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哲學家孟子,即孟軻(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一支早期儒家學派的宗師。他去世后一千多年,即公元十一世紀,被正式封為儒家圣賢中的“亞圣”(僅次于孔子)。十二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哲學家朱熹(1130—1200)對《孟子》一書重新做注,并把它編入《四書》。也是在十二世紀,《孟子》被收入儒學經(jīng)典《十三經(jīng)》,此后《十三經(jīng)》再沒有增補過其他典籍。
《孟子》的作者問題和其他?眴栴},過去是今天仍然是傳統(tǒng)的和當代的歷史文獻學討論的課題。據(jù)已知的史料和1993年考古學家新發(fā)現(xiàn)的古代中國的文獻判斷,可以肯定,《孟子》成書時間不早于公元前三世紀初?赡艽嬖谶^幾個抄本。流傳至今的《孟子》,成書年代可以確定為公元二世紀。當時,趙岐(約108—201)對它有過記述和注釋。從他的注釋可以斷定,那時,已有的抄本之間沒有很大差別1。 最早關(guān)于《孟子》的記載出自古代中國歷史學家司馬遷的手筆,他指出,書的作者就是孟子自己。趙岐將本書由七篇組成的主要文本與包含四篇所謂非典范《孟子》、即《孟子外書》2 的文本加以對比,也強調(diào)指出,本書的作者是孟軻。這位注釋者的主要依據(jù)是內(nèi)容的“深廣”。朱熹也贊同書的作者是孟子。
多數(shù)中國文獻學者贊成《孟子》是由多人完成這一見解。韓愈(768—824)認為,此書是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和萬章記述的。日本學者伊藤仁齋(1627—1705)注意到,本書的文字存在兩個層面,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第一篇至第三篇和第四篇至第七篇)和筆法(第一、三、四篇和第二、五、六篇)的不同區(qū)分開來。美國漢學家白牧之曾經(jīng)積極從事《孟子》?钡难芯抗ぷ鳎瑩(jù)他的見解,孟子去世后,這一哲學學派分成在魯國同時存在的南北兩支,它們留下的文本(相應(yīng)為第一篇至第三篇和第四篇至第七篇)后來匯集為一書。照白牧之的說法,各篇之間的差異既可以從思想觀點,亦可以從語言的方言特點加以探討。研究者認為,公元前249年魯國被楚國滅亡之后,不同的學派已不復(fù)存在,當時,在楚國拜為上卿的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新闡釋的儒家學說開始占主導(dǎo)地位。
當代的《孟子》史料研究者往往遵循宋明理學傳統(tǒng),特別強調(diào)韓愈和朱熹對于確立《孟子》經(jīng)典地位所起的作用。不過,對《孟子》的興趣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歷史階段。西漢河間獻王(死于公元前130年)就賞識儒士,讀過《孟子》。本書最初的一種注本今已散佚,卻出自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的手筆。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重要原因,著名的趙岐的注釋也不可能問世。注明年代為公元三世紀以前的眾多注本,在清代(1616—1911)曾多次刊印,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官方不承認的《孟子》卻很早被列入科舉考試的題目,與其他經(jīng)書一樣占有特殊的地位。北魏孝文帝(471—500)時期,甚至宋代早期(960—1127)都是這樣。1313年正式把《孟子》列入科舉考試題目范圍,更引起人們對本書的關(guān)注。
臨近二十世紀初,曾刊印數(shù)十種歷代儒家學者所做的《孟子》注疏。還有更多注釋,從傳統(tǒng)的漢學書目中可以得知其曾經(jīng)存在,但在逾千年的文本流傳中已經(jīng)散佚!睹献印返淖⒔夂臀谋驹忈,實際上是古代中國注釋文獻全部編年的和體裁的精彩展示——從對前人注釋的簡短注解和訂正,到對于孟子言論的評述和廣泛討論。除前述趙岐的注釋之外,最富權(quán)威的是朱熹對《四書》中該書的注解。孫奭(962—1033)所做的疏甚至被認為是標準的,顯然,這是把一些比較早期的唐代(618—907)編的注釋加以整理編成的。焦循(1763—1820)后來的注釋,以全面著稱,它參考了清代學者的六十多部著作。
《孟子》長期存在多種抄本和刻本,導(dǎo)致筆誤、刊誤、遺漏、異文層出不窮。況且,不同的注家對某些字的讀法和某些段落的理解也有分歧。關(guān)于《孟子》標準文本問題,只有通過官方為科舉考試指定一種文本的方法,才可以得到解決。自1313年起,朱熹注釋的《四書》中的《孟子》便成為標準文本。1415年和十八世紀末又出過新的校訂本。通常,官方文本都刻在石碑上公開展示,供人評述。
每逢社會發(fā)展的轉(zhuǎn)折階段,中國的思想界便會熱衷于研究《孟子》。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制定儒家的治國之道,王安石(1021—1086)變法,朱熹和他的前人對儒家學說作新的闡釋,莫不如此。后來,王陽明(1472—1529)和他的后繼者發(fā)展了源自孟子的“良知”論。改良派康有為(1858—1927)發(fā)表他的學術(shù)著作《孟子微》,為的是鮮明地指出在尖銳的全民族危機時刻擺在中國面前的任務(wù)。在現(xiàn)代新儒學 3的政治哲學領(lǐng)域,曾積極探討過關(guān)于人的性善和治國之道(王道)的理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改革口號也逐漸接受儒家色彩:宣布近期目標是建設(shè)孟子描繪的“小康社會”。
《孟子》也是民間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該書中的形象有機地融入了中國文學,有些引文已成為諺語和俗語。當前,以不同篇幅講授《孟子》已列入中國中學和高校中國語言文學普通教程的范圍。本書至今在中國廣為流傳。流行的版本通常包含現(xiàn)代漢語譯文。楊伯峻(生于1909年)的今譯比較著名,此外還有劉方元(生于1916年)、史次耘、李雙等人的今譯本。
韓愈將儒家學說和來自印度的佛教加以對比,強調(diào)孟子在傳授中國“道統(tǒng)”說中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拓跋王朝(北魏,386—534)、蒙古族(元,1206—1368)和滿族(清,1616—1911)統(tǒng)治時期,《孟子》始終保持崇高的官方地位。本書在滿族統(tǒng)治中國之前已譯成滿文,后來乾隆稱帝時期(1735—1796),印行了收入《四書》的滿文官方刻本。此前數(shù)個世紀,本書在西夏國(1038—1227)譯成唐古特文 4, 在金國(1115—1234)譯成女真文。契丹遼國(907—1125)和西遼(1131—1218),甚至蒙古族的元朝都給我們留下了眾多《孟子》中文版本和注解。其數(shù)量完全可以和幾個漢族王朝留下的遺產(chǎn)相媲美,往往還會超過它 5。
據(jù)朝鮮、日本和越南的傳統(tǒng)的國史記載,本民族與儒家學說結(jié)緣是在紀元前或者紀元之初的幾個世紀。在最初階段,佛教僧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得益于他們的助力,關(guān)于中國文化和儒家學說的知識才得以傳播到這些國家。《四書》的第一個朝鮮文譯本是權(quán)近(1352—1409)翻譯的。在日本,見原益軒(1630—1714)為兒童和婦女改寫或講述儒學文本的作品,以及在元孚(1818—1891)指導(dǎo)下編寫的中學生《幼學綱要》都可以稱之為譯本。傳統(tǒng)的和普及的日文《孟子》的出版均受到審查:從中刪除了關(guān)于人民有權(quán)推翻不受歡迎執(zhí)政者的論點 6。武士榮譽準則(武士道)里也不提及這一權(quán)利,它的起草人正是深受《孟子》思想影響的山鹿素行(1622—1685)。
在日本,另一種普及趨勢以古學派為代表 7。這一學派的奠基者山鹿素行和荻生徂徠(1666—1728),甚至他們的追隨者都在《孟子》和其他典籍里看到了睿智。根據(jù)他們的見解,要促進儒家學說在日本的傳播,應(yīng)當拒絕的不是中文文本,而是理應(yīng)為更古老的中文注釋所替代的宋明理學的注釋 8。
《孟子》翻譯成歐洲語言的歷史,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視為耶穌會士派、新教徒派和學術(shù)派三個譯介傳統(tǒng)的更替——這種更替在年代上并不常常是連續(xù)的。由耶穌會修士翻譯中國文獻,曾經(jīng)是借助儒家學說在中國本土傳播基督教總計劃的一部分。不過,耶穌會教徒也起到反向作用,變成了通過基督教向歐洲傳播儒家思想。
第一個《孟子》拉丁文全譯本(今已佚)是耶穌會教徒利瑪竇(馬蒂奧·里奇)(1552—1610)翻譯的。在他之后,接著是第一次出版衛(wèi)方濟(諾埃里)(1651—1729)翻譯的拉丁文譯本。再后(1895年)出版了由法國耶穌會教徒顧賽芬(庫夫勒爾)(1835—1919)翻譯的新的拉丁文譯本。
法國的耶穌會促進了專業(yè)漢學在法國的較早形成。儒蓮(1797—1873)的拉丁文譯本(1824年)和鮑狄耶(1801—1873)法文譯本的出版是在這一領(lǐng)域的最初嘗試。
新教徒派翻譯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成就是蘇格蘭人詹姆斯·理雅各 9(1815—1897)和德國人衛(wèi)理賢(1873—1930)的譯著。這些譯者從新教徒派傳教活動向?qū)W術(shù)性漢學的過渡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他們的《孟子》譯文的最早版本相應(yīng)在1861年和1919年出版。柯大衛(wèi)的(1828年)新教徒派早期英文譯本不太聞名。1877年問世的花之安(福柏)的譯著是第一個從中文直譯的德文譯本。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初,這個譯本已無法與花之安的后繼者、傳教士衛(wèi)理賢的譯本相比了。
1970年出版了劉殿爵(1921—2010)的英文譯本,其特點是全面、接近原文、文筆簡練。鑒定英文譯文的學者,無一例外,都認可這個譯本?梢韵胍,劉殿爵的成就在于譯文的學術(shù)性和普及性的恰當結(jié)合。后一種普及趨勢應(yīng)從30年代開始加以考察,表現(xiàn)為出版一些《孟子》譯文的簡易本(往往離原意較遠)和縮寫本。有的是單獨出版的,或者以不同的文選讀本形式出版,還有的是供青少年閱讀的插圖本。《孟子》有時會成為藝術(shù)闡釋的對象,比如:意象派詩人埃茲拉·龐德(1885—1972)和奧爾森(1910—1970)的詩歌,或者威爾的音樂試驗(選用《孟子》文本作詞的音樂總譜)里都存在此類情況。
俄國漢學是西方最古老的漢學之一。國家利益和教會服務(wù)于中國東正教居民的任務(wù)促進了它的形成!睹献印范碜g的功績完全屬于彼得堡-列寧格勒的漢學家們。《孟子》最早的俄譯還是H·Я·比丘林(雅金甫神甫,1777—1853)在1820年完成的。遺憾的是,該譯文至今未見出版。《孟子》俄文譯本首次出版于1904年 10。這就是本書刊印的П·C·波波夫的譯著。收入《古代中國哲學》文選(莫斯科,1972年,1994年再版)的《孟子》是Л·И·杜曼翻譯的,對幾代蘇聯(lián)漢學家都有很大幫助。還在30年代,杜曼就曾參與編校未能出版的比丘林的譯作。在中國出生并受過傳統(tǒng)中國教育、精通漢語的B·C·柯洛柯洛夫(1896—1979),在60年代翻譯《孟子》,譯本到1999年才問世。柯洛柯洛夫的譯著是第二次出版《孟子》的俄文全譯本 11。 2000年出版了И·T·佐格拉夫翻譯的《孟子》刪節(jié)本 12。
巴維爾·斯捷潘諾維奇·波波夫(1842—1913)著手翻譯《孟子》之前,長期在中國從事外交工作,在中文辭書和中國歷史方面的學術(shù)成就頗受贊譽。可以推測,波波夫選擇翻譯《孟子》是出于他在彼得堡大學教學工作的需要。與此同時,在該書序言里,譯者面對更加廣泛的讀者,宣稱自己力求使這位中國哲學家的著作能讓俄國讀者看得懂。對波波夫來說,讀者乃是普通的受教育者,因此,雖然標題有“哲學家”一詞,譯文卻不堅持嚴格的哲學史的宗旨。對譯者而言,孟子首先是位“智者”,他的學說并不是抽象的哲學真理的論證體系,而是“養(yǎng)氣”。在波波夫的譯著里沒有哲學譯文所必需的表達中文專用術(shù)語的連貫性,教學的宗旨似乎是追求某種近似中文句式和詞序的直譯。譯者自然把“文學性”置于“忠實”原文之后,讓讀者明白這里在說什么,并且有可能自己揣摹出這些話在原著里是怎樣說的。
波波夫的譯文所依據(jù)的原文版本,是日本再版的題名為《四書輯釋》的1341年中文刻本,這個《四書》刻本是由學者倪士毅(1303—1348)匯集陳櫟(1252—1334)和胡炳文(1250—1333)的著作編成的。上述三位中國作者的著作并沒有成為《孟子》研究史上的著名的里程碑,通常只是表彰他們忠實于朱熹的注釋傳統(tǒng)。這一點可以說明波波夫的注釋為什么常引用朱熹及其前輩程頤(1033—1107)的注文。波波夫同樣也常常引用趙岐和孫奭的標準注釋,甚至引用時不標姓名,只寫“中國注者”。這些注釋取自于《十三經(jīng)》中的《孟子》和金澂編的集子《四書味根錄》。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新注本廣泛用于科舉考試備考。這些原著的補充文本,看來,以其可讀性和符合中國教學規(guī)范而引起波波夫的關(guān)注。
與理雅各英文譯本有關(guān)的討論,敘及儒蓮的拉丁文譯本,以及引用未指名的日本注家的意見——這些都是對國外漢學研究成果的間接評價,從而把波波夫的譯著放到了當代學術(shù)的語境之中。此外,反對者選用也好,他們的評價與這位俄譯者關(guān)于西方大國在遠東政策的意見相呼應(yīng)也好,都讓這部譯著成為那個時期迫切的需要。
我們的同時代人,以本書提供的《孟子》譯文為例,可以了解在俄國接受中國文化的規(guī)律性。1922年,未來的院士B·M·阿列克謝耶夫(1881—1951)論及П·C·波波夫譯文的“外國味”時,把“外國味”和“俄羅斯化”理解為翻譯實踐中的兩個爭鳴的趨勢 13,F(xiàn)今,波波夫譯文的“中國的外國味”大為淡薄了,古代中國文獻中的一些概念,對當代讀者來說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我們的讀者應(yīng)該會非常關(guān)注波波夫譯文明顯的“俄羅斯的外國味”,它存在于譯文的文筆特點上,也存在于他的思維方式里。關(guān)注波波夫的譯文有助于我們觀察自己歷史上發(fā)生過的事,對近百年來俄國漢學家走過的道路作出評價。古代中國的《孟子》一書對此提供的依據(jù)具有重大的意義。
В . М . 馬約羅夫·撰
魯·民·譯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
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卷九 萬章章句上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
附錄:注釋
ГЛАВА I Лян Хуэй-ван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I Лян Хуэй-ван Часть Б
ГЛАВА II Гунсунь Чоу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II Гунсунь Чоу Часть Б
ГЛАВА III Тэн Вэнь-гун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III Тэн Вэнь-гун Часть Б
ГЛАВА IV Ли Лоу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IV Ли Лоу Часть Б
ГЛАВА V Вань Чжан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V Вань Чжан Часть Б
ГЛАВА VI Гао-цзы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VI Гао-цзы Часть Б
ГЛАВА VII Цзинь синь Часть А
ГЛАВА VII Цзинь синь Часть 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