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且益堅 不墜青云之志;
開辟草萊 《小品文研究》;
技藝精湛 錘煉散文精品;
怒目金剛 時代正義斗士;
勇于開拓 語文教改先驅;
哲人云亡 勛業(yè)長存天地
本時期(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的昌盛時期,主要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抗戰(zhàn)前的時期)的重要成果便是多部系統(tǒng)的小品文理論專著的誕生。其中先出現(xiàn)的、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李素伯1932年1月在上海出版的《小品文研究》(新中國書局)。它較為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論述了“五四”以來小品文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特點和成績,并為此后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
——李寧:《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概觀》
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關于小品文研究的一本專著。它既是對“五四”以來小品文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一個全面總結,又為此后的發(fā)展開拓了道路,其重要意義是不容忽視的?梢赃@樣說,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是我國小品文研究的開辟草萊之作,其篳路藍縷之功,澤及后世,這是南通現(xiàn)代作家兼學者李素伯對現(xiàn)代文學作出的突出奉獻。
——陳遼:《開啟南通現(xiàn)代文藝殿堂之門——讀〈濠南集——南通現(xiàn)代文壇漫筆〉》
20世紀30年代逐漸形成了以言志說散文批評、社會學散文批評和文本說散文批評為標志的三足鼎立的批評格局。言志說散文批評以周作人、林語堂為領銜人。社會學散文批評以魯迅為領銜人。文本說散文批評以朱自清、李素伯為領銜人。
——尹頡:《20世紀中國散文批評概觀》
歷史似乎把李素伯這位散文批評家遺忘了。他的生命很短暫,僅僅生活了三十個春秋。他沒有妻室兒女,身后蕭條。但他留下了散文批評專著《小品文研究》,給散文理論研究寶庫增添了寶貴財富。我們只要站在散文批評的銀河中前后掃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李素伯在這銀河中是一顆耀眼的星星,因為他是這樣重要,在二十世紀散文批評中,他是真正系統(tǒng)地自覺地研究散文的少數(shù)幾個人中的一個。
——范培松:《中國散文批評史》
序 言
談到中國現(xiàn)當代散文理論批評研究,李素伯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在我國學術界,散文研究始終是一個被人們冷落的角落。這和一個認知誤區(qū)有關:雖然文學分四大類,散文也作為一類,但人們卻認為散文可以任意搽抹,不是藝術。直到今天,專心致志研究散文者不多。正因為如此,我在踏上研究散文理論批評的漫長道路上,遇到李素伯,不由得肅然起敬。他雖然僅僅活了三十歲,但確實是應該受到我們尊敬的散文研究的前輩。
正因如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臺灣一個電視臺的讀書節(jié)目準備推出李素伯專輯,該節(jié)目由臺灣師范大學教授,著名散文研究理論家鄭明娳擔任主持,她邀請我評說李素伯。當時我正承擔國家科研項目“中國散文批評史”的研究工作,便欣然接受這一任務,和臺灣同仁合作,拍攝了《李素伯》專題片。專題片制作精美,除我評說外,解說詞基本上采用李素伯《小品文研究》中的一些重要話語。電視臺復制了一份拷貝給我,但年代久遠,幾次搬家,怎么也找不到了,惜哉!
在拍攝李素伯的專題片時,我很感慨,當時大陸知道李素伯的人可以說是寥寥,可是臺灣沒有忘掉他,興師動眾為他宣傳。一九九九年,我赴臺灣東吳大學任教半年,親身感受到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整理和傳承上,有許多可取之處。
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出版于1932年,正是小品文熱的時代。20世紀中國散文發(fā)展有些詭異,每隔三十年要興起一個熱潮:世紀初的雜感熱,三十年代小品文熱和九十年代散文熱。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是應運而生。幾乎同時,還有石葦?shù)摹缎∑肺闹v話》和馮三昧的《小品文作法》面世。相比之下,《小品文研究》無論從學術性還是在體系建立探索上,其影響和作用都是非常特殊的。五四之后,散文興旺,對散文理論有貢獻的是周作人、魯迅、朱自清等。但是,他們都是一些分散的零星之作,不成體系。以專著的形式,并試圖對散文理論研究的體系建立進行探索的是李素伯。
在五四之后,中國散文理論研究逐漸形成三大派別,一是以周作人為代表的言志說散文理論批評,二是以魯迅為代表的社會學散文理論批評,三是以朱自清、李素伯為代表的文本說散文理論批評。文本說散文理論批評特點是以散文史論、創(chuàng)作論和作家論的“三合一”的全方位研究,標志性成果就是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的主要理論資源是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他的研究呈開放型,以開放的心態(tài)博采眾長,顯示出特有的活力。在《小品文研究》中共引用了45位中外作家對散文的論述,中外的作家近乎一半對一半,借用他的一句話,他的散文研究是“東亞病夫”和“西方美人”熱戀的結晶,是個很有生命力的“混血兒”。李素伯對散文的“體”的意識極為重視,這實在難得。他提出散文“是‘個人的形式’的自由文體”,是有經(jīng)典意義的。對體的重視,標志著散文研究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變。就此而言,李素伯堪稱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研究的拓荒者。我欣賞他的文字,《小品文研究》就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F(xiàn)在許多研究論文面目可憎,語言乏味,云里霧里,不知所云,似乎這樣才顯得有學問。李素伯的文字,都有他研究的體溫,如:
(小品文)不需要結構,也無所謂因果關系,只是不經(jīng)意的抒寫著個己所經(jīng)驗感受的一切。它所表現(xiàn)的正是零星雜碎的人生。在這里,讀者雖不能愉快地領略到像在小說中表現(xiàn)的一切可歌可泣可愛可憫的有系統(tǒng)的人生的斷面;卻能出其不意的,找得在人生里隨處都散布著的每顆沙礫的閃光,使你驚嘆,使你欣喜,以為不易掘得的寶藏。
(小品文)觸機即發(fā),而不在乎“搜索枯腸”或是“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髭”的。
沒有學究味,卻有學術含量,對小品文評述到位,直到現(xiàn)在,它仍然是研究散文的一本有價值的參考書。李素伯生命很短暫,他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但是他留下了《小品文研究》的精神兒子,這個精神兒子活力四射,有著永恒的魅力,一個人的人生能如此,足矣!
范培松
后 記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記憶中,對李素伯其人其文的印象是零星而疏淺的。然而,無論在文學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小品散文、新舊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李素伯都可憑其足夠的才華和實力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占得一席之地。李素伯在通師學習時的國文老師曹勛閣(民國初期“南通四大才子”之一)在李素伯《〈傷春三疊〉序》一文的批語中寫道:“有此質(zhì)地,它日當?shù)谜荚~章一席!苯鹱涌倳l(fā)光,囊椎自能露穎,李素伯到底沒有辜負勛閣師的殷殷期盼,他以他的勤奮努力,實踐了先師的預言。
研究中國現(xiàn)代散文批評史的權威范培松教授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國散文批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中評價李素伯:“他留下了散文批評專著《小品文研究》,給散文理論研究寶庫增添了寶貴財富。我們只要站在散文批評的銀河中前后掃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李素伯在這銀河中是一顆耀眼的星星。”如此贊譽恰如其分,昭示了李素伯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應有的歷史地位。
1937年3月,李素伯正騏驥之初騁,期青云而直上。豈意庸醫(yī)誤治,微疾而歿;悠悠半世心血,一朝奄忽。由于他的遽然早逝,其散見于當年各地報紙雜志上的作品未能結集出版,大多散佚。古人云:“名者,實之賓也!睕]有文集面世,學界識者寥寥,故而聲名不彰,也在情理之中。為了還歷史本來面目,給中國現(xiàn)代文壇添彩爭光,李素伯其人其文的相關資料亟待我們搶救性發(fā)掘整理。
收集李素伯佚作的工作發(fā)軔于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李素伯的學生陳象新、王建白、張俊城等相繼從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退休,時間充裕而精力充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聚會磨合,他們認為與其流著眼淚緬懷先師,不如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于是,他們決定開展如下四項工作:其一,集私資修繕恩師墓園;其二,出《啟東文史·李素伯專輯》紀念恩師;其三,收集恩師佚作結集出版;其四,再版恩師的《小品文研究》。李素伯的學生心如老驥,任齒鬢之將衰;志比精金,恒兀兀以窮年。歷經(jīng)整整十四個年頭的不懈努力,終于得遂心愿,四項工作一一完成。其中第三項工作最為漫長而艱辛,大江南北,杖履蹣跚;寒暑交更,風雨不輟。其最后的成果體現(xiàn)在海門陳象新主編的《李素伯詩文選》和揚州王建白主編的《李素伯詩詞集》上,這是他們集體努力的結晶。嗣后,南通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在此三本書(《小品文研究》《李素伯詩文選》《李素伯詩詞集》)的基礎上,于2006年11月編輯出版了《春的旅人——李素伯詩詞散文文論選》。編輯者欽鴻老師在該書《編后》中坦言:“這些作品集和資料集,凝聚了人們對李素伯的深切懷念,也為今天整理出版李素伯的詩文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贝搜酝副,洞中肯綮。
2016年5月9日,“李素伯研究會”成立,決定出版一本較為齊全的《李素伯文集》,于是,繼續(xù)搜集李素伯佚作的工作緊張而有序地展開。由于年代久遠,加之經(jīng)歷多次戰(zhàn)亂、動亂,李素伯存世的佚作本來已屬不多,此次搜集到的更為鳳麟矣,F(xiàn)在編入本書的作品,估計仍只占李素伯全部創(chuàng)作的二分之一弱。因此,如今呈獻于讀者諸君面前的,只能是這本相當于“李素伯全集”而又并不完全的《李素伯文集》。
在這次搜集工作中,我們得到了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南通博物苑、南通市圖書館、南通大學本部、南通大學醫(yī)學院、如皋市檔案館、上海市圖書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以及啟東市委宣傳部、文史辦、檔案局等部門的領導和同志的大力支持。其間,我們也得到了許多熱心人士(如蘇州大學的范培松,南通博物苑的趙鵬,上海知青協(xié)會的成根榮,北大的張明瑟,北師大的顏婧、代航英,同濟大學的王野華等)的積極幫助。啟東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極為重視《李素伯文集》的出版工作,多次協(xié)調(diào)處理有關問題,并把《李素伯文集》的出版經(jīng)費列入市財政支出。朱錦文、王平同志擔任了校對工作。書稿整理既竟,承范培松教授為之作序、李素伯的侄孫女張路路封面題簽并扉頁題字。在作家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同志的熱心指導協(xié)助下,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本書在編輯校訂過程中,遵循如下幾項原則:其一,鑒于李素伯先生當時仍處于白話文運動的探索時期,有些文字使用方法(如結構助詞、人稱代詞、詞類活用、疊字構詞)、行文表述形式(如體例格式、紀年方式、落款時間)等尚未定型,在標點運用方面也尚未規(guī)范,故而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和個人印記。在編校時,除對原文中個別語序顛倒、標點錯漏、錯字漏字等直接訂正,以及繁體字統(tǒng)一改為簡體字(除不允許更改的人名、地名)外,其余一仍其舊,而不以現(xiàn)代的標準加以改動。盡量尊重作者的原文,盡可能保持作品原貌,給讀者一個可信的文本。其二,有些帶有普遍性的情況,在該現(xiàn)象首次出現(xiàn)時作一腳注說明,此后不再標注。其三,各部分作品的排列,以創(chuàng)作時間(未發(fā)表)或刊載時間(已發(fā)表)為順序(《小品文研究》一書作為已經(jīng)出版的單行本例外)。其四,凡“作者注”,均放在文中或文末;凡“編者注”,均作腳注處理。
我們謹代表李素伯的親屬,向所有支持、幫助本書出版的單位和同志表示誠摯的謝意!
李克東、李品廉
目 錄
舊體詩詞
子夜歌 - 003
九日感懷 - 004
曉 起 - 005
月夜獨立三元橋有感 - 006
霧夜舟行 - 007
海游操二首 - 008
秋日雜感二首 - 009
觸 目 - 010
秋夜獨坐達旦 - 011
寄孫永剛 - 012
言 懷 - 013
春日早起偶作 - 014
塞下曲四首(擬唐人) - 015
邊庭四時怨(擬唐人) - 016
擬祭江浙將士文 - 017
題湖山煙雨圖 - 019
自題畫東坡像 - 020
中秋夜月甚明玩賞久之慨然有作 - 022
登三元橋遠眺感而賦此 - 023
乙丑重九后四日十八初度感賦 - 024
祭沈宗禮文 - 025
挽宗禮 - 027
立春日野望 - 028
過舊送別處 - 029
早春寄永剛 - 030
春 晴 - 031
題 畫 - 032
春夜懷人 - 033
后樓望雨 - 034
讀散原精舍詩有作 - 035
讀海藏樓詩有作 - 036
采桑曲 - 037
柳 絮 - 038
野 步 - 040
念周紀念亭夜坐 - 041
公園橋夜步有感二首 - 042
睡 味 - 043
別施韜 - 044
采桑子·渡江至潤州 - 045
浪淘沙·登燕子磯 - 046
春夜懷人 - 047
十九初度自題小影 - 048
曉 步 - 049
剔銀燈 - 050
自題畫松 - 051
重九感懷 - 052
拜采桃源墓 - 053
飛 絮 - 054
寒食得兄書悲憤交集憮然有作三首 - 055
傷春怨 - 056
浣溪沙 - 057
玉樓春 - 058
十六字令 - 059
撫朽道人稿并次原題韻 - 060
素伯念五自述集龔之一 - 061
壬申重九后四日念五初度自述八首(集龔) - 062
思往事八解 - 064
感賦一章答謝勛閣師贈言即依原韻 - 065
附:贈李素伯 - 066
補成尤無曲丁守謙合作山水畫并題 - 067
綺懷十絕句 - 068
柳 絮 - 070
次韻謝怡師贈言 - 071
附一:贈素伯 - 072
附二:和怡師韻贈素伯兼題《爝火》 - 073
重來濠上 - 074
偶 成 - 076
挽莊弟 - 077
自靈隱寺至黃龍洞 - 078
挽魯迅先生聯(lián)(三副) - 079
贈稚松 -080
文言小品
雙十節(jié)之感言 - 085
湘僑師傳 - 086
書三君子事 - 087
沈君復初傳 - 088
紀漁父言 - 089
字質(zhì)庵說 - 090
桂花詠 - 091
府君述 - 092
《獨賞集》序 - 093
壽松堂記 - 095
寓言一則 - 096
《傷春三疊》序 - 097
追悼王、萬、陳三君啟 - 099
有不為齋記 - 100
書施雨亭 - 101
姨丈沈公志輝家傳 - 102
祭沈公志輝文 - 103
銘文四篇 - 104
《海門耆舊傳》序 - 105
曹君覺先生五十壽言 - 106
附:謝李素伯贈言 - 107
新 詩
鏡子和影人 - 115
媽媽倚著門檻在望 - 118
春之夜 - 119
信 - 120
落葉之夢 - 121
街之夜樂 - 122
現(xiàn)代小品文
黃泥山下看桃花——苦荼草之一 - 129
說三民主義相互的關系 - 134
所謂東亞門羅主義 - 136
我們的出路——實事求是 - 138
讀《鐵甲車》 - 140
觀萬流亭之夜——苦荼草之二 - 142
夏之樂曲三章 - 149
世界一周間 - 155
希特勒往何處去? - 157
留學生的義務律師 - 159
心理的優(yōu)越 - 161
燃起了守歲燭——苦荼草之三 - 163
念五自序——苦荼草之四 - 168
春的旅人 - 174
我們應該怎樣應付醞釀中的世界大戰(zhàn) - 176
血寫的歷史 - 178
談讀書 - 180
懷永定——苦荼草之五 - 183
關于席勒 - 187
江亢虎存文救國 - 189
庭院之春 - 191
國慶之話 - 194
家 - 196
秋 樹 - 200
冠 語 - 204
中國百科全書事業(yè)瞻望 - 205
春 陰 - 207
文學論文
關于散文·小品 - 217
附:評《小品文研究》 - 224
“自己的話”——“關于散文·小品”之三 - 227
小品與有閑——小品文漫談之一 - 231
舊調(diào)重彈 - 233
小品與大品——小品文漫談之二 - 235
中國詩人與自然 - 238
漫談新詩 - 245
小品文研究
第一編 什么是小品文 - 253
第二編 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發(fā)達的原因 - 266
第三編 怎樣做小品文 - 273
第四編 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作家與作品(上) - 301
第五編 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作家與作品(下) - 358
其 他
《月亮上升》 - 385
通 信 - 386
新車(譯文) - 387
《爝火》雜志編者按語 - 391
致劉振纓、史友蘭函 - 396
讀書筆記輯存 - 397
附 錄
李素伯評傳 - 421
李素伯年譜 - 443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