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首屆紫金山文學獎獲得者,孫華炳的小說精選集。本書收錄了《藍夜》《巧花》《大潮》《刑警筆記》等幾篇小說。這些小說均依托時代背景,反映出在時代變革浪潮中,不同人物的抉擇和生活軌跡。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對人物塑造生動形象,在情節(jié)設(shè)計和故事轉(zhuǎn)折上往往別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
大潮
在城市地皮緊缺,聯(lián)產(chǎn)承包的農(nóng)民為每一壟土地爭執(zhí)不下的今天,我國東部的海岸上,卻沉睡著數(shù)百萬畝的荒地,這地方總稱黃海灘。這是一片新生的處女地。
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海岸線是在如今的洪澤湖邊,由此向東約四百華里,當時都是海底世界。長江和黃河每年從上游帶來幾十億噸泥沙,海流和海潮又將這些泥沙均勻地散布在八百里海岸線上,不斷地沉淀、堆積,形□□的陸地。準確地說,整個蘇北平原都是黃土高原的饋贈。
至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期,海岸已延展到如今的阜寧、鹽城、東臺一線。由于北方戰(zhàn)爭不斷,人民陸續(xù)南遷,逐漸開發(fā)了這一帶沿海大片荒地。在臺風海潮的不斷侵襲下,頑強地生存下。
從公元八世紀到十四世紀,建成北起阜寧,南至啟東呂四的八百里長堤,因始于北宋范仲淹首建,總稱“范公堤”。
十九世紀末,“洋務(wù)運動”興起,第二次進軍海涂的鼓角又震醒了范公堤外的土地。清末狀元,著名實業(yè)家張謇在“振興實業(yè)”的口號下,廢灶興墾,率先在海灘上辦起了通海墾牧公司。嗣,
大批官僚、富商亦蜂擁而至,先后辦起四十多家墾殖、墾牧公司。但因經(jīng)營不善或天災(zāi)人禍,大都虧損,負債累累難以支撐。后陸續(xù)宣告破產(chǎn)。喧囂一時的海灘又逐漸轉(zhuǎn)向沉寂。
一
雙墩集,在范公堤東二十華里。
相傳明朝時,朝廷在海灘上設(shè)官鹽場,押送流放的犯人到這里煮鹽。官府發(fā)動民伕在灘上筑了兩個大土墩:一曰煙墩,一曰潮墩。潮墩是救命的。風暴大潮到來時,鹽工漁民都可以上去避難;
煙墩則相當于烽火臺,起瞭望哨的作用,有駐軍。一旦發(fā)現(xiàn)倭寇從海上入侵,立即燃煙報警。
現(xiàn)時雙墩早已湮沒了。雙墩的舊址也早已成為百里聞名的集鎮(zhèn)。
雙墩沒有漁港,這里離海還有很遠。但卻是從北面的洋口港與南面的朱家港進縣城的必經(jīng)之路。縣里來的二道販子清早都在這里守候。頭道魚販子多半是本地人。每天中午以后,他們都成幫結(jié)
伙地騎著腳踏車,動身前往漁港采貨。后架的兩側(cè)各有一只長可及地的大筐簍。這里到漁港還有四五十里路,趕到那里,約莫是下午三四點鐘光景。先到小飯店里就著新鮮魚蝦喝兩盅,閑扯一陣。等到漁船進了港,漁村婦女們從船上抬下一筐筐海貨,魚販子們這時便酒氣醺醺地上前去談生意。有的是論堆買,那多半是小雜魚蝦,買下來再分揀。大魚如黃花、鯧鳊、馬鮫魚、墨魚和梭子蟹之類是須得另行論價的。因為是老主顧,價格好說。等分揀完畢,一層層地放進魚簍碼實了,天也完全黑了。這才又三五結(jié)伙地往回趕;丶宜挥X再去趕早市。
眼下是早晨七點左右,魚市上人逐漸稀少,已接近尾聲了。還有幾個二道販子正在大聲地討價還價,力圖用□低的價格“清掃戰(zhàn)場”。
這時從南面走來一位二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他衣襟敞著,邊走邊東張西望,并不時地跟熟人打招呼。人們都稱他“季大夫”。
這位“大夫”原不是給人治病的,他叫季松年,是一名獸醫(yī)。雖是獸醫(yī)不如人醫(yī),但人家也是中技畢業(yè)的呢。眾人為了尊重起見,一視同仁地稱他為大夫,并沒有戲謔的意思。盡管前不久有一
次因為他的失職,造成前趙大隊一頭難產(chǎn)的牛死亡,使得他的名聲受了一點小小的影響,但魚販子們并沒有對他另眼相看,卻依舊一致認為他是個有本事的家伙。以前,他三天兩頭跑到鎮(zhèn)上的縫紉廠去跟那里的姑娘們說笑,幾次一跑,居然把那位□漂亮也□文靜的崔秀姑娘釣上了。你能說他沒本事嗎么?他體魄健壯,相貌偉岸,能喝酒,能吃肉,會說粗話也會干活。魚販子們就佩服這種人。
晨風微拂,一條街上都飄著魚腥味。
“季大夫”一直走到北街盡頭,也沒有找到他要找的人。正在那里張望,聽見有人叫他。回臉看時卻是一個滿臉雀斑的大孩子。臉熟卻叫不上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