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共和國的政治哲學含義
政體的觀念
政體的概念,是舶來品,引申自古希臘政治哲學中的politeia這個詞。根據(jù)王紹光的解讀:politeia的詞根是polis(城邦),它指的不是物理空間意義上的集中居住地,而是政治意義上的公民共同體。由polis衍生出一個名詞polites,意指同屬于這個共同體的公民;由polites衍生出一個動詞politeuo,意指像公民那樣行為;politeia則是politeuo的衍生詞,其原意是指公民權、公民身份、公民的日常生活、公民與城邦的關系、城邦的政治體制。
圍繞政體這個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概念自始至終都不在中華政治學術的主流觀念當中。第一,它只是關于城邦國家這種很小的政治實體的政治體制,而不是關于方千里者這種大國的,更無關乎四海之內的天下,因此根本沒有進入中華先秦諸子的關注視野,也就沒有進入中華政治學術的兩千年傳統(tǒng)。梁啟超在1902年的《中國專制制度進化史論》中說,政體分類之說,中國人腦識中所未尚有也。呂思勉在1929年的《中國政體制度小史》中說,政體可以分類,昔日所不知也。第二,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就帶有形而上學的性質,與中華政治學術的思維方式格格不入。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中國人心目中所有者,近則身家,遠則天下,此外便多半輕忽了。這種精神取向,難以發(fā)展出關于國家的形而上學。第三,近代之后,政體學說隨西學大潮一起進入中國,從清末到民國這段時期,中國社會圍繞著共和帝制民主立憲等概念發(fā)生了激烈的斗爭,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國政治轉型的進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一統(tǒng)國家重建的歷史運動再次回潮,政體概念在完成其歷史使命后,又逐漸退出了主流觀念。
西方傳統(tǒng)中,對于政體最早的分類,是按照統(tǒng)治者的數(shù)量,一人統(tǒng)治叫君主制,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叫寡頭制或貴族制,多數(shù)人統(tǒng)治叫民主制。
而民主制在那個時代并不具有道義上的優(yōu)勢,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視為壞政體。生活在公元前484前425年的希羅多德在其著作《歷史》一書中描述了波斯統(tǒng)治者內部的一場爭論:一位名叫美嘎比佐斯的人認為,實行民主制是以一種恣意妄為取代另一種恣意妄為,君主是有知的恣意妄為,民眾則是無知的恣意妄為。因此他提出,建議實行民主制的人其實是想加害于波斯,應該實行寡頭制,因為最好的人做出最好的決策。而大流士則認為,寡頭制傾向于制造內斗,終為君主制所代替;民主制往往惡意對待公事,直至有領袖出,制止民眾,同樣導向君主制。因此,君主制是最好的政體,應予采用。
這是西方古典文獻中關于不同政體之優(yōu)劣的最早討論,假托波斯王國中的對話,反映當時流行于希臘世界的觀念。到了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的時代,雅典民主制已日益衰落。柏拉圖出生于雅典的一個望族之家,親歷了自己的老師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權判處死刑這一悲劇事件,使他確信現(xiàn)實中的民主制已無可救藥。當我看到這些,以及其他種種,我衷心厭惡,決計與這個可恥的政權完全脫離關系。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政體逐級退化的說法,從理想政體退化到榮譽政體,再依次退化到寡頭制、民主制和僭主制。在他的理想政體設計中,城邦的公民分為三個等級哲學家統(tǒng)治者等級、士兵護衛(wèi)者等級和勞動者等級,若三個等級各盡其職,城邦便是正義的。雖然按照是否依法統(tǒng)治區(qū)別了三種好的(君主政體、貴族政體、民主政體)和三種不好的(暴君政體、寡頭政體、暴民政體)政體,但究其本質,柏拉圖仍是一位人治主義者,在他的設計中,最好的政體不在這六種政體之內,在最好的情況下應該是人而不是法律擁有全部的權威,他掌握著統(tǒng)治的藝術并充滿了智慧。我反復思之,唯有大聲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學,使哲學家獲得政權,成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跡般地成為哲學家,否則人類的災禍總是無法避免的。
亞里士多德延續(xù)了柏拉圖的思路,他在《政治學》一書中也把政體分成六種:王政(一人統(tǒng)治的好政體);君子制(少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好政體);politeia(多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好政體);民主制(多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壞政體);寡頭制(少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壞政體);僭主制(一個人統(tǒng)治的壞政體)。前三種都是正義的好政體,后三種都是不義的壞政體。在壞政體中,民主制是那個最不壞的壞政體。
如果兩千多年前就有中西交流,先秦的諸子百家,大體上會同意柏拉圖更多一些,而較少同意亞里士多德。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孟子·
盡心上》)這與柏拉圖關于大多數(shù)民眾并不擁有真正的知識,他們不過是擁有各種意見,掌握真理的永遠只可能是少數(shù)人的觀點是比較一致的。
中華傳統(tǒng)中的道的觀念,接近于古希臘的真理觀念,而德和禮的觀念,接近于古希臘的德性觀念。從道的觀念出發(fā),以德和禮作為標準,不要說多數(shù)人統(tǒng)治,就連世卿、大人、貴族的多君統(tǒng)治,都不可接受,都被認為非禮。孔子作《春秋》,定大一統(tǒng)譏世卿二義,等于從根本上排除了民主制和寡頭制在大道中的位置,所以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道是天下萬物之根本。所以,中國的君主并不是古希臘城邦的王,而是天下的天子、人間的人主,既要合天道也要合人道,一切為公;而中國的臣民,也不是古希臘城邦的奴隸和平民,而是身為天下人的人民,身為華夏人的百姓,同樣也是既要合天道也要合人道,一切為公。雖然也稱君和民,但與古希臘的君和民不能一一對應。
所以,如果不固守西方中心論,而站到中華傳統(tǒng)政治的立場上看,西方的政體學說,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就是一套只適用于城邦國家而不適用于大型國家,更不適用于天下的小理論。在一個人口幾千、最多幾萬的小城邦,寡頭制和民主制都有可能,類似的情況在中國春秋時期的小邦國里也都出現(xiàn)過。然而,一旦發(fā)展為包括了很多城邦的幅員遼闊的國家,乃至發(fā)展為包括了很多國家的六合畢、四海一的天下,這些政體就不可能再是合理的政體,就成了非道、非禮、非公的政體。
政體學說只出現(xiàn)在西方而沒有出現(xiàn)在中國,與其說是因為中國政治哲學不發(fā)達,不如說是因為歐洲政治哲學不發(fā)達。歐洲希望統(tǒng)一,但從來沒有實現(xiàn)過統(tǒng)一,歐洲希望強大但從來沒能發(fā)展為一個大一統(tǒng)國家。而中國早于歐洲1700多年建成現(xiàn)代化的大一統(tǒng)國家,兩千多年來始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制度最成熟的大一統(tǒng)國家。這個基本事實足以說明,西方其實長期以來只有各種政體,而沒有真正的國家。從一種中國中心論的角度看,全世界范圍內,只有中國才是真正的國家,唯一的大一統(tǒng)國家。
何為大一統(tǒng)?大一統(tǒng)對于一個國家價值何在?對于這個問題,自從五四運動掀起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浪潮以來就長期存在著一種否定的論調,一種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大一統(tǒng)就等于封建專制,就是中國長期黑暗和落后的根源。對于大一統(tǒng)的解釋,最多的就是引用《詩經》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以此說明大一統(tǒng)指的就是絕對皇權,一人專制。
這種認識完全是受到了西方自由主義沖擊,或者說誘導,屬于數(shù)典忘祖。正本清源,大一統(tǒng)的確切含義,實際上包含在以下幾段經典論述中,具有三個要點:
第一點與王權有關。按《春秋公羊傳· 隱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
元,指天之始;春,指地之始;王正月,指王之道與天之道、地之道三道同行。天地王一統(tǒng),即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一統(tǒng)。這是說王的合法性與合禮性。對于一個奉天道而行的國家來說,只有王一個人具有這種合法性與合禮性。這是由天道、天子、天下這個中國的三位一體所決定的,與西方狹隘的政體學說中所謂的獨裁專制,毫無關系。
第二點與民風有關。按《漢書· 王吉傳》: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九州,指全部疆土,兩者合指整個天下。同風共貫指天下各處的風俗教化一致。這是說,民同俗、人同倫,也就是一種文化上的統(tǒng)一。
第三點與封建勢力有關。按《春秋公羊傳· 隱公三年》:
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稱尹氏何?貶。曷為貶?譏世卿。世卿,非禮也。
何休注:
禮,公卿、大夫、士皆選賢而用之。卿大夫任重職大,不當世為,其秉政久,恩德廣大。小人居之,必奪君之威權。故尹氏世,立王子朝;齊崔氏世,弒其君光。君子疾其末則正其本。
譏世卿與大一統(tǒng)同為春秋大義,因為兩義相輔相成,大一統(tǒng)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譏世卿,就是貶抑豪強、杜絕世襲,不讓割據(jù)勢力坐大,不使私權力僭越。
這三點合起來,才是大一統(tǒng)的完整含義。基于這個完整含義,才有《禮記·
禮運》中的這一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
所以,中國的大一統(tǒng)屬于一種關于天下治理的大政治學說,與西方傳統(tǒng)中的政體學說,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發(fā)展出來的這種天下一統(tǒng)、天下得道、天下為公的世界觀,西方從來沒有過。恰恰相反,西方兩千多年從未走出大道既隱的據(jù)亂世,兩千多年從來就是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從未進入過大道之行的太平世。而大人世及以為禮說的就是寡頭制、貴族制的長盛不衰,城郭溝池以為固說的就是城邦制、邦國制的停滯不前。
王紹光將西方這種只在政體中打轉的思維稱作政體思維或政體決定論。他指出:
亞里士多德也罷,柏拉圖也罷,談政體分析的,他們所在的政體都是小政治共同體,規(guī)模都非常非常小,比如柏拉圖就講過,一個理想的政體是5070戶,就算一戶十口人,也就5萬多人。當時還有很多城邦都很小,相當于我們的村,大一點相當于我們的鎮(zhèn),各個村之間當然容易對比。中國夏商周的時候號稱有3000個國家,到春秋戰(zhàn)國時剩下幾十個小城邦,再往后就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因此中國思想家所處的環(huán)境跟古希臘完全不一樣。古羅馬共和國也很小,一直到古羅馬共和國快結束時才慢慢改變,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共和國都很小,這個環(huán)境容易產生政體思維。后來出現(xiàn)的民族國家疆域非常大,人口非常多,用的卻還是過時的思維方式。
而中國的思想家本身就是在大的共同體里生活,他不會從政體上、從形式上去考慮。他考慮的是:什么是治國的最高目的,這個叫做道;什么是治國的最佳方式,這個叫做術。
至于那些直到今天仍在攻擊大一統(tǒng),人云亦云地將大一統(tǒng)與獨裁專制畫等號的人,只能說是中毒太深,乃至雙目失明。看看歐洲為了建立一個統(tǒng)一市場費了多少力氣,為了推動一體化進程付出了多少努力,但直到今天,成功的希望仍然渺茫,重新解體的可能性不降反增。再看看中國的13億人口形成的統(tǒng)一大市場在中國的經濟騰飛中所起的作用,為中國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的保障,這恰恰是因為中華祖先們早早打下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大一統(tǒng)基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