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由哈佛大學英語系教授、普利策獎獲得者路易斯·梅南德所著的教育類圖書。作者以美國大學改革為主題,一部分記錄歷史,一部分強調變革的重要性,簡明扼要地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所面臨的困境。
清華大學教授、國學研究院副院長劉東主編“大學之思”譯叢。
哈佛大學英語系教授、普利策獎獲得者路易斯·梅南德對于大學改革的反思與展望。
作者是學者,也是散文家;是批判者,更是探索者。他用犀利而智慧的筆調,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所面臨的困境。
前 言
知識是最重要的產(chǎn)業(yè)。其他任何產(chǎn)業(yè)的成功都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之上,但知識不僅僅具有經(jīng)濟價值屬性。追求知識、生產(chǎn)知識、傳播知識、應用知識以及保護知識,都是人類文明的核心活動。知識是集體記憶,它連接著過去;知識也是集體希望,代表著對未來的企盼。人類極強的適應性恰恰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知識并應用知識的能力上。這是人類社會屬性的體現(xiàn),也是人們變革的方式——有了知識,我們才能腳踏實地地著眼當下,又不失對未來的憧憬。
知識是資本的一種存在形式,通常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擁有更多知識,或更多獲取知識途徑的人,總比其他人更具優(yōu)勢。這說明知識與權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我們經(jīng)常強調“知識本身的價值”,但是我們所學的一切知識都讓自己對世界有不同的認知,并且往往能讓我們擁有更多優(yōu)勢。作為社會集體,美國人普遍堅信,知識的生產(chǎn)應當不受任何限制,每個人都有獲取知識的權利。這是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民主設想。我們認為,任何情況下,一旦涉及知識,我們擁有的知識總是越多越好。我們不認為有任何事物是不需要去了解的,或者有些事物只應該讓一部分人掌握;正如我們同樣不認為某些觀點不需要表達,或有些人頑固不化到不具備投票資格。我們認為,只有更多地生產(chǎn)知識、表達觀點,讓更多人擁有知識,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因此,美國社會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資于特定機構,因為這些機構的宗旨都是生產(chǎn)和傳播知識,即科研與教學。我們給這些機構各種特權和保護,因而,一旦懷疑它們并未按照設想的方式發(fā)展的話,我們立刻會感到焦慮,甚至是憤怒。人們對大學抱有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民主也是如此)。教學是個異常復雜的過程,有時很難衡量教學是否成功,甚至連準確定義這個成功都很難?蒲幸彩浅錆M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很多看似好的理念或科學假設,最終都被證實并沒有那么有價值。美國共有四千多所高等教育機構,超過一千八百萬學生,以及一百多萬教職員工。很顯然,我們不能期待所有學生都受到良好教育,也不能期待每個科研項目都值得去做。但是,我們愿意相信,這個龐大而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體制,身兼多種職能,一定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而運作的,而非與我們作對。我們同樣相信,在這個體制內,我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教學與科研,并且體制本身并不排斥改革。
知識的發(fā)展狀態(tài)與實際教學體系之間總是存在一定差距。知識的變更迭代總是早于現(xiàn)有的教學體系。然而,教育機構往往不愿意首先變革,教授們素來傾向于堅持學科保護主義,這類做法屢見不鮮。1908年,劍橋古典主義學者F·M·康福德(F. M. Cornford)在《學院現(xiàn)形記》(Microcosmographia Academica)一文中,不無諷刺地對年輕學者喊話,告誡他們教師管理的基本原則就是:“永遠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63年,時任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校長的克拉克·科爾(Clark Kerr)從學術界政治斗爭中吸取教訓,抱怨道:“大學對內部事務的保守程度令人驚訝,要知道大學里的每個人對其他所有事物都是持相當開放態(tài)度的。……有老師在南方因為支持民權運動被捕,但是只要涉及學校改革,卻明顯持雙重標準,因為他們只維護先前教職工一致通過的決定,不愿再做任何改變。有些人恐怕并不適合做大學教師!
大學教授們對體制改革非?咕。從旁人的角度看,他們非?尚。但是對于學校管理者和大學校長來說,簡直就是頭痛,因為他們經(jīng)常不得不苦心央求教授們接受學校的管理規(guī)定。為什么總有這么多來自教授們的阻力?本書隨后會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在學術界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為,大學和普通市場不一樣。但是,這些改革的阻力還有個重要的現(xiàn)實原因,那就是任何變革都有可能產(chǎn)生代價。例如,如果強制要求所有學生都修某一門課,那么他們就得少修一門選修課。如果想增加一門學科設置,那就得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尋求資金。如果財政預算增加,大學一般選擇將其用于新的學科領域,同時保持原有其他學科的資金支持不變。但是,2008年經(jīng)濟危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財政預算也可能減少。
本書試圖回答其中四個有關美國高等教育的問題:為什么實行通識教育大綱如此之難?為什么很多人文學科發(fā)展舉步維艱?什么時候“跨學科”成了個時髦詞?為什么大學教授普遍持相同的觀點?這些問題都是理念問題,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可以通過討論和協(xié)商解決的。問題本身跟錢沒有關系。但是奇怪的是,問題并非完全透明,卻很少有人拿出來公開討論,也因此很難達成一致。
我的觀點是,這些問題都事關體制本身,即高等教育機構長期以來的組織模式,而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是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已經(jīng)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美國大學制度始于十九世紀,其組織架構模式自一戰(zhàn)后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但是,美國大學在其他方面變化頗為顯著,包括師生數(shù)量、學術思想、財務模式、技術支持、辦學理念、主要利益方以及辦學規(guī)模等,所有這些改變都極
大影響了現(xiàn)代大學的教學。但是整個體制依然沿用了在十九世紀末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形成的大學辦學模式。1945年后的一系列大幅度高等教育改革已經(jīng)讓這個體制不堪一擊。雖然體制本身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知識的生產(chǎn)與傳播,但是要想繼續(xù)改革當代大學就好像是用打字機上網(wǎng),或是騎馬逛商場——體制與時代已經(jīng)格格不入。
體制問題,尤其是像美國高等教育這種有悠久歷史的體制,其最大矛盾在于,人們已經(jīng)逐漸忽視了體制本身,因為體制早已內化在美國大學的方方面面。它已經(jīng)成為固定的思維模式,一種“事情就是這樣的”的口吻,因此很難深度剖析到底為什么“事情就是這樣的”。在學術界,如果遇到棘手問題,通常原因出在某個系統(tǒng)問題上,但是很難發(fā)現(xiàn)到底哪兒出了什么問題。在所有學術機構、學術領域里做事的人,都有一套早已習慣成自然的做事方式。一旦要求他們改變做事方式,他們有時會感覺缺乏引導,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就美國高等教育體制而言,有些促成“事情就是這樣的”的原因是合理的,有些則完全過時。對學術界人士來說,有些事情上,他們應該大膽嘗試不同的做事方式,因為這并不意味著世界末日;但是,有些事情則值得我們努力保持現(xiàn)狀不變——即便付出一定代價——因為它們是維持整個體系最重要的因素。要想?yún)^(qū)分保留哪些,改革哪些,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現(xiàn)狀。畢竟,說到底這還是跟知識本身有關。
同其他討論美國高等教育問題的人一樣,我們的討論重點只是整個體系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即一般文理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美國四千多所高等教育機構中,大部分都不是文理學院,也就是說,他們授出的學位中有一半以上不是一般性文理學科學位。大學畢業(yè)生中,22%的學生專業(yè)是商科,只有2%的學生專業(yè)是歷史。我要討論的高等教育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歷史之類的專業(yè)上,而非商科專業(yè),我所舉的大部分例子都來自精英文理學院。因為,一直以來都是精英階級掌握各種革新資源,也更有話語權來給整個體系制定標準。但是,對其他很多教育機構來說,我所談到的問題要么不相關,要么根本不成問題。就學術背景和個人興趣而言,我始終都是人文學科學者,我將要探討的部分問題對人文學科師生來說要更緊迫一些,而對其他學科領域來說并不盡然。我談到的很多問題,尤其是在自然學科領域,它們都不成立(雖然為什么對這些學科是例外,其實也是問題原因之一)。
當下,學術界中出現(xiàn)的一部分問題對整個體制并不構成太大威脅(我認為)。例如,我們目前在教學方法上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就是,要改革線型傳遞知識的傳統(tǒng)結構。傳統(tǒng)授課形式是,在50分鐘一節(jié)課結束之時,一條單一的知識鏈得以升華,學生有所收獲。而現(xiàn)在這一代學生早已習慣用碎片化的形式同時接受多條信息鏈。曾幾何時,大學教授要具備多種素質,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數(shù)十年如一日泡在圖書館,浸淫在知識的海洋中,因為這些知識是一般人無法掌握到的。這些一度僅為少數(shù)人掌握的知識如今可以輕易在維基百科網(wǎng)頁上獲取。單純的信息傳遞已經(jīng)不再是高等教育產(chǎn)業(yè)的主要附加值所在。對整個教育體制而言,這好像是個挑戰(zhàn)。二十一世紀學術界最重要的學術發(fā)展當屬生命科學(特別是神經(jīng)生物學、遺傳學,以及心理學)與非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如哲學、經(jīng)濟學,以及文學研究)關系日漸緊密。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合作勢頭正猛,競爭也異常激烈。在這里,體制正在發(fā)揮它本該發(fā)揮的作用——通過合作,幫助人們迸發(fā)出各種新觀點。
路易斯·梅南德(Louis Menand),美國評論家、散文家,哈佛大學英語教授,其著作《形而上學俱樂部》(The Metaphysical Club)于2002年獲得普利策歷史獎。
目錄
前 言 001
第一章 通識教育的問題 010
第二章 人文學科改革 054
第三章 跨學科研究及其擔憂 093
第四章 為什么大學教授的想法都相似?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