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了作者歷年來發(fā)表的有關古典詩歌的評論。1984年初版,1991年在原版的基礎上進行增訂,作為作者治古典詩文歷程的印記。書后附有作者對自己學術研究的小結性文章,也與當時文壇熱門話題相關,作為作者大半生學術生涯的簡單寫照一并收入,供讀者參考。
中國的一切文化藝術,無不滲透了詩的特點;多面統(tǒng)一的大家吳小如先生用此一書理清古典詩文的流變,助你在詩的國度讀詩賞文。
第一篇《古詩述略》,是我1972年秋至1973年春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為新聞、文學兩個專業(yè)編寫的講義。原想從先秦一直寫到近代,但因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只印發(fā)到唐代以前就中止了,從而這份講義也就成為殘稿。當時學校所以系統(tǒng)地講授古典文學課程并印發(fā)講義(盡管授課時間少得可憐,講義也寫得十分簡陋),是根據周恩來總理要加強基本理論學習的指示進行的,同學們也紛紛有此要求,于是教研室才責成我來做這一工作。然而在講課和印發(fā)講義的過程中,就已遇到不算太小的阻力,此稿之中斷即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到了1973年末,四人幫的爪牙們在北大發(fā)動了一次所謂反右傾回潮運動,一切付印過的教材都要受到審查。幸而這篇東西只有油印講義,才得幸免于難,當然更談不上把它繼續(xù)寫完了;仡櫘敃r,自己是在周總理指示下受到鼓舞鞭策,總算做了點滴工作。這一油印草稿之所以被保存,也不過是為了留個紀念,并非由于它有什么學術價值,F(xiàn)在收在書中,也算有它另一種紀念意義吧。
第二篇《唐詩述略》,原是1957年秋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之約撰寫的廣播稿。后經補充修訂,分兩次發(fā)表在同年的《語文學習》第十一、十二兩期上。在撰寫過程中,曾參考了聞一多先生的遺著和林庚、王瑤兩位先生解放后的著作。當時自以為其中也還不無新意,不是一般的炒冷飯。事隔二十多年,原稿早已散失,直到1978年,才借到重新開放的舊日期刊,把原文過錄下來。恰好這與前一篇從文學史的順序上說是首尾銜接的,便把文字略加刪潤,一并收在這里。但由于寫作時間不同,觀點不無出入,文字的風格也不大一致。為了存其本來面目,這里就不再作修改使之整齊劃一了。
最后一篇《古典散文述略》,原是60年代我為北大中文系文學專業(yè)同學講授歷代散文選課程的一篇導論。初稿曾經過刪節(jié),譯成英文,發(fā)表在當時出口的刊物《中國文學》上;后來為當時的電視大學中文系學員又講過一次,乃寫成文字,發(fā)表在電大的一個內部刊物上,是分三次登載完畢的。說來湊巧,沒過多久,就有另外一位先生也發(fā)表了一篇談古典散文的文章,其開頭的一大段文字,竟同我的話幾乎一模一樣。我的文章是在內部刊物上發(fā)表的,而他的文章卻是公開問世的;盡管他可能參考了我寫的東西(因為我知道,我那份稿子開頭的一段話在當時尚沒有第二個人談到過,而那份內部刊物流通面是極廣的),我卻無權站出來聲明這一段文字的原始來歷。當然,現(xiàn)在這位先生已是馳名中美的名教授了,這樁公案我似乎也應該忘掉才是。我在此舊話重提,只希望讀者不要誤以為我是個無恥的抄襲者而已。到1972年,那份電大內部刊物也早已散失;為了給同學印發(fā)講義,我只好分頭向當時聽課的同學和幸而保存著那種內部刊物的同志借到了筆記和印件,重新寫定成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同樣因為當時只是油印講義,在審查教材時才沒有被銷毀。今天能收入這本小書,也算是僥幸于萬一了。
吳小如(19222014),原名吳同寶,曾用筆名少若,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先后就讀于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受業(yè)于朱經畬、朱自清、沈從文、廢名、游國恩、周祖謨、林庚等著名學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吳小如在中國文學史、古文獻學、俗文學、戲曲學、書法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被認為是多面統(tǒng)一的大家。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并著有《古典詩文述略》《京劇老生流派綜說》《古文精讀舉隅》《臺下人語》《今昔文存》《讀書拊掌錄》《心影萍蹤》《莎齋筆記》《常談一束》《霞綺隨筆》及《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吳小如卷》等,譯有《巴爾扎克傳》。
古詩述略
唐詩述略
古典散文述略
附編
說賦
宋詩導論
《歷代小品大觀》序言
后記
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