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運動與時空結構:慣性力、"暗物質"、"暗能量"》的內容主要來自作者發(fā)表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上的論文《物質運動、引力勢和時空結構的相對性慣性力、“暗物質”、“暗能量”等的本質》,原文是英文。書中對原論文中的推導過程作了詳細的補充說明。還增加了一些補充說明和佐證。主要內容包括:基于當場測定的光速不變以及引力不是超距作用,引出兩個基本原理。結合能量守恒定律,進一步驗證了這兩個基本原理,并由此澄清了慣性力的本質。據(jù)此,討論了“暗物質”、“暗能量”與物質運動和時空結構之間的關系;在不同時空結構之間建立了確切的時間間隔以及空間間隔的時空變換關系;推導出了正確的相對固有速度的合成關系;推導了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引力之間的基本關系;針對靜態(tài)球對稱引力場,由推出的時間間隔以及空間間隔的確切的時空變換關系直接得出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精確解;從函數(shù)關系及物理意義上確定了弱場近似的假設條件在Schwarzsehild度規(guī)中所引入的誤差,誤差隨著引力場強增大而增大,在*的高場強情況下會導致誤差非常大,這明確地證明Schwarzsehild度規(guī)不合理。
《物質運動與時空結構:慣性力、"暗物質"、"暗能量"》適合具有理工科大學二年級數(shù)理知識的相關領域的愛好者閱讀。
范勇,1953年3月出生,博士。1978年8月本科畢業(yè)于原哈爾濱電工學院電材系,1981年11月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原哈爾濱電工學院電材系。現(xiàn)任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yè)研究方向高分子工程電介質材料,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黑龍江省優(yōu)秀中青年專家;2007年教育部授予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長期業(yè)余愛好研究物質運動與時空結構之間的關系。
第1章緒論
第2章兩個基本定義
2.1相對局域宇宙引力勢
2.2相對固有速度
第3章兩個基本原理
3.1原理1:極限相對固有速度取決于相對局域宇宙引力勢
3.2原理2:物質運動會伴生引力勢
第4章不同時空結構之間的能量變換
第5章慣性力的本質
第6章“暗物質”的本質
第7章“暗能量”的本質
第8章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在φu1、φu1、φu1(r0)和φu0(r0)之間的變換
第9章速度在φu1、φu1、φu1(r0)和φu0(r0)之間的變換以及相對固有速度的合成
9.1一維方向的速度變換和相對固有速度的合成
9.2任意方向的速度變換和相對固有速度的合成
第10章各個層次微觀粒子的運動與時空結構
10.1 原子中各個層次粒子的運動與其伴生引力勢之間的基本關系
10.2引力的根源
10。3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第11章引力紅移與引力場中的時空變換
11.1 引力場中光子的能量變換與引力紅移
11.2引力場中的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的變換
第12章引力場方程的精確解與理論預期
12.1 針對靜態(tài)球對稱引力場的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精確解
12.2理論預期針對廣義相對論理論預期的修正
第13章基于經驗約定的假設原理
第14章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