了,而能留下來的東西就一定是個滄海桑田、層層疊疊的海蝕沉積巖,一定是個掛滿包漿、油光潤滑的老物件,你想說它不好都不中。那一定是個好東西,一定值得我們把玩,一定值得我們揣摩,一定值得我們回味。
把過去的作品歸攏起來,既算是給生活留下一些記憶,也算是給文學留下一個供人瞻仰的碑刻。無論如何,都表明歷史沒有虛度、文學沒有空白。
2019 年11 月22 日
王成章,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連云港市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長篇報告文學《抗日山——一個民族的魂魄》《國家責任》等七部。曾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紫金山文學獎、首屆浩然文學獎等50余種獎項與江蘇省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稱號。
目錄
001 文學沉積的美學追求 / 蔡驥鳴
001 為國聚財的人們 / 劉國華
009 薔薇河水哺育的藝術大師 / 彭 云
023 從黑土地走來的音樂家 / 劉暢征
027 ;辏ü(jié)選) / 劉晶林
042 對手——“12?30”大案始末(節(jié)選) / 劉晶林
057 東方大港夢(節(jié)選) / 張文寶 / 蒯 天
065 水晶時代(節(jié)選) / 張文寶
081 東方大港,不再是夢幻曲(節(jié)選) / 張文寶
095 鮮花在前方 我們在路上 / 殷勝理
108 漸行漸遠說祁斌 / 相裕亭
116 國家責任(節(jié)選) / 王成章
138 抗日山—— 一個民族的魂魄(節(jié)選) / 王成章
162 和你在一起(節(jié)選) / 王成章
183 鳳凰比翼競風流 / 張宜春
187 穿越世紀的守望 / 李潔冰
200 呂祥壁烈士墓前的兩代守墓人 / 李 明
204 血花紅染勝男兒——張應春烈士傳(節(jié)選) / 李建軍
224 山坳里的團隊 / 蘇學文
234 鐘慧娟——構筑藍圖繪新篇 / 魏 虹
248 愛,給了我飛翔的翅膀 / 徐繼東
255 誰道春光喚不回,人間真愛是東風 / 王文巖
262 凱達的商業(yè)浪漫 / 趙士祥
267 報告文學現實的聲音(代后記) / 李炳銀
為國聚財的人們
劉國華江蘇灌云人,□□黨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文學創(chuàng)作二級。著有詩集《海邊的詩》,兒童文學集《海邊游》《海洋探奇》,小說集《海邊的故事》,戲劇曲藝集《跋涉》,電影文學劇本《沒有字的信》等。
老早就聽說灌云縣燕尾鎮(zhèn)稅務所是市里命名的“文明稅務所”,而這個所的副所長(實際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周萬才同志,又是三年一貫制的老先進,早想來采訪一番,但因諸多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前不久,縣里一位老局長來我家,又談起了他的事跡,希望我來寫寫,于是在清明前,幾個文友驅車來到了處海之濱的燕尾鎮(zhèn),想先看看情況再說。
說來湊巧,車子剛進了稅務所的大門,還未停妥,一輛面包車緊接而來,從車上走下幾名稅務所干部。經主人介紹,方知是縣稅務局張副局長帶人來這里檢查工作。真是巧極了!機會難得。我想,先聽聽縣局領導同志的意見,這對是否能寫好這篇文章頗為重要。
當我向張副局長說明來意時,他客氣地說:“我們雖初次見面,但你的大名我早就知道了。我不但在報刊上見到過你的大名,縣財政局的何局長也經常在我面前提起你。至于你要采寫的稿子,我是完全贊同的!苯又唾┵┒劦叵蛭医榻B了這個所的先進事跡和周萬才的感人故事。經他這一介紹,我心中有了底,接著又采訪了一些人,看了有關材料,于是就寫出了下面的文章。
一
滔滔灌河,滾滾東流,在入?诘牡胤,有一個近萬人的繁華小鎮(zhèn)——燕尾鎮(zhèn)。
燕尾鎮(zhèn),歷史不長,才一百多年。早先,此地只住著幾戶漁民,因有一個港外形似燕尾而得名。這里,位于海州灣漁場的中部,處于臨洪河、埒河、灌河、沂河、淮河入?诘膮R合處,藻類、浮游生物繁茂,餌料豐富,再加上灌河口外有一個開山島,周圍礁石叢生,形成了天然的魚窩,魚蝦在這里繁殖、生長,每年春秋,根據魚蝦蟹的洄游規(guī)律,在這里形成了汛期。附近方圓百里
的漁船都聚集到這里捕撈。因此,在魚汛季節(jié),燕尾鎮(zhèn)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海產品的集散地。不但附近市縣的小商小販來這里販賣魚蝦蟹類的海產品,就連天津、山東、南京、上海、福建、浙江以至廣州等地的人都紛紛來此收購,以冷藏車運出。因此,這里的海產品稅收工作,在魚汛期間就十分繁重而艱巨,但同時這也是當地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然而它又像一條大海鰻,既肥且滑,征管難度大。周萬才上任后,決心要把這條海鰻抓到手。
這個所從上到下,從官到兵,連男加女,總共只有八個人。平時,他們各有各的分工:內勤、外勤、工廠企業(yè)、個體商販……而每到魚汛期則全員出動進行征稅工作。本來,稅所人員可以坐在室內,每天八小時,按時上下班。納稅者上門交稅,逃稅者按章處罰,等人上門就是了。可是他們,在周萬才同志的領導下,打破了每天八小時等“客”上門的慣例。而是集中力量,不論班
制,人隨潮汛,日夜值班,主動出擊,年年超額,出色地完成了海產品稅征收任務。
二
在稅務所的大門兩旁,筆者看到了這樣的一副對聯:
為國征稅一身正氣
替民聚財兩袖清風
好!我不由得在心中暗贊一聲。經了解,這副對聯并不是從別的地方套來的,而是一位稅務干部制作的,是結合自身工作,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作。但說歸說,做歸做。他們的實際情況如何呢?若是做的和寫的一樣,那才不愧于一直獲得先進的稱號。于是我順著這副對聯,做了進一步地深入采訪。
周萬才,碼頭工人的后代。1974 年,20 歲的周萬才應征服兵役,在空軍地勤部隊一干就是五年。在解放軍這個大學校里,他接受了革命傳統(tǒng)教育。
1979 年退伍后,他把在部隊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和不怕吃苦的革命精神帶到地方工作中來。1986 年,他調到家鄉(xiāng)燕尾鎮(zhèn),擔任了稅務所的領導職務。在家鄉(xiāng)工作,地熟、人熟,這是有利條件,但對于做稅務工作的他,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是熟人難纏、親戚故舊多,加上姓周的在當地又是個大姓,搞漁業(yè)捕撈的世家不少,販買販賣的更不在少數。一些人看他做了稅務所所長,不由得心中暗喜。心想,親為親,鄰為鄰,關老爺為的蒲州人。你周萬才總不能六親不認吧。現在誰不是得靠就靠,得撈就撈。我有好處反正不能叫你吃虧。因此,有的倚老賣老,拖著稅款不交,從而影響著整個稅收工作的進行。1986年夏,正是個體捕撈戶交納定額稅的時候,他的堂哥周萬福就是拖著不交,其他一些個體戶捕撈戶則采取觀望態(tài)度,他不交我也不交,看你稅務所所長又能把我怎么樣?只要你一碗水不端平,分出親疏,我們就有話說。周萬才面對這種情況,徑直找到堂哥門上,向他宣傳,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要求堂哥支持他的工作。周萬福在他的說服下,如數補交了稅款。其他個體捕撈戶見了,不用人催,也都陸續(xù)交了稅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