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詩選
定 價:69 元
叢書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典詩歌文庫(第一輯)
本書分為古代和現代詩歌兩個部分,古代篇以班頓和古玲當為主,共計二十二首,古典詩歌韻律性極強,朗朗上口,這些經典詩句直到今天仍被人們廣為傳誦,F代篇則收錄了三十八位詩人的一百四十二首詩歌,這些詩人的詩歌均曾獲得過馬來西亞文學獎,其中有七位詩人被授予馬來西亞國家文學家榮譽,另有七人獲得東南亞文學獎殊榮。通過對作家的作品情況、個人詩集數量、詩歌代表作、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考量,以及與一些詩人進行溝通后,*終挑選出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詩歌。
“十三五”出版規(guī)劃第三次增補項目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她在歷史上與不同的東西方文化進行交流,如十四世紀的印度文化、十五世紀的阿拉伯波斯文化,以及十六世紀的西方文化。通過這種碰撞和交匯,該國形成了其獨特的熱帶文化。詩歌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突顯了這種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底蘊。
馬來詩歌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古典詩歌和現代詩歌。對于最早的詩歌形式是如何在馬來社會形成并在當地進行傳播這一問題,學界還存在分歧,未能做出明確的解釋。大多數學者認為班頓(pantun)是馬來社會最早的詩歌形式。古典詩歌的類型較多,扎巴列出了八種,之后的學者在其基礎上有所增加,哈倫則共列出了三十四種傳統(tǒng)詩歌類型。其中有幾類術語源自外來文化,但被馬來社會借用后,其形式和內容都發(fā)生了改變,如來自于印度語詞匯的古玲當(gurindam)、斯洛卡(seloka)和曼德拉(mantera),以及來自阿拉伯語詞匯的沙依爾(syair)、納贊(nazam)、瑪斯納威(masnawi)、哈扎(ghazal)及魯拜(bayt)等。但其中影響最深、傳播范圍最廣、普及程度最高的類型是班頓、沙依爾、古玲當、斯洛卡、達里本(talibun)及謎語(teka-teki)。古典詩歌具有較強的格式規(guī)范,不同類型的詩歌擁有各自的結構、形式和押韻特點。整體而言,對仗工整,末尾有固定的押韻形式。如班頓一般以四行詩歌為主,每行包含四至五個單詞,末尾以abab模式押韻。達里本則是四句以上的班頓,一般為偶數,如六行、八行、十行、十二行、十六行或更多。沙依爾也由四行組成,每行包含至少九至十二個音節(jié)構成的四個單詞,末尾以aaaa模式押韻。沙依爾和班頓的區(qū)別在于,沙依爾以四行為一個詩節(jié),組成更長的詩歌。古玲當和斯洛卡則是兩類不同功能性的古詩,前者具有教育意義,屬于忠告和囑咐,后者則屬于諷刺詩,尖銳又不失詼諧。兩者有時也采用沙依爾或班頓的押韻模式。從詩歌的內容來看,有的包含敘事如沙依爾和達里本,有的則非敘事性,如班頓和古玲當。詩歌主題以浪漫愛情、寓言故事、歷史及宗教為主。從其功能性而言,有些詩歌有宗教元素,有些不含宗教元素,有些則含有巫術。幾乎所有的傳統(tǒng)詩歌都以歌曲的形式或特殊的韻律來表達,絕大多數詩歌成為了民謠。這些古典詩歌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出現在各種歌舞表演、社會和宗教習俗及儀式中,用來塑造品德、愉悅人心、歌頌神靈、祈福除穢及傳承文化。由于古典詩歌韻律性極強,朗朗上口,有很多經典詩句直到今天仍被人們廣為傳誦。
張靜靈
一九八二年出生。
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馬來語專業(yè)。
二○○七年八月獲得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文學碩士學位。目前攻讀北京大學東南亞文化方向博士學位。
現任教于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馬來語專業(yè)。
曾發(fā)表《文化邊緣人的自述論〈阿都拉傳〉的新內涵》《鼠鹿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及其象征意義》《馬來語教學和科研的資源整合》《淺析馬來西亞傳統(tǒng)媒體與網絡新媒體之發(fā)展現狀》等數十篇學術論文。參與了一項廣電總局的項目、兩個橫向項目和一個縱向項目。完成了《漢語樂園(馬來語版)》教材的翻譯工作,《都是節(jié)目惹的禍國外廣播電視節(jié)目糾紛案例評析》中馬來西亞部分的寫作。此外還多次參加馬來語國際研討會并宣讀論文。
莊華興
一九六二年出生于馬來半島中部森美蘭州。
在馬國接受小學至大學教育,畢業(yè)于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
現任馬來西亞國立博特拉大學外文系中文組高級講師。以中、馬、英三語撰寫學術論文,研究專業(yè)是馬中文學、中馬比較文學、馬中思想文化、魯迅與東南亞。
目前為國際魯迅研究會海外理事。中文編著有《伊的故事:馬來新文學研究》《國家文學:宰制與回應》《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說七十年》(與張錦忠、黃錦樹合編)《進步的文藝青年:野火作品鉤沉》,翻譯有《寂寞求音:林天英詩選(一九七三至一九九八)》《先驅:林連玉與烏斯曼阿旺紀念詩選》《西昆山月:馬來新詩選》,馬來文編著有《綻放》《問候馬來西亞:馬華詩歌翻譯選》《馬華文學批評與史論》。
總序/1
前言/1
古代篇
班頓二十首/3
扎巴
知識的優(yōu)點/11
青少年指南/13
現代篇
阿卜杜·卡法·易卜拉欣
在國外/19
www.獨立網.com.my/21
害怕夜晚/23
艾哈邁德·薩玖
城郊的稻田/25
劍仍在你手/27
真理的顏色/29
詩歌之林/31
阿妮斯·薩碧琳
我無法忘記/33
幻想/35
來自舊金山的信/37
阿旺·阿都剌
時代點染/40
斷流的肯逸河/41
電報詩/42
安瓦爾·李端
有一種思念/46
分擔痛苦/47
某一天/48
拉迪夫·莫西丁
湄公河/52
你在尋找誰?/54
平靜帶來了煩惱/56
誰將會記起我/58
藍沙/59
木麻黃/62
內陸的黃昏/63
沙末賽益
如果/67
影子/68
生活在一起/69
含羞草/71
我們是黃昏的過客/72
瓦哈·阿里
藍雪上漫步/74
瓜拉登嘉樓的細語/75
早晨的鳥/77
當遠去/79
巴哈·再因
延緩的事實/82
花園之歌/83
女人/85
帝皇與竹馬戰(zhàn)士/87
塵埃與大地的怒火/89
達爾瑪威賈亞
多么幸福/92
漁民的世界/93
你的身影中/94
費道斯·阿卜杜拉
寂靜鄉(xiāng)村的寂寞之歌/96
思念莎莉婭娣之歌/98
被等待的等待者/100
賈瑪魯丁
清晨/102
獻給這個村莊的堡壘/104
我們不必逃跑/105
吉哈迪·阿巴迪
蘭卡威的海聲/108
攫住憂郁/110
門/111
卡辛·阿哈瑪
對話/115
你的詩人/117
柯瑪拉
一首歌/120
大海/121
八月,每當你到來/123
礁巖/125
一簇海嘯后的珊瑚礁/127
天堂鳥歸來/129
林天英
在這兒漫步/133
歷史/135
在雅加達美更泰俱樂部觀自畫像/137
當我翻越昆達山/139
吉隆坡:一幅畫/140
愛的鈴鐺/142
在同一片藍天下/144
瑪斯里
如此夜語/148
影子/149
望月/150
雨夜/151
莫克達·阿旺
村莊的來信/153
莎彤公主給阿都拉王的信/154
穆罕默德·哈吉·薩勒
假若/158
暫時/159
距離/160
海島之子/161
夜雨/163
納赫瑪·賈米爾
留心吧/165
最美的國家/167
那瓦威·莫漢瑪德
詩中的登嘉樓/169
詩中的偶爾/171
憤怒/173
邦谷
我的母親/175
在海中/176
黃昏/177
撫慰心靈/179
拉赫曼·廈阿里
我們說不/181
自由/183
語言/184
萊哈妮·穆罕默德·賽義德
納丁最后的夜晚/187
《金山公主》觀后感/190
那個國家啊,安東尼/193
羅斯里·K·瑪達里
離別珍重,我的皮影藝人/196
太陽是否熾熱如火/198
遠海的記憶/200
莎米雅·伊斯邁
時光/203
漢江邊/204
給母親的詩/206
賽義夫
某種含義/208
時光/209
追尋者/210
超越定數/211
寂寞/212
三蘇丁·賈法
隕落的星/215
遺失的美好/216
夢中歌/218
三蘇丁·奧斯曼
文明的花園/221
西蒂·再儂·伊斯邁爾
山野農夫的浪漫/224
歲月/226
采石工/227
鈴鐺/228
碼頭的黃昏/229
詩迪·扎萊哈·穆罕默德·哈希姆
月坑上的水晶/232
懸掛在銀河的希臘神話/234
北京之行/236
風箏/237
索林辛·奧斯曼
再見假面/240
不是沒有/242
母親的芬芳/243
蘇海米·哈吉·穆罕默德
月光之花/247
在家中/249
模樣/250
戰(zhàn)爭紀念古堡/252
東姑·阿里亞斯·泰益
情緒的市場/255
客/257
稻谷/258
友誼之林/259
我展開一張地圖/260
烏斯曼·阿旺
戀人/264
問候大地/266
荊棘與火焰/268
小孩/270
烏迪伯(二)/272
星逝/277
晉·卡斯度利
吉普賽/279
等到雨水的話說完/280
索憶朋友/281
再哈斯拉
黎明時的大海/283
受考驗的時刻/285
受傷的時刻,愈加憂傷的愛情/287
祖麗娜·哈山
瑪蘇里/291
一個愛情故事/293
能確定的事/294
譯后記/295
總跋/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