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美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企業(yè)家和慈善家洛克菲勒不平凡的一生。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冒險探石油;標準石油公司;托拉斯時代;石油大亨的晚年。
冒險探石油
父母的影響
組建公司
婚后生活
大時代來臨
與商業(yè)天才的合作
標準石油公司
成立股份制公司
新的構想
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不斷收購公司
合并
連鎖的企業(yè)王國
托拉斯時代
托管小組的成立
工業(yè)界新紀元
托拉斯的形成
托拉斯制度
獨霸市場
不斷受到攻擊
石油大亨的晚年
創(chuàng)辦芝加哥大學
涉足鋼鐵工業(yè)
對托拉斯的審判
承受巨大壓力
幸福的家庭生活
享受余年
捐錢行善
洛克菲勒基金會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是美國的一位著名資本家,也是20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人們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十分具有野心的企業(yè)家,也有人認為他是個極度慷慨的慈善家。他沉默寡言、神秘莫測,一生都在各種不同角色間轉換,這就更加深了人們對他的種種猜測和議論。但不管怎么說,在福布斯網(wǎng)站曾公布的“美國史上十五大富豪”排行榜上,約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可見,這位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在美國歷史上確實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現(xiàn)在讓我們懷揣著種種好奇走進他的一生。
約翰·洛克菲勒生于1839年7月8日,在家中排行老二,他和姐姐露西(出生于1838年)及弟弟威廉(出生于1841年)都生長在家鄉(xiāng)里奇福德。
1843年,約翰·洛克菲勒的父親威廉·洛克菲勒花了631美元在紐約西邊的小村莊里買了160英畝地,于是全家遷入新居,約翰·洛克菲勒的童年便是在那里度過的。同年,母親又生下妹妹瑪麗安。又過了兩年,母親生下雙胞胎富蘭克林和弗朗西斯(1845年)。
約翰·洛克菲勒的父母有著非常不同的性格。母親愛麗莎·戴維森是蘇格蘭一位富農(nóng)的女兒,金發(fā)藍眼,十分漂亮。她雖然接受的教育不多,卻十分聰明,見多識廣。愛麗莎還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受信仰的影響,她后來成為一個道德水平很高的嚴母。她相信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洛克菲勒家的家教十分嚴格。此外,她勤快、節(jié)儉、樸實,這些美德和堅強的信念全傳給了日后出人頭地的約翰·洛克菲勒。
父親威廉·艾弗里·洛克菲勒的個性恰巧與愛麗莎相反,他健壯、自信、勇敢、喜歡冒險,更善于交際,是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但是,他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常常只顧自己的喜好沖動行事,不顧后果。這些都對洛克菲勒日后的性格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父親還是個到處闖蕩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yī),兜售所謂“立見奇效,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此外,他還買賣土地和皮毛,販鹽,推銷雜貨,是個無事不干的百事通。
父親外出經(jīng)商,一出去就是幾個月,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負責。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一有空就教洛克菲勒如何寫商業(yè)書信,如何準確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他深知社會的現(xiàn)實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著重于細心、勤快和負責。
1850年,洛克菲勒一家人搬到紐約州的奧斯威戈,三年后,又搬到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此后又遷移過幾次,但最后仍定居于克里夫蘭。在這段時間里,威廉·洛克菲勒仍然不斷遠游,一走便是數(shù)月,在外他自稱為洛克菲勒醫(yī)生——癌癥專家,還兜售一些治癌藥物。
洛克菲勒當時已進入克里夫蘭高級中學,他念書非常用功,一點兒也不貪玩。成年后,他回憶說自己小時候很認真地念書,以準備接受成年后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高中教育雖然沒有使他獲得十分淵博的學識,但卻培養(yǎng)了他小心謹慎的性格,他一踏入社會,便能將它們派上用場。
學校教育對洛克菲勒固然有益處,然而家庭教育才是他日后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他母親虔誠、刻苦、節(jié)儉及勤勉的態(tài)度,更在洛克菲勒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深深地影響著他,甚至到了年老之時,他仍秉持著昔日母親的教誨。母親對宗教的信仰也感化了洛克菲勒,早在學生時代,宗教信仰就已在他心中生根,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個星期天他必定去禮拜堂,這個習慣一直維持到洛克菲勒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