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皮萊、喬治·烏德、吉德倫金·科萊主編的《香蕉遺傳學基因組學與育種》由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出版,全書共16章,涉及香蕉的經(jīng)典遺傳學與傳統(tǒng)育種、香蕉品種起源與多樣性、分子標記技術、分子連鎖圖譜、分子作圖、圖位克隆、功能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主要病原菌基因組學、抗病相關基因和分子育種案例等內(nèi)容。本書綜述了近年來在上述領域的主要成就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可加深香蕉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和育種工作者對相關領域的認識。
香蕉和大蕉(Musaspp.)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水果。香蕉出口在貿(mào)易量上可能僅超過柑橘。Musa栽培種由兩個種M.acuminata(提供A基因組)和M.balbisiana(提供B基因組)天然雜交而來,其起源于東南亞。
甜蕉(AAA,AAB)、煮食蕉(ABB)和大蕉(AAB)的生產(chǎn)依賴于在世界范圍廣泛傳播的幾個優(yōu)越的地方品種和栽培品種,它們被種植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并且在各自的地點都以本地名而熟知。
遺傳改良通過雜交育種而實現(xiàn),通常以三倍體地方品種為母本、二倍體為父本。高級的倍性操作可能導致二級三倍體雜交種,其為經(jīng)過挑選的四倍體雜交種和優(yōu)越的二倍體純種雜交而來,這二者都能產(chǎn)生n配子。如果其中一個親本產(chǎn)生2n配子,則由于在選擇的二倍體種子中的單倍性多倍化,也可能產(chǎn)生芭蕉屬三倍體雜種。已故的Dirk Vuylsteke,Norman Simmonds,Ken Shepherd,Phil Rowe和Ren Golsalves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芭蕉育種者。他們于20世紀在熱帶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進行的香蕉和大蕉遺傳改良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為改善這些小農(nóng)作物和了解芭蕉屬基因組鋪平了道路。
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研究,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物技術工具可以幫助育種者進行轉基因研究,從而滿足21世紀對香蕉和大蕉的需求。現(xiàn)有的選擇和轉基因技術可以顯著縮短育種過程,克服一些傳統(tǒng)方法無法實現(xiàn)的農(nóng)藝和環(huán)境問題。同樣,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有可能顯著提高芭蕉屬植物遺傳改良的速度和效率。
譯者序
序言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芭蕉屬經(jīng)典遺傳學與傳統(tǒng)育種
第3章 破譯香蕉品種起源的多樣性分析
第4章 芭蕉屬植物基因組研究的分子標記技術
第5章 分子連鎖圖譜:策略、資源和成果
第6章 芭蕉屬植物簡單遺傳性狀的作圖和標記
第7章 復雜性狀的分子作圖
第8章 芭蕉屬的圖位克隆
第9章 芭蕉屬植物功能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
第10章 芭蕉屬植物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
第11章 生物信息學的作用
第12章 香蕉黑葉斑病致病因子——斐濟球腔菌的基因組學
第13章 香蕉枯萎病尖孢鐮孢古巴;偷幕蚪M學
第14章 香蕉的抗病相關基因:以NBS、Pto、NPR1基因為例
第15章 芭蕉屬植物分子育種案例
第16章 結論和芭蕉屬植物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