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利用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深入細致地論述了我國明代國家管理宗教的制度與政策,多有創(chuàng)見,對當前我國的宗教政策制定與實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趙軼峰,內蒙古開魯縣人,1953年出生。東北師大歷史系學士、碩士,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后任教于東北師范大學、布蘭登大學、埃爾伯塔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現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亞洲文明研究院院長、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學術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明清史、史學理論、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兼及美國政治文化、世界文明史。主要著作有《學史叢錄》、《克林頓彈劾案與美國政治文化》、《千秋功罪:君主與中國政治》;主編《中國古代史》、《李洵先生紀念文集》、《中國與印度:兩個文明的對話》、《當代文明的困惑與追求:解讀(人類責任憲章)》;主譯《全球文明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約60篇。現承擔“世界文明模式理論研究”、“《人類責任憲章》研究”等國內和國際合作項目。
目錄
導言:研究的概念、方法與框架
第一章 明代國家、宗教、社會的一般狀況
一明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二明代國家體系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三宗教在明代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第二章 明代國家宗教管理的基本觀念
一明太祖的宗教管理思想
二后世諸帝的宗教傾向
三士大夫宗教政策思想之基本傾向及分野
第三章 國家宗教活動的基本內容和宗教管理機構設置
一禮、天象、堪輿
二中央的常規(guī)祭祀和典禮
三不時而舉的宗教性舉動
四宗教管理機構
五宗教官員的任免和僧道“傳奉官”
第四章 諸教政策分說一:漢地佛教
第五章 諸教政策分說二:藏傳佛教
第六章 諸教政策分說三:道教
第七章 諸教政策分說四:伊斯蘭教、天主教
一伊斯蘭教
二天主教
第八章 薩滿教、民間宗教性習俗政策
第九章 皇室及太監(jiān)宗教活動的影響
第十章 度牒制度及僧道人口控制問題
第十一章 寺院經濟及其與國家、社會的關系
第十二章 職業(yè)宗教人士社會行為與國家的關系
第十三章 與宗教相關的社會動蕩和秘密社會問題
第十四章 宗教政策與女性
結論
一明代國家宗教制度與政策的一般特征
二明代中國宗教生活面貌的歷史沉積因素
三儒家古典人本主義世俗政治對宗教生活的制約
四君主政治與精英政治
五宗教、民俗、秘密宗教與社會治理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