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石》是作者在長期工作實踐和教學(xué)的基礎(chǔ)上編著而成的。教材系統(tǒng)介紹了觀賞石的基本知識和百余種觀賞石;提出了較為科學(xué)、便于操作的觀賞石分類方案,并首次將現(xiàn)代生物質(zhì)石體珊瑚、硨磲等作為觀賞石的一個類別寫進教材;鑒于目前在觀賞石命名上的混亂現(xiàn)象,提出了命名規(guī)則;詳細介紹了常見及重要觀賞石的基本特征與鑒賞,對一些古代名石作了較詳細的介紹。
《觀賞石》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相關(guān)專業(yè)的教材使用,也適合廣大觀賞石愛好者閱讀,還可供觀賞石研究人員參考。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石文化不但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jié)。(毛澤東《賀新郎·讀史》)正是從磨石頭開始,才由猿到人,先后經(jīng)歷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夏、商、周……直至今天,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并繼續(xù)創(chuàng)造著光輝燦爛的文化。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挑選美麗的石塊賞玩或作裝飾之用,實際上就是開發(fā)利用觀賞石之始。許多石器時代,特別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里的具有天然外形的美石便是明證。
唐代(618-907)由于經(jīng)濟繁榮,詩歌、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等各種藝術(shù),都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建筑業(yè)尤其是庭院建筑的發(fā)展,使奇峰異石進入宮廷、府邸、園林和庭院,成為裝飾、觀賞珍品。士大夫以玩石、賞石為時尚,更有許多文人雅士愛石成癖。盛唐時期的宰相李勉藏有羅浮山石、海門山石等名石。曾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也是一位酷愛藏石的人,他在洛陽的府邸中收藏了許多太湖石,且嗜石到了游息之時,與石為伍,甚至待之如賓友,視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玉,愛之如兒孫。大詩人白居易賦有《天竺石》、《太湖石記》等詩篇,對太湖石作了較高的評價。唐代玩石、賞石之風(fēng)盛行,由此可見一斑。
宋代(960-1279)玩石、賞石之風(fēng)更盛,不僅有《云林石譜》等觀賞石理論專著問世,而且為藏石題詩、題名、寫銘文也蔚然成風(fēng)。北宋文壇領(lǐng)袖蘇軾(1037-1101)得一白一黑兩方雪浪石,并寫有《雪浪石詩》。此外,蘇翁還有《怪石供》傳世。北宋書畫家米芾(1051-1107)出于對奇石的至愛,每遇奇石納頭便拜,因此得襄陽米顛之雅號。
北宋末年,徽宗皇帝趙佶(1082-1135)政治上昏庸無能,生活上極度奢侈,藝術(shù)上卻多才多藝,不僅書、畫、詞皆善,而且是地道的賞石大家,酷愛奇石。為建造艮岳,下令在江南大肆搜尋奇花異石運往汴京,史稱花石綱。江南名石玉玲瓏、冠云峰、瑞云峰都是當(dāng)年花石綱遺物。
到了明代(1368-1644),問世的石譜類文獻,較唐、宋時期為多,如《園冶》、《素園石譜》、《徐霞客游記》等。也曾出現(xiàn)過觀賞石買賣的盛大市場。觀賞石成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禮品,甚至成為女兒出嫁時的陪嫁禮品。
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一位賞石大家。在1746-1792年的46年間,曾九次和蘇軾的《雪浪石詩》,最后一次和詩,乾隆已經(jīng)81歲高齡,可見蘇軾的《雪浪石詩》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同尋常。他還將明代米萬鐘遺留在良鄉(xiāng)的奇石青芝岫運進北京,置于清漪園,并題有青芝之岫含之蒼、雨留飛瀑月留光的詩句。乾隆皇帝在位期間,許多名石被移到北京,置于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對這些名石,或題詩,或題名,倍加珍視。
封建朝代的賞石主體是帝王將相、文人雅士.而現(xiàn)在的賞石主體是人民大眾。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觀賞石業(yè)得到了飛速發(fā)展,賞石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觀賞石新品種不斷被開發(fā)出來,觀賞石市場日益繁榮。
自古以來,觀賞石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園無石不秀,齋無石不雅,更是道出了人們對觀賞石的鐘愛和向往。
我國地域遼闊,地質(zhì)環(huán)境多樣,具有豐富的觀賞石資源。觀賞石用來裝點生活空間,可以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使人在文化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為了普及觀賞石知識,提高大學(xué)生的鑒賞水平,弘揚我國的觀賞石文化,上海建橋?qū)W院為在校本科生開設(shè)了觀賞石課程,深受廣大學(xué)子歡迎。
為了進一步搞好教學(xué),我們編著了這部《觀賞石》教材。書稿承蒙著名觀賞石專家王貴生先生審閱,孟衛(wèi)華、嚴靜參與了書稿和圖片整理工作;本教材的出版,得到上海建橋?qū)W院領(lǐng)導(dǎo)和專業(yè)教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錯誤和不當(dāng)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1 觀賞石的概念、分類與命名
1.1 觀賞石的概念和特性
1.2 觀賞石的分類
1.3 觀賞石的命名
2 結(jié)晶學(xué)基本知識
2.1 晶體的概念、性質(zhì)與面角守恒
2.2 晶體的對稱要素、對稱型和對稱分類
2.3 晶體定向及晶面符號
2.4 晶體的單形和聚形
2.5 平行連晶與雙晶
2.6 類質(zhì)同像與同質(zhì)多像
3 礦物學(xué)基本知識
3.1 礦物、礦物種及其命名
3.2 礦物中的水與礦物的化學(xué)式
3.3 礦物的分類
3.4 礦物中的包裹體與礦物的假像
3.5 礦物的集合體形態(tài)
3.6 礦物的力學(xué)性質(zhì)
3.7 礦物的光學(xué)性質(zhì)
4 巖石學(xué)基本知識
4.1 巖石的概念、結(jié)構(gòu)和構(gòu)造
4.2 巖漿巖
4.3 沉積巖
4.4 變質(zhì)巖
5 礦物晶體類觀賞石
5.1 概述
5.2 水晶(石英)
5.3 方解石(冰洲石)、文石
5.4 螢石
5.5 辰砂
5.6 雄黃
5.7 雌黃
5.8 石膏(沙漠玫瑰)
5.9 綠柱石(祖母綠、海藍寶石)
5.10 剛玉(紅寶石、藍寶石)
5.11 尖晶石
5.12 電氣石(碧璽)
5.13 黃玉(托帕石)
5.14 石榴石
5.15 輝銻礦
5.16 輝鉍礦
5.17 黃鐵礦
5.18 自然硫
5.19 自然銅
5.20 透視石
5.21 異極礦
5.22 白鎢礦
5.23 錫石
5.24 磷氯鉛礦
5.25 釩鉛礦
5.26 鉬鉛礦
5.27 鉻鉛礦
5.28 藍鐵礦
5.29 菱錳礦(紅紋石)
5.30 魚目艮石
5.31 白鉛礦
5.32 赤銅礦
5.33 藍晶石
5.34 重晶石
5.35 榍石
6 造型石
6.1 概述
6.2 太湖石
6.3 英石
6.4 靈璧石
6.5 昆山石
6.6 鐘乳石
6.7 孔雀石
6.8 風(fēng)棱石
6.9 火山彈
7 紋理石和圖案石
7.1 概述
7.2 瑪瑙
7.3 雨花石
7.4 三峽石
7.5 黃河石
7.6 漢江石
7.7 來賓石
7.8 模樹石
7.9 昆侖彩石
7.10 菊花石
7.11 梅花玉
7.12 大理石
7.13 雪浪石之謎
8 特色玉石和隕石
8.1 軟玉(和田玉)
8.2 壽山石
8.3 雞血石
8.4 青金石
8.5 隕石
9 古生物化石和現(xiàn)代生物質(zhì)石體
9.1 概述
9.2 珊瑚類化石
9.3 三葉蟲類化石
9.4 腕足類化石
9.5 頭足類化石
9.6 海百合化石
9.7 魚類化石
9.8 蜥鰭類化石
9.9 遺跡化石
9.10 硅化木
9.11 琥珀
9.12 珊瑚
9.13 硨磲
附錄
F1 硯石
F1.1 端硯石
F1.2 歙硯石和龍尾硯石
F1.3 洮河硯石
F1.4 紅絲硯石
F2 生辰石與婚慶紀念石
F2.1 生辰石
F2.2 婚慶紀念石
F3 貴金屬首飾及其印記
F3.1 金
F3.2 銀
F3.3 鉑
F3.4 鈀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