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fā)生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鄉(xiāng)村的一個真實故事。生活在繁華城市里的稅務員讓?弗洛萊特,辭去了令人羨慕的工作,回到他一心向往的左拉筆下的天堂他的出生地巴斯第德白房村,準備開始他夢想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過生活的畫卷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樣輕松順利地展開。這個古老村莊的家族關系盤根錯節(jié),日常生活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涌,村民們處心積慮地追逐自認為的利益,為那位想要實現(xiàn)理想生活的稅務員的悲劇命運定好了旋律、基調與音符。
1、法國當代文學大家、法蘭西學院院士馬塞爾·帕尼奧爾晚年的力作。
2、古希臘式的悲劇,寓于人類命運的不解之謎,以普羅旺斯的真實血肉熾烈重演。
3、獻給外鄉(xiāng)人的蒼涼挽歌,群山亙古沉寂,一如它們的深邃靈魂。
4、法國電影史上不朽名片《戀戀山城》的文學原著。
法國著名作家馬塞爾·帕尼奧爾的長篇小說《山泉》,在我國再版成功,可喜可賀。
《山泉》的電影和小說,對我們來說,是有緣分的。1984-1986年,我們受我國教育部的派遣,赴法國巴黎,分別在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和蒙日洪中學任中文教師。這期間,1985年,法國電影大師克洛德·貝里,根據(jù)帕尼奧爾的小說《山泉》拍攝成了上下兩集寬銀幕彩色電影《甘泉瑪儂》。電影上映后,獲得熱烈的好評。也因此,帕尼奧爾早在1963年便已出版的長篇小說《山泉》(含《讓·弗洛萊特》和《泉水瑪儂》)再次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接著,幾家出版社相繼再次出版了《山泉》這部書。
在法國執(zhí)教期間,自然結交了一些法國朋友,其中有一位法中友協(xié)成員,德魯佩娃夫人。她是懂一些中文的,選修過我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課程。我們與她交往比較多,她常送給我一些法文書,其中有新出版的馬塞爾·帕尼奧爾的《讓·弗洛萊特》,也就是《山泉》的全本。我和孫老師很喜歡這部小說。
《山泉》是《讓·弗洛萊特》和《泉水瑪儂》兩部小說的合集。作者馬塞爾·帕尼奧爾在小說里,運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以泉水為主要線索,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出發(fā)生在法國南方山區(qū)的貪欲與復仇的人間悲喜劇。法國文學評論家認為,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生動緊湊,引人入勝。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性格各異,鮮明突出,語言樸實流暢,富于生活氣息,是一部獨具特色的鄉(xiāng)土文學杰作。
我和孫老師都認為《山泉》這部小說應該翻譯成中文,推薦給中國讀者。
1987年,回國后不久,接到寶文堂書店的稿約。寶文堂書店是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業(yè)的,真正的百年老店,專門經營戲劇、曲藝等書籍。為適應改革大潮,它也敞開大門,擴大了出版業(yè)務。正好手中有《山泉》,于是答應邀約。
我們利用課余時間,開始著手合作翻譯。我翻譯出中文,孫老師除當?shù)谝蛔x者外,還負責校閱,尤其是語言是否通順,是否符合語法規(guī)則,用詞是否得當,總之,經過她的潤色,像樣的文本完成了。
當時家中沒有電腦,更不用說用電腦打字了。于是用手把譯本抄出,送交出版社。付印之前,編輯對原著的書名《山泉》不盡滿意,認為《山泉》二字太平淡無奇了,應該取一個響亮,奇特,或帶點兒色彩的名字。很明顯,是為了順應八十年代的潮流,吸引眼球,擴大銷路。這可難為了我們,一時間想不出合適的。最后,靈機一動,就用小說里的女主人公瑪儂好了,于是《瑪儂姑娘》這部書就名正言順地,在1989年面世了。在這里,我們對您說一聲對不起,馬塞爾·帕尼奧爾先生,我們不該隨意更改您的作品的名字!
三十年過去了,我們也成了七老八十的老者了。這次上海七葉樹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策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再版了我們的舊譯作,我們真是喜悅有加。
此次再版,書名改回了《山泉》(分為《山泉:讓·弗洛萊特》和《山泉:泉水瑪儂》)。原來沒有翻譯作者年表、作品列表等,現(xiàn)在根據(jù)Editions de Fallois授權的原版書譯出故事介紹、作者年表、作品列表等內容,附于書中。原版書沒有任何注釋,我們在翻譯時酌情注釋了部分人名、地名、事件等。原版書各章節(jié)沒有編號,也沒有目錄。為了便于閱讀,本書增加了章節(jié)號,列于每一章節(jié)的起首;并擬寫了簡明內容提要,列于目錄頁。
真誠地感謝,上海七葉樹文化和華東師大出版社的編輯們,謝謝!
馬忠林 孫德薌
2018年12月于北京
作者簡介
馬塞爾·帕尼奧爾(1895-1974),出生在法國南方歐巴涅鎮(zhèn)的一個教師家庭。大學學業(yè)結束之后,曾在馬賽和巴黎任英語教師。后來專門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1928年,發(fā)表諷刺喜劇《托帕茲》,一舉成名。稍后,他又完成了著名劇本《馬賽三部曲》:《馬里留斯》(1928)、《法尼》(1929)、《凱撒》(1931),從此蜚聲文壇。1946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接著,他又轉向電影文學劇本的創(chuàng)作,有《小天使》(1934)、《面包師傅的妻子》(1938)、《掘井人的女兒》(1941)等傳世。這一系列成功的電影劇本的創(chuàng)作充分顯示了這位普羅旺斯人的藝術才華。到了1935年,他又重新回到戲劇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來。1946年,發(fā)表了氣魄宏大的五幕話劇劇本《猶大》。帕尼奧爾的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有自傳體系列小說《父親的榮耀》(1957)、《母親的城堡》(1957)、《秘密時光》(1960)、《愛的時光》(1977),以及長篇小說《山泉》等。馬塞爾·帕尼奧爾同時還是一位翻譯家。他的譯作主要有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和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牧歌集》。
譯者簡介
馬忠林,1937年生于吉林遼源。1958年,入吉林大學中文系學習。大學畢業(yè)后,被選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出國漢語師資外語培訓班,學習法語。曾赴柬埔寨磅湛王家大學、幾內亞科納克里美景學校,任教學翻譯。1975年,調入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任漢語教師,直至1997年退休。其間數(shù)次赴法國,在巴黎第七大學、巴黎第三大學任漢語教師。出版的翻譯作品有:《生活在等待他》([法]羅曼·加里),《左拉》([法]阿爾芒·拉努),《山泉》([法]馬塞爾·帕尼奧爾,又名《瑪儂姑娘》)。
孫德薌,1940年生于河南濮陽。1958年,入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大學畢業(yè)后,歷任吉林市、一高級中學、長春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1975年,調入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任漢語教師,直至2000年退休。曾赴法國,在巴黎蒙日洪中學任漢語教師。出版的翻譯作品有:《山泉》([法]馬塞爾·帕尼奧爾,又名《瑪儂姑娘》)。
一 巴斯第德白房村
二 蘇貝朗家的爺倆
三 扎水泡和偷獵者
四 一枚銅鈕扣
五 大打出手
六 倍受煎熬的烏高林
七 克來斯班人
八 偶然事故
九 撓人姐的回信
十 城里人的鞋印
十一 讓弗洛萊特一家
十二 往他要摔下去的方向推他
十三 神秘的水泥管
十四 富于幻想的實干家
十五 繼承來的錢不是好東西
十六 滾球場上議論紛紛
十七 上帝派來的使者
十八 傻子計劃
十九 布朗梯也
二十 一件稀罕物
二十一 這可能是一種災難
二十二 頭三腳算是踢開了
二十三 上帝眷顧駝子
二十四 走上正軌
二十五 友誼
二十六 到村里做彌撒
二十七 諺語和老農的話
二十八 伐木工
二十九 算他走運
三 十 圣靈山的詛咒
三十一 心事重重的龐菲爾
三十二 可憐的讓先生
三十三 問題解決了
三十四 神秘的黑漆標記
三十五 這農場值多少錢
三十六 一個可怕的故事
三十七 爆破
三十八 人家的遺產
三十九 這里永遠是讓先生的家
四 十 慷慨
四十一 瑪儂的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