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都是處理人生問題的哲學,直接對準生命現(xiàn)象及人生課題而做,并且,它不單是客觀地研究之作,而是主動地實踐之作,因此,中國哲學就是圍繞人類的生命課題而展開的實踐哲學。本書之作,即是針對中國生命哲學的研究與理解,企圖在理解上闡明中國生命哲學的特質,以及在研究上尋求準確的方法進路。本書之作,將有貢獻于提出中國哲學研究的前沿課題,并有所貢獻于西方哲學知識論問題的探究。中國哲學以學派區(qū)分則有儒、道、墨、法、佛教各家,一些特殊著作如《易經(jīng)》、《人物志》、《菜根譚》則可以歸納入以上各家的價值系統(tǒng)中,這些學派及其理論無一不是對準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發(fā)展目標而建立起哲學的理論的。因此中國哲學各家各派既可謂之皆是生命哲學,亦可說都是人生哲學、價值哲學、與實踐哲學。
杜保瑞,哲學博士,現(xiàn)任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學術研究領域主要為:先秦儒學、道家哲學、禪宗哲學、宋明儒學、當代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方法論;專書著作:《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并重的形上學進路》《莊周夢蝶》《反者道之動》《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基本哲學問題》《北宋儒學》《哲學概論》《南宋儒學》《中國哲學方法論》《牟宗三儒學平議》《周易話解》,另有論文愈百篇。
導論
一、中國生命哲學的探究對象
二、中國生命哲學的特質
三、中國生命哲學的課題
四、研究中國生命哲學的問題意識
五、研究中國生命哲學的方法
六、響應歐洲生命哲學研究計劃的課題
七、中國生命哲學的現(xiàn)代功能與實際發(fā)揮
第一章 20世紀中國哲學與21世紀中國哲學
一、研究的面向與創(chuàng)作的面向
二、20世紀的回顧
三、20世紀的創(chuàng)新及其限制
四、系統(tǒng)性解釋架構的建立
五、面對三教辯證的問題必須由知識論進路來解決
六、面對真理觀問題必須談實踐哲學的檢證原理
第二章 論人心在生命哲學中的理論地位及其作用
一、生命實踐哲學的體系架構
二、生命實踐哲學的一致性、證明性與檢證性問題
三、工夫論的兩種進路
四、本體工夫的三種層次
五、工夫論的辯爭及解消
六、人心在生命實踐哲學中的作用
七、人心在生命實踐哲學中的理論地位
第三章 論理解在生命哲學中的作用
一、中國生命哲學的實踐哲學特質
二、生命實踐哲學的理論系統(tǒng)
三、對生命實踐哲學真理觀的定位
四、對生命實踐哲學真理觀的錯誤理解與無謂爭辯
五、實踐者對真理觀的理解與檢證
六、實踐中的理解與檢證
第四章 生命哲學的檢證邏輯
一、20世紀研究成果的知識論定位
二、實踐檢證的問題意識說明
三、創(chuàng)造實踐理論者的證成問題
四、學習者的否證問題
五、學習者的本體宇宙論之證成
六、學習者此在世界觀下的本體工夫之檢證
七、對學習者在有它在世界觀下的工夫實踐之檢證
第五章 生命哲學的檢證者理論
一、東方哲學的實踐特質
二、東方哲學的發(fā)生邏輯
三、東方哲學的認識論課題
四、東方哲學的檢證課題中的人的因素
五、東方哲學的檢證課題中的世界觀因素
六、對創(chuàng)教者理論的檢證
七、研究者的檢證理論
八、實踐者的檢證邏輯
九、檢證者的檢證邏輯
十、檢證活動中的人物角色關系
十一、實踐哲學的檢證者理論
第六章 中國生命管理哲學的理論與材料
一、中國生命哲學的對象
二、中國管理哲學的課題與教派
三、儒家人生目的與生命意義的管理哲學及政治哲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四、道家給而不取的入世領導者管理哲學:《老子》
五、道家化除矜持的出世生活管理哲學:莊子
六、儒道兩家的情境與階層管理哲學:易經(jīng)
七、儒道兩家人事管理哲學:人物志
八、儒道兩家生活實戰(zhàn)演練的人生哲學:菜根譚
九、佛教解脫并渡眾的命運與生死的管理哲學:《四十二章經(jīng)》、《大乘起信論》、《達摩二入四行論》、《六祖壇經(jīng)》、《了凡四訓》、《星云大師往事百語》
第七章 中國生命哲學的多元真理觀
一、多元真理觀
二、方法論問題
三、入世與出世的人生面向
四、出世主義哲學的型態(tài)
五、入世主義哲學的型態(tài)之墨家
六、入世主義哲學型態(tài)之儒家
七、入世主義哲學型態(tài)之道家老子
八、入世主義哲學型態(tài)之法家
九、入世主義哲學型態(tài)之人物志
十、入世主義哲學型態(tài)之《菜根譚》
十一、《周易》六爻的時位邏輯:角色、命運、智慧、人生以及學派理論
十二、從《周易》六爻看中國哲學各學派的型態(tài)
十三、多元系統(tǒng)的真理觀問題
第八章 中國生命哲學真理觀的選擇性問題
一、中國哲學真理觀的問題意識
二、教主的選擇性問題
三、儒家的創(chuàng)教心靈
四、老子的創(chuàng)教心靈
五、莊子的創(chuàng)教心靈
六、法家的創(chuàng)教心靈
七、墨家的創(chuàng)教心靈
八、佛教的創(chuàng)教心靈
九、一般人的選擇性問題
十、墨家的選擇場景
十一、儒家的選擇場景
十二、莊子型態(tài)的選擇場景
十三、老子智慧的選擇場景
十四、法家的選擇場景
十五、佛教的選擇場景
第九章 中國生命哲學中的自由與命定論
一、自由與命定論問題意識釋義
二、儒家以使命化解命運的立場
三、道家融合命定與自由的智慧
四、佛教輪回受命與造命的理論
五、三教比較及如何選擇與應用
第十章 以周易六爻的階層邏輯談中國生命哲學的真理觀
一、周易上下六爻的角色扮演原理
二、儒家哲學的理論與應用
三、老子哲學的角色與應用
四、莊子哲學的理論與應用
五、佛教哲學的理論與應用
六、人物志哲學的理論與應用
七、法家哲學的組織管理之運用
八、《菜根譚》遍在各爻的理論與應用
九、墨家為基層發(fā)聲的哲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