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導演藝術教程》以國際化的視野和世界一流大學影視教學的理念和模式,將復雜的導演敘事提煉成五大教學重點模塊。按照理論講授、片例研究、學生創(chuàng)作分析與問題總結的四大教學程序依次梳理總結,使導演教學按步驟、分階段地不斷深入。影片案例充分涵蓋國際與國內(nèi)、經(jīng)典與當代、類型與先鋒等電影藝術范疇,準確豐富地論述導演敘事的獨到性與普遍規(guī)律,使學生深入領會導演敘事的精髓要點。本書還將導演敘事的藝術觀念與學生作業(y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配以在國際國內(nèi)獲得大獎的優(yōu)秀學生短片案例,深入淺出地講授分析,既有利于專業(yè)院校教師和影視專業(yè)學生系統(tǒng)化地教學、研究與學習,又有利于眾多影視愛好者的自學。是國內(nèi)各影視高校開設影視導演相關課程的重要教材,也是眾多各階段各層次影視愛好者們自學自修的高水平專著。本書第二版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加工,增加新觀點、新材料,使之超越上一版。
導演,到底學什么?
用影像講故事。
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導演課從來都是異常緊張又格外吸引同學們,歡聲笑語中還有淚水……這就是講故事的魅力,也是導演的魅力。
《影視導演藝術教程》是我積累三十年導演教學和導演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國際化的視野,結合世界上最先進的影視教學理念和方法,率領我的導演教學小組成員劉碩和徐智鵬老師寫作完成。
本書緊緊圍繞導演的核心如何用視聽語言講故事,將復雜的導演敘事提煉成五大重點教學模塊:
模塊一單(長)鏡頭敘事
模塊二視聽化的人物出場
模塊三推動敘事的視覺化細節(jié)元素
模塊四推動故事并吸引觀眾的懸念
模塊五具有敘事意義的結構語言
五大模塊涵蓋了導演敘事的最主要內(nèi)容,并使導演教學按步驟、分階段地深入進行。
本書選取的影片案例,充分涵蓋國際與國內(nèi)、經(jīng)典與當代、類型與先鋒等電影藝術范疇,以豐富多樣的片例論述導演敘事的特性和普遍規(guī)律,使學生深入領會導演敘事的精髓要點。
教授導演,空談高端的藝術不能解決學生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本書的另一重點,即是在每一教學模塊的講授之外,配以該模塊學生作業(yè)的講評分析。我們認真挑選了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業(yè)案例,配合每一教學模塊的講授,對學生作業(yè)進行細致的拉片分析,不但分析其優(yōu)點,而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
每年通過我們的導演教學和對學生作品的指導,都會涌現(xiàn)出許多優(yōu)秀學生作品,獲得國內(nèi)外各類獎項,可喜可賀!
在此要特別感謝我的研究生易存宇、邢立鵬、王驍、丁璐、戴若葳、胡曉亮、張寶剛、王玨平、趙漢卿、錢迅、潘思宇、袁也、林勵、王鳴璐、方杰、王一竹、尹鵬飛等同學,他們參與了書中影像案例部分的拉片工作。因為他們的參與和努力,使本書圖文并茂,更加生動而有分量。
不得不說的是,在我這本導演教程正式出版之前,早已在網(wǎng)上和學生中間廣泛流傳著我在導演課上的諸多故事段子和語錄。很多時候,我聆聽著學生們講述我上課的各種段子,大笑之余感嘆,只有學生們真心喜歡并認可我和這門導演課,才會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傳說。
記得大概是2006年的春夏,臨近期末,我走進研究生教室上導演藝術課。我說:我們的導演課快結束了,我不斷聽到你們中間傳說的潘樺老師語錄八榮八恥,零零碎碎,只言片語。沒有關系,不管誰寫的,下次上課帶給我也算是留作紀念。
潘樺教授,電影學博士導師。中國傳媒大學教學名師。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創(chuàng)作導演的電視劇《白樺林作證》和《金色輪船》兩度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從事影視教學30年,主講的《影視導演藝術》課在學生中深受歡迎和好評。教學指導和潘樺導演工作室策劃指導的學生影視作品約獲得國內(nèi)外各類獎項近百個。潘樺工作室網(wǎng)站
已有幾千篇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作電影的相關文章及幾萬條評論。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培養(yǎng)出一批批優(yōu)秀的學生。在學生中有口皆碑,形成品牌。
劉碩,電影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主講導演藝術、剪輯藝術課程。與宋家玲教授合著《影視敘事學》曾獲第六屆全國廣播電視學會著作一等獎,論文《與青春有關的命題創(chuàng)作對近年來中韓青春偶像劇的創(chuàng)作比較及分析》獲得第八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jié)電視藝術論文三等獎、第二屆飛天電視劇論文三等獎。參與多部影視劇創(chuàng)作,編劇導演校園系列劇《男孩女孩》、電影《海濱童話》等。
徐智鵬,電影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導演藝術課教學團隊成員。師從美國南加州大學資深博士導師瑪莎·金德教授。個人發(fā)展跨越藝術與技術、創(chuàng)作與理論、國內(nèi)與國際等多個維度。參與編劇的電影《守望幸!窐s獲第三屆澳門國際電影節(jié)組委會大獎;編劇的微電影《魔鬼理論16號》榮獲2012年第五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jié)紫丁香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編導獎。參與多項國家級和211科研課題的研究,并為大量研究生與本科生的短片創(chuàng)作擔任劇本醫(yī)生。
序一 校園里的第五代
寫給潘樺
序二 我們這一路
序三 同路人
序四 穿越時空
前言 導演的八榮八恥
第一章 單(長)鏡頭敘事
第一節(jié) 單(長)鏡頭敘事的核心理念
一、作為電影理論的長鏡頭
二、作為導演敘事的長鏡頭
第二節(jié) 單(長)鏡頭敘事導演手法經(jīng)典案例
一、推進人物關系的長鏡頭
美國電影《好家伙》約會女友長鏡頭段落分析
二、展現(xiàn)人物心理時空的長鏡頭
日本電影《雨月物語》重逢亡妻長鏡頭段落分析
三、善于詮釋情感的長鏡頭
美國電影《畢業(yè)生》學成歸來長鏡頭開場段落分析
四、塑造人物性格的長鏡頭
美國電影《蛇眼》故事開場長鏡頭段落分析
五、觀照、審視歷史的長鏡頭
中國臺灣電影《悲情城市》生子入獄長鏡頭段落分析
六、構思拍攝第一輪單(長)鏡頭敘事作業(yè)(90秒)
七、單(長)鏡頭學生作業(yè)案例分析
★案例一《另一半》
★案例二《快了,快了》
第二章 視聽化的人物出場
第一節(jié) 人物出場的核心理念
一、出場與出現(xiàn)
人物出場的方式與功能_
第二節(jié) 人物出場導演手法經(jīng)典案例
一、多側面展露人物特質的出場
法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里昂的出場分析
二、對比方式展露人物特質的出場
美國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安迪、米蘭達的出場分析
三、視昕語言勾勒人物出場
美國電影《蝙蝠俠》中小丑的出場分析
四、刻畫人物身份的出場
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辛德勒的出場分析
五、表現(xiàn)人物與環(huán)境關系的出場
意大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中父親的出場分析
六、人物出場學生作業(yè)案例分析
★案例《心事》
……
第三章 推動敘事的視覺化細節(jié)元素
第四章 推動故事并吸引觀眾的懸念
第五章 具有敘事意義的結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