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劍橋中國史》系列叢書12卷的中譯本。主要論述國民黨定都南京以前的歷史。本書分12章,分別由費正清、費維愷、安德魯·J內森、詹姆斯·E謝里登、陳志讓、計華茨、李歐梵等亨譽世界的著名學者撰寫,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平與動向,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書后還附有詳盡的書目和論述各章有關資料和論著的書目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已出的《劍橋中國史》的其他中譯本有秦漢卷、隋唐卷、明代卷、晚清兩卷。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卷�!秳蛑腥A民國史》(1912-1949年)(上卷)是《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的上卷!
第一章 導言:中國歷史中的沿海和大陸
外國勢力的問題
作為小傳統(tǒng)的面海的中國
條約口岸混合體
第二章 經濟趨勢1912-1949年
導言:概述
人口
國民收入
工業(yè)
農業(yè)
運輸
政府與經濟
對外貿易與外國投資
第三章 外國在華的存在
外國的網絡體系
外交官
傳教士
中國的政府機構
經濟利益
第四章 革命后的政治風云:袁世覬時期,1912-1916年
意義含糊的革命傳統(tǒng)
新秩序的結構
政黨和立憲政府
袁世凱面臨的幾個問題
二次革命
獨裁統(tǒng)治
袁的帝制運動
第五章 立憲共和國:北京政府1916--1928年
憲政的社會和思想根源
北京政府
現(xiàn)代銀行的政治作用
派性和私人關系
1918年安福國會的選舉
憲政理想的衰落,1922—1928年
第六章 軍閥時代:北京政府之下的政治斗爭和黷武主義
從各省的觀點看軍閥和軍閥主義
從北京看黷武主義與不穩(wěn)定
軍閥主義和中國社會
第七章 思想的轉變:從改良運動到五四運動,1895—1920
改良思想中的進化論
國粹和儒家思想的未來:新傳統(tǒng)主義的出現(xiàn)
社會烏托邦和五四運動的背景
第八章 思想史方面的論題:五四及其后
五四事件
進步和民族主義
革命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
五四及其影響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
問題與“主義”
大眾文化的主題
“新傳統(tǒng)主義”——從傳統(tǒng)中找真理
科學與人生的論戰(zhàn)
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勢
第九章 文學的趨勢:對現(xiàn)代性的追求1895-1927年
晚清文學,1895—1911年
鴛鴦蝴蝶派小說與五四前的過渡時期,1911—1917年
五四時期,1917—1927年
第十章 1927年前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
改信馬克思主義
黨的建立
第一次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的緊張狀態(tài)
第十一章 國民革命:從廣州到南京,1923—1928年
組織革命運動
內部的競爭和不和(1977年及1977年以后)
向統(tǒng)一的中國的方向沖刺——第一階段
關于革命目標的沖突
武漢政權日益嚴重的問題
共產黨人轉向造反
最后的沖刺——占領北京和南京成為新首都
第十二章 中國的資產階級,1911-1937年
中國資產階級的誕生
1911年:不明顯的資產階級革命
中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1917—1923年
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失敗
從經濟危機到政治上的退位,1923—1927年
官僚主義的恢復與資產階級的衰落,1927—1937年
參考文獻介紹
參考書目
修訂后記
條約口岸的混雜社會
這些范圍廣泛的論題和形象,對剖析中國現(xiàn)代歷史提供了怎樣的看法?1842-1943年之間一百年的條約體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居間的過渡方式,緩和了農業(yè)中國和商業(yè)西方之間因文化交往而引起的震動。如在第10卷中所提出的那樣,這個條約體系既來源于外國,也來源于中國,只是形勢的發(fā)展超過了清朝的應對能力而已。通過治外法權的法定制度,在條約口岸居住的外國人,取得了相當于中國土大夫階級所享有的特權地位。例如,傳教士和中國儒生都可以不受知縣的笞刑,中國不得阻攔外國的炮艦駛入內河。這樣,在華的外國人就進人中國新的權力結構之中,締約列強在多重管理的中國政權內部,卻能在某些方面發(fā)揮主權者的作用。
主要是由外國治理,但主要是中國人居住的條約口岸,是文化共生現(xiàn)象的產物,也是西方擴張勢力與中國在沿海成長力的結合點。1842年以后,這個結合點是混雜的中國新興商業(yè)城市,是由水道運輸發(fā)展起來的商業(yè)中心。今日上海和其他的條約口岸,使人想起以前中國商人立足于檳榔嶼、新加坡、巴達維亞、馬尼拉,以及其他歐洲貿易中心而大獲其利,并形成培育現(xiàn)代型中國貿易和企業(yè)的搖籃。所有這些口岸,都是中國人越來越多參與國際商業(yè)發(fā)展的中心。
現(xiàn)在人們認識到,中國資本與外國資本在這一發(fā)展中,是混合在一起的;買辦是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實際經營者,而不僅僅是公司的雇員。條約口岸是中外雙方共同經營完成的,在中國土地上以“半殖民地”方式,反映著西方人和中國人默契配合的伙伴關系。這種關系,甚至比在東南亞歐洲殖民地的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關系更為活躍積極。在香港、上海、漢口或在其他地方,西方的海軍和頗有商業(yè)頭腦的行政當局,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政治溫床,以利于中國企業(yè)在其中成為活躍的因素。西方人以自己的方式,謀求公開的關稅稅則,謀求無特許壟斷的自由開放市場——不讓中國的官僚們染指其間。那些具有中國作風的買辦,頗為知曉當?shù)厮饺死婕瘓F和關系網絡,常在要求外國人的自由貿易特權時,能夠從中國復雜的官僚政治結構和社會等級制的關系中得到便宜。
條約口岸的發(fā)展成長了中外合營的企業(yè),外國殖民主義政策也隨之停止。倫敦、巴黎、紐約的資本家發(fā)現(xiàn),在美國和阿根廷人口較少的新區(qū)域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因而西方在中國條約口岸的投資遂處于不重要的地位。旗昌洋行的J.M.福布斯在1845年以后,把從鴉片貿易中得到的利潤,轉向美國中西部作鐵路投資,使他找到了追求賺錢的好機會;這是在中國找不到的。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上的特權現(xiàn)象,并非明顯的經濟上單方面的剝削現(xiàn)象。外國人為出口而經營的種植生產,是十足的殖民地經濟,但在中國卻沒有發(fā)展過。帝國主義的全面經濟沖擊,特別是其沉重的剝削和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刺激作用,這其間的對比問題,依然需要多加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