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是毛姆具有自傳性質(zhì)的經(jīng)典作品,也被認為是首屈一指、流傳甚廣的重要代表作。
和《月亮和六便士》《面紗》《刀鋒》一道,奠定毛姆“故事圣手”基礎(chǔ)和文學史獨特地位。
故事以毛姆親身經(jīng)歷為藍本,描述了身有殘疾的主人公菲利普從孤兒到長大的完整過程,
親情、愛情、友情,校園、藝術(shù)、理想,在重重枷鎖中,苦尋自由而難得,最終發(fā)現(xiàn)這都是人性的本來面目。
是否能擺脫這人性的枷鎖?什么是長大,什么是成熟?答案在風中飄,帶著笑和淚。
“你為什么不再寫一部《人性的枷鎖》這樣的小說呢?”
“因為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搜集這個故事的材料花了我三十年!
原名「史蒂芬·凱利的藝術(shù)人生」,首次出版于1915年;曾被數(shù)次改編為電影和話劇。
據(jù)班坦戴爾出版公司2006年版完整譯出,參校蘭登書屋2000年版。
★ 故事圣手毛姆的首推代表作,強悍寫作功力的全面展示,字里行間透露作者真實的人生感喟;
★ 特別送上毛姆本人所寫的序言,介紹本書的前因后果。譯者寫作導言,補充介紹毛姆其人其書;
★ 全一冊,原貌呈現(xiàn),保持文本原汁原味,不人為割裂作品的經(jīng)典性(和其他譯本比較而言);
★ 根據(jù)英文經(jīng)典版本完整譯出,校以他版。由單人獨立譯完,一氣呵成,前后連貫,保證品質(zhì)如一;
★ 多達288條詳細注解,精心挑選審定,幫助更好理解文本及文化背景,注釋亦可單獨閱讀成章。
這部小說洋洋灑灑數(shù)十萬言,而我如此又要作序多加長度,說來真是慚愧。一部作品的作者怕是最不能恰當評論該作品的人。關(guān)于這點,著名的法國小說家羅杰·馬丁·杜加爾曾講過一件有關(guān)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軼事。一次,普魯斯特希望某家法國期刊刊登一篇關(guān)于其作品的文學評論,并且堅信他本人是撰寫這篇評論的最佳人選。心意既定,便沉下心來揮筆而著,隨后將此文以一位年輕的作家朋友署名,并請這位朋友拿去給期刊編輯審閱。這位青年作家按他的意思照做了,可幾天后,編輯回復了一封信!皩嵲诒,我不得不打回您的文章,”信上寫道,“若我將這么一篇潦草敷衍、辛言辣語的評論刊登出來,想必馬塞爾·普魯斯特是不會原諒我的!彪m說作者對自己的作品都異常敏感,且很難正視他人的批判,但事實上,他們也鮮少滿意自己的文字。面對耗費大把時間和心血的作品,他們的關(guān)注點總是在其無法確切表意周全的瑕疵一面。一經(jīng)細想,便更會深受煩擾,為作品的不完美扼腕嘆息,而不能因可圈可點之處沾沾自喜。他們追求十全十美,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心里清醒而苦澀:這個目標并未達到。
四處碰壁后,我干脆將這份書稿束之高閣。后來又寫了其他小說,陸陸續(xù)續(xù)都成書出版了,除此之外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劇本。一來二去,我以劇作家的身份顯揚聲名,立志要投身戲劇創(chuàng)作。但體內(nèi)總似憋著那么一股勁兒,做什么決定都不免被動搖。那段日子過得自在逍遙、樂不思蜀、忙忙碌碌,腦子里滿是劇本創(chuàng)作的靈感,然而不知是因為事業(yè)的順風順水沒能徹底地滿足我,還是因為某種來自成功的自然反應,我在戲劇創(chuàng)作大獲成功后,竟又開始執(zhí)念于過往生活的點滴回憶。那些碎片不由分說,四面八方向我飛來,不管是睡著、醒著,還是有時在道上走,在戲劇排練時,或者外出聚會。回憶變成了負擔,擺脫重擔的唯一方式就是將這一點一滴全部傾瀉在紙上。劇本的寫作局促而緊張,這些年來,已經(jīng)習慣如此節(jié)奏的我,正迫不及待地追求小說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自在舒暢。我腦海里構(gòu)思的故事定要占據(jù)一些篇幅,而我又渴求不受打擾,所以便干脆推掉了劇院經(jīng)理迫切的合作要求,暫時與舞臺告別。那年,我三十七歲。
我決意將寫作視為職業(yè)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專于學習寫作計略,埋頭苦練,試圖鮮明自己的文字風格。但自從開始劇本創(chuàng)作后,這些功夫就暫時擱置了,再拾起來,竟是另有目標。過去為追求華麗的辭藻修飾、周密的行文結(jié)構(gòu),我沒少浪費精力,最后不過竹籃打水;時至今日,我已然放棄了這些花哨東西,只求著力達到平實和簡潔的境地。想說的太多,可用的篇章又有所限制,故只能保留那些言簡意賅的表意詞句,哪還有再雕文織采的余地。創(chuàng)作劇本的經(jīng)驗讓我深知文筆簡明的重要性。兩年的時間里,我筆耕不輟,最終成文后卻一時不知道該起個什么名字好。后來看到圣經(jīng)中以賽亞的一句話,“美自灰燼生”,覺得大為貼合。無奈這個名字已經(jīng)提前一步被當時的一本書使用了,便只好再次尋找。終于,在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中,我為這本小說找到了名字——“人性的枷鎖”。再一次的,我覺得幸運,沒有選用第一次挑中的名字。
《人性的枷鎖》不是一本“自傳”,作為小說卻有著自傳的性質(zhì),F(xiàn)實與虛構(gòu)融匯膠合,縱使所有情感都自我而生,但書中的諸多情節(jié)并非是我生活的重現(xiàn),主人公的經(jīng)歷也不全是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有好些靈感取材于我身邊的摯友親人。這本書,如所期待地那般安撫了我的心靈。待它與世人見面時(彼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舉世上下,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很難為一部小說主人公的生活歷程而掛肚牽腸),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從長久以來的苦痛和折磨中掙扎出來。這本書得到了相當不錯的反響。西奧多·德萊賽為《新共和》雜志撰寫了長篇評論,文中妙語連珠、情感真摯,在其過往作品中首屈一指。盡管如此,這部書依然極有可能步入大多數(shù)小說的后塵,曇花一現(xiàn),再銷聲匿跡。不過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幾年后,它又重新吸引了眾多美國知名作家的注意,在各類書籍里,它的名字也屢見不鮮,直至其逐漸重回大眾視野!度诵缘募湘i》煥新的第二春,功勞都要記在這幾位作家賬上;而我也必須因為其逐年愈累的成就再次感謝這些人。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國小說家、劇作家,畢業(yè)于倫敦圣托馬斯醫(yī)學院,后棄醫(yī)從文。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榮譽侍從”稱號。
譯者
張樂,青年譯者,山東濟南人。就讀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導讀(毛姆是個太有趣的人)
自序(要作序多加長度,說來真是慚愧)
正文(黎明破曉,天色卻依然陰沉昏暗)
注釋(序號001-序號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