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作家出版社與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合作二十年, 特別推出《余秋雨文學十卷》。
《余秋雨文學十卷》匯集了余秋雨先生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十部文學著作,由《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中國文脈》《*美學》《杰作之秘》《空島·信客》《冰河》《門孔》組成,十部作品橫跨三十年,全部由余秋雨先生在2019年重新修訂。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文學十卷之影響力巨作。三十年前余先生辭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職務(wù),孤身一人從西北高原開始,系統(tǒng)考察中華文化重要遺址!段幕嗦谩繁闶怯嗲镉晗壬诳疾煅赝舅筮@部著作風靡全球華文讀書界,成為幾代人傳統(tǒng)文化啟蒙讀本。
2019年恰逢《文化苦旅》出版三十年,為此,余先生特別對此文本作序并對其著作進行了一些必要的刪補。余先生在新版小序中寫道:初讀《 文化苦旅 》的朋友們都已經(jīng)上了年紀,后來的那么多讀者,應該是他們的兒子一輩,或?qū)O子一輩。據(jù)說那個老版本曾經(jīng)成為很多華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燈下話題,那么,這個新版本也許會承擔起同樣的差事。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里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出了一種學術(shù)著作無法呈現(xiàn)的另類基調(diào),他有著深切的人生體驗,更是走遍了中國和世界,深知中國的穴位何在,中國人的魂魄何在。因此,所寫著作,總是在*時間震動千萬讀者的內(nèi)心。白先勇先生就曾這樣贊揚余先生:詩化地思索天下。他筆下的詩化靈魂,是給一系列宏大的精神悖論提供感性儀式。
喜愛余秋雨先生作品的讀者朋友,不妨和我們一起,重溫經(jīng)典,在熟悉的文字找尋全新的領(lǐng)悟,一覽余秋雨先生內(nèi)心的文化盛宴吧。
讓我先摘錄一則清代的筆記:
某家一子,出門旅世,不時有穢言兇訊傳回門庭。久而久之,家人以為浪子早已殞滅曠野,只得橫心割舍,棄絕記憶。
豈料二十年后某日黃昏,屋外步履紛沓,笑語歡騰。家人窺之門縫,只見浪子器宇軒昂,恭立門外。家人急忙開門,拭淚而問,方知其浪跡宇內(nèi),周濟天下,而身心猶健。家人遂燒水為沐,煮米為食,裁布為衣,整榻為憩……
對我來說,《 文化苦旅 》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它出門旅世的時間更長,帶給我的麻煩難以計數(shù)。
所有麻煩,都來自它的極度暢銷。它不小心成了當時罕見的一個文化熱點,而它又不具備任何權(quán)力背景,因而立即轉(zhuǎn)化成媒體的攻擊焦點。當時國內(nèi)的多數(shù)媒體,還不清楚誣陷和訛詐是刑事犯罪,因此都圍繞著它,連年來惡語滔滔。
其實在公共場合出現(xiàn)的它,多數(shù)不是真身。因為已有統(tǒng)計,此書盜版的數(shù)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也就是說,十八個假身之中才可能混進一個真身。但是即便這樣也不放過,那么多報刊一直在偽造它的種種錯誤,順便把我也一起偽造。我曾撰文笑問南方一家著名周報的社長:貴報二十余年鍥而不舍地編造我的生平,篇幅如此驚人,今天請你告訴我,哪一句是真的?一句,只要一句。
這些傳媒自恃權(quán)勢,當然不屑回答。結(jié)果,一年年下來,即便是我的朋友們也相信了那些偽造。想來想去,都是《 文化苦旅 》惹的禍。因此,我一直想切割與它的關(guān)系,不管在什么場合,都不會提到它。盡管我還在努力繼續(xù)著以它為起點的實地文化考察,卻始終不再回頭看它。
它,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愿看它一眼。國內(nèi)文學界曾經(jīng)舉辦過多次涵蓋幾十年的散文評選,入選的書籍非常之多,它都不在。
這情景,與筆記中那位浪子之殞,頗有點兒像。
但是,隱隱約約聽到,屋外有一些奇怪的聲響,似乎與浪子有關(guān)。我不敢開門,只能窺之門縫。
這一窺,不無驚訝。
上海讀者投票評選三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本文學書,是它;
有關(guān)部門統(tǒng)計二十余年來中國家長郵寄給留學子女最多的一本書,是它;
全國文學書籍十年排行榜最前面幾本,有它;
全球華文書籍十年排行榜最前面幾本,有它;
連讀者數(shù)量不大的臺灣地區(qū),也在慶祝它發(fā)行達幾十萬冊;
連萬里之外的學者,也在當?shù)厝A文報紙上連續(xù)不斷地反駁大陸文人對它的糟蹋;
……
看來,浪子未死,氣場未絕。
我離開門縫,許久無語。
當東方出版中心根據(jù)我的要求,把印了二十多年的老版子進行報廢處理后送到我的辦公室,我就像看到了一位疲憊不堪、渾身黑膩的回家苦兒,不禁有點兒鼻酸。
錯怪你了,孩子!
那么,接下來,燒水為沐,煮米為食,裁布為衣,整榻為憩,就是我要張羅的事情了。
畢竟過了二十多年,應該換一點兒更像樣子的裝束。于是,我對新版《 文化苦旅 》做了一些必要的刪補。
初讀《 文化苦旅 》的朋友們都已經(jīng)上了年紀,后來的那么多讀者,應該是他們的兒子一輩,或?qū)O子一輩。據(jù)說那個老版本曾經(jīng)成為很多華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燈下話題,那么,這個新版本也許會承擔起同樣的差事。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里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
書的最后加印了一份我的文化檔案。這是一些熱心的網(wǎng)友整理的,我的助手們看了一下,覺得大致不錯,就改了一些細節(jié)誤差,收在書里作為附錄。這事我一開始并不同意,因為中國文人有自隱、自斂的習慣,但后來一想,那么多讀者花那么長的時間讀了我那么多書,他們當然有權(quán)知道,與他們嘮叨了那么久的人究竟是誰。
癸巳年故國深秋之夜,余秋雨作此新版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