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憐取眼前人》匯聚了四川地區(qū)十五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國畫名家的藝術訪談。但文本形式并非是一對一的訪談,而是著重他們在藝術創(chuàng)作之外的生活情趣,是一本藝術散文集。本書以講述藝術家怎么玩為主線和思路,突出藝術家的玩藏哲學,寫書畫家們各自的愛好:書畫、花草、園林、戲曲、詩酒、瓷器、文房雅玩、茶道、旅行……
《何不憐取眼前人》是一本畫評集,更是一本藝術隨筆。藝術評論家謝禮恒帶我們走進四川十五位國畫家的畫室,以他多年練就的品鑒書畫之敏銳視角,透過這些畫家藝術作品和日常生活,帶我們中國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以藝求道的藝術追求。
序
鑒物心如水
讀謝禮恒的藝術隨筆
魏學峰
謝禮恒是近年來活躍在四川藝壇的文化記者和畫評者,他的畫評既有新聞工作者敏銳的視角,又有對書畫深入的洞察和領悟。這本畫評集就是透過畫家的審美情趣,去尋找滋養(yǎng)他們靈魂的那些殘雪片雨。中國的藝術家自古以來就崇尚能與天地精神往來,全身心投入自然去識得人生的韻味和生命的幽然。每一條游走頓挫的線條,每一塊煙霞奇幻的墨彩都蘊含著一種意義,包含著一個天地,時間中暗示著永恒,空間中暗示著真在。對中國藝術之鑒賞,只有反復玩索品賞并直擊藝術家的生存狀態(tài),才能直接妙悟,達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境地。以藝求道是藝術家的追求,高居于道的心靈去發(fā)現(xiàn)的美是巨大而非凡的。禮恒所寫的這十幾位藝術家皆居巴山蜀水間,內(nèi)斂涵泳的氣質(zhì)讓他們留心于與書齋畫案相關的物件和環(huán)境的營造,甚至成為他們藝術生活的一部分。進入他們的畫室,宛如到了一片凈土,茶香墨韻,都烙上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靈魂的馨香。他們心儀的東西,也是主人縝密而深刻的遐思,風流和清澈的雅望,讀不懂這些,你也就很難讀懂他們的藝術。
自古以來,文人們非常留心于生活空間的營造,這是對幽遠的個體生命和空間的探索。不管是豪華還是簡樸,如果沒有書房,他的內(nèi)心世界就缺了一角,或者說不能算一個完整的文人。中國文人的初心,始終走不出那間小小的書房,這是文人雅士修性、求真、養(yǎng)心之處。書房營造的環(huán)境和那些文化符號有很強的文化現(xiàn)場感,就如一泓清泉,心中萬象都在其中往復穿梭,從容舒卷。文房中的雅器不僅僅是書畫家們的陳設,更體現(xiàn)出他們崇尚自然、講究精雅的審美風尚:點茶、焚香、候月、浣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瑣事,達到對心靈情境幽深透妙的觀照,對宇宙萬象體貼入微的辨識,對人生況味精細奧妙的品味。一方硯,會因文人的介入,使之成為藝術品格與生命形態(tài)的象征,一段竹也會成為你的知己,靜默無言,傾心以對。在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里,打動了人心,驚艷了歲月,也溫柔了時光。書畫家只要和他的所愛有所交集,文明之花就會開放得風姿綽約,冰雪聰明。用某種生活方式來蒙養(yǎng)自己的藝術,這恐怕是中國文化一種獨特的現(xiàn)象。
禮恒從與這些書畫家的交往中,不僅讀出了他們墨象中呈現(xiàn)出的審美理想,更走近他們的生命智慧和骨子里的風雅,讓我們看到那些精致的生活方式和閑雅的情懷,既是一種文化狀態(tài),也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妙語天生就,此懷誰與同,禮恒如清風流水的文筆就無須我細說了……
(魏學峰:著名美術史家,書法家,書畫鑒賞家,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
作者:謝禮恒,1982年生,成都商報文化新聞部記者,藝術野瘋狂主編,負責藝術報道12年,活躍于四川藝壇的文化記者和畫評者,已出版《雷迪嘎嘎畫傳》《賈斯汀·比伯畫傳》《當你還是陌生人》《何時再見夢中人》等畫傳和文化名人訪談錄。
序 鑒物心如水讀謝禮恒的藝術隨筆
吳一峰 美眷流年
彭先誠 永遠的心靈牧歌
郭汝愚 藝術,要有一股未知期待才好
劉云泉 難得境界是骨氣
劉樸 心手相應 山水交響
吳緒經(jīng) 歷盡千帆,藝術的終極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
秦天柱 錦水煙墨半醒齋
葉瑞琨 孤行之路更顯難能可貴
郭強 求新而不求奇,求意而不求趣
魏學峰 素心若雪
蔡寅坤 荷留清夢野風堂
吳浩 石女嫁得蒲家郎 無燈無月又何妨
劉成海 唱一生相思 烙一滴清墨
馬勇 初雪山房八月天 有籠就必須養(yǎng)鳥嗎?
蒙中 千古文人田園夢
鐘士敏 聽雪增奇夢,看花補舊緣。
田磊 篆刻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