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之目》自1996年第一版問世,便成為經典的建筑理論著作。對每一位初次習讀尤哈尼·帕拉斯瑪經典文章的學生來說,《肌膚之目》是一種啟示,它極具說服力地為建筑文化提供全然嶄新的見解。《肌膚之目:建筑與感官(原著第三版)》新加入了建筑作家和教育家彼得·邁克凱恩斯(Peter MacKeith)的文章,以便讀者更深入理解帕拉斯瑪思想的來龍去脈。這些文字將帕拉斯瑪的個人傳記與建筑思考的概要相結合,后者包括其起源,與北歐及歐洲古今思想的關系。這篇文章關注的重點是帕拉斯瑪從根本上對待建筑人性、深刻、敏感的態(tài)度,并使讀者更加了解他。這些配圖來自帕拉斯瑪的草圖和他自己的攝影。
當我身處多雨的紐約,坐下來寫這些話語,我想起赫爾辛基早冬白色的新雪和湖面上的薄冰,回憶起芬蘭寒冬中的往事:那兒,人們每年都會在北方厚厚的冰面上開辟臨時捷徑。幾個月后,冰層漸漸融化,仍有人斗膽在冰面上駕車而猝然落水。我?guī)缀跄芟胂竽亲詈笠黄,白色的破冰之間失事的汽車在下沉,黑色的湖水慢慢灌了進來……芬蘭的美真是一種悲意而神秘的美。
我與尤哈尼·帕拉斯瑪分享關于建筑現象學的思考是在1991年8月間,當時我初訪芬蘭,出席在于韋斯屈萊(譯者注:芬蘭小城,阿爾瓦·阿爾托的故鄉(xiāng))舉辦的第五屆阿爾瓦-阿爾托研討會。
1992年10月我們再次在赫爾辛基相遇,當時我正在那里參與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競賽工作。我還記得我們談到了梅洛·龐蒂的著作,其內容可以被用來解釋或指導建筑中體現的空間序列、質感、材料和光影。我還能回憶起這次對話發(fā)生在一次午餐中,在一艘?吭诤諣栃粱鄣木薮竽敬募装逑,當木船在港口部分凍結的冰塊間輕微地來回搖擺時,團團熱氣從我們的菜湯上方旋轉騰空。
我體驗過尤哈尼·帕拉斯瑪的建筑,從他在羅瓦涅米(譯者注:芬蘭拉普蘭省省會)精彩的博物館加建到芬蘭西南部土庫群島一個引人矚目的石頭小島上的木制夏季別墅。在這些地方,空間帶給人的感覺、聲音和氣味與它的外觀一樣重要。帕拉斯瑪不只是一位理論家,他更是一名有著現象學洞察力的睿智建筑師,他把難以解析的感官建筑付諸實踐,而建筑的現象特性又有助于其作品的建筑哲學具體化。
1993年,在中村敏男(Toshio Nakamura)的邀請下,我們與阿爾伯托·佩雷斯·戈麥斯(Alberto Perez Gomez)一起合作出版了《感知的問題:建筑現象學》一書。幾年之后,出版商A+U雜志社再版了這本小冊子,因為其中的討論對其他很多建筑師也很重要。尤哈尼·帕拉斯瑪的《肌膚之目》,正是植根于《感知的問題:建筑現象學》這本書,它更加緊湊、清楚地討論了最關鍵的現象學維度里,人的身體在建筑中的體驗。自從丹麥建筑師SE.拉斯姆森1959年出版《體驗建筑》以來,還沒有一本如此簡潔明了的文稿,能在21世紀建筑發(fā)展的關鍵時刻,既有益于學生,又有助于建筑師。
梅洛·龐蒂生前最后一部未竟之作《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包含這樣令人驚嘆的一章:“交錯與交織”(這實際上成為我在1992年為赫爾辛基當代藝術博物館競賽命名的出處-Chiasm被置換成了Kiasma,因為芬蘭語里沒有字母C)。在一章論述“事物的范圍”的文稿中,梅洛一龐蒂寫道:“它莫不過天上地下,只是大量事物聚集在一起的場所而已,或者說是一個類別名稱,或者說是一種概念的邏輯可能,或者說是一種‘意識潛能’的系統(tǒng):它是一種新的存在,一種多孔的、豐富的或普遍的存在……”
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l Pallasmaa)是芬蘭*杰出的建筑師和建筑思想家之一。他曾經的頭銜包括:赫爾辛基工業(yè)藝術學院院長;赫爾辛基芬蘭建筑博物館館長;赫爾辛基工業(yè)大學建筑系教授兼主任。他同時在全球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帕拉斯瑪曾寫作和編輯三十余部著作,其中包括《肌膚之目:建筑與感官》(Academy,1995 and John Wiley & Sons,2005),《思考之手:建筑存在與具身的智慧》(John Wilev&Sons,2009)以及《具象化的圖像:建筑的想象和意象》(John Wiley & Sons,2011)。
序言 薄冰斯蒂文·霍爾
觸摸世界 第三版導言
第一部分 視覺與知識
視覺中心主義批判
自戀與虛無的眼睛
口頭和視覺空間
視網膜建筑與塑性的遺失
視覺圖像的建筑
物質與時間
抵制阿爾伯蒂之窗
新視覺與感官的平衡
第二部分 以身體為中心
多重感覺的體驗
陰影的重要性
音響的親密感
靜默、時間和孤獨
氣味的空間
觸摸的形狀
石頭的味道
肌肉和骨骼的圖像
行為的圖像
身體的確認
身體的模仿
記憶和想象的空間
一座感官建筑
建筑的任務
一個門把手,一次握手
關于尤哈尼·帕拉斯瑪及其作品的介紹 彼得·邁克凱恩斯
譯后記
注釋
索引
圖片出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