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信任的形成過程》以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為例,討論了制度信任的形成過程,將信任研究的信任文化、關系嵌入、理性分析、信任經驗四個視角聯(lián)系起來。具體而言,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有具體的信任文化,社會成員的心理嵌入其中成為信任經驗,社會成員結合經驗與制度理性分析制度信任的成本一收益,最后得出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判斷,并付諸行動。
本書是我的學生房莉杰,在其寫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完成的,她本想在以前的日子里就出版一本專著。大概是因為博士畢業(yè)之后工作太忙,直到最近她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修,才將梳理完的稿子發(fā)給我,并讓我在十天之內幫忙寫個序言。碰巧我最近也忙于雜務,因此序言要么等到深思熟慮后再寫,但這樣會延后本書的出版時間,要么就簡單寫幾句話,談點體會,我選擇了后者。
房莉杰之所以找我寫序,我想首先是因為我曾經是她的老師,我們彼此很熟悉,她相信我會給她寫。簡而言之,她找我寫序,是“信任”我。這種“信任”是基于私人關系的信任,其中交往經驗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大概是我所積累的“守信概率”比較高吧。其次,從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看,即使我不寫,她的損失也不會很大,所以不妨試著找我看看。這兩個方面是影響“信任”的因素,房莉杰在本書中都做了分析。
按照房莉杰本人的說法,本書以新農合的制度信任為例,探索在中國當前情況下,制度信任的形成機制。她很自謙地說:“在本項研究中并沒有理論突破,而是嘗試從多種理論視角對制度信任進行解釋,最終從‘過程’的角度將這些理論解釋連接起來。”其實,做過學問的人都知道,即使是“連接”工作,做好也很不容易。房莉杰通過“制度信任的過程”確實將信任研究的信任文化、關系嵌入、理性分析、信任經驗四個主要視角連接起來了,而且有模有樣。我相信本書會對學術界有一定的貢獻,會給做相關研究的研究者一定的啟發(fā),并且給促進制度信任、加強制度建設的種種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毫無疑問,制度建設是當今中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現(xiàn)代取向的、設計科學合理而又得以切實執(zhí)行的制度體系,不僅是社會運行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人民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然而比較吊詭的是,如今時代的制度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處境。利益集團的分化、價值觀念的多元、社會變遷的迅速以及不確定性風險的廣泛存在,這種種因素不只是加劇了制度設計的復雜性,也使得人們對于制度執(zhí)行的可靠性心存懷疑。我們一方面呼吁制度建設,另一方面又在批判制度、違反制度,從而不停地推動制度變遷。從制度信任的角度看,或許可以說今天中國社會的制度信任不足,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制度信任危機,這產生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其中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全球共性,有相當大的深入探討的空間。
根據(jù)個人的經驗,我傾向于認為:基于共識的制度、重復實踐的制度、制度選擇的空間以及行動者預期的穩(wěn)定性,都是影響制度信任的一些重要因素,進一步說,如果一項制度是外來的、強制的,比起內生的契約性制度,其獲得的信任程度應該會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概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定勢;一項制度不能產出預期的實踐或者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的產出不同,比起具有穩(wěn)定重復的實踐產出的制度,其獲得的信任程度應該會低,這就是所謂的“聽其言、觀其行”;行動者面臨更多的制度選擇時,比起只有一種制度選擇,其對制度的信任程度應該會低,這種情況下行動者常常只能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不得已而為之;行動者的心理和行動預期越穩(wěn)定,或許其對制度的信任程度會越高,但行動者變化的心理和不斷增長的行動期望總是挑戰(zhàn)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制度安排。當然,這里也存在反向的作用。如今時代的一個悲劇或許就在于不穩(wěn)定的行動者與不穩(wěn)定的制度之間存在惡性的循環(huán)刺激,以至于出現(xiàn)種種失范以及失范情境下種種病態(tài)的人。
就“信任”研究領域而言,我是一個外行人,但是我對內行人的研究成果很感興趣,也充滿期待。房莉杰是我招收的第一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她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也確實敏學好問,具有不錯的學術潛質,如今她已在社會政策研究領域嶄露頭角;谝酝慕涷,我相信她會更加熟練地工作,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更加優(yōu)質的成果,從而為社會政策研究做出更多貢獻,如果她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話。
希望她一切如意。是為序。
洪大用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2014年6月3日
房莉杰,女,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政策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學會社會政策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
第一章 研究背景:合作醫(yī)療與制度信任/1
第一節(jié) 制度信任與中國現(xiàn)狀/1
第二節(jié) 以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為例理解制度信任/4
第二章 研究框架:如何理解制度信任/20
第一節(jié) 文獻綜述與分析框架/20
第二節(jié)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39
第三章 調查地區(qū)新農合實施的基本情況/48
第一節(jié) 調查地區(qū)和調查對象的背景情況/48
第二節(jié) 調查地區(qū)新農合的制度設計/53
第三節(jié) 調查地區(qū)新農合的實施過程/72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79
第四章 調查地區(qū)新農合制度信任的整體情況/82
第一節(jié) 新農合制度信任的態(tài)度與行為/82
第二節(jié) 對制度規(guī)范的了解與評價/86
第三節(jié) 對制度執(zhí)行者的信任情況/92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98
第五章 如何理解和評價制度/100
第一節(jié) z村的情況/100
第二節(jié) y村的情況/107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116
第六章 如何理解和評價制度執(zhí)行者/119
第一節(jié) z村的情況/119
第二節(jié) y村的情況/128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135
第七章 制度環(huán)境的解釋/138
第一節(jié) 稅費改革前后的中國農村環(huán)境/138
第二節(jié) z村的情況/143
第三節(jié) y村的情況/149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158
第八章 結論:新農合制度信任的形成過程/160
參考文獻/167
后 記/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