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探討文學實踐的歷史背景與現(xiàn)實動因,厘清文學發(fā)展脈絡與趨勢,在篇幅和結構設置上都緊密貼合教學實際。本次修訂擬體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最近成果,并在體例設置上進行適當調整,突出老師教學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特點,更符合現(xiàn)代文學史教學發(fā)展趨勢。
緒論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進程及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的三個10年
第二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關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術史建構的幾點思考
第四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 從晚清到五四: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
第一節(jié) 晚清啟蒙運動與文學的變革
第二節(jié) 報刊與新小說的繁榮
第三節(jié) 晚清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第四節(jié) 《新青年》與五四文學革命
第五節(jié) 外國文藝思潮的引進
第二章 五四初期的理論探討與創(chuàng)作實踐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文學觀念的確立
第二節(jié) 白話新詩的最初嘗試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小說的全面創(chuàng)新
第四節(jié) 新式散文的應運而生
第五節(jié) 話劇品種的逐步引入
第六節(jié) 新文學社團的蜂起
第三章 魯迅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思想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吶喊》與《彷徨》
一、權勢者的形象
二、衛(wèi)道士的形象
三、社會群體的形象
四、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形象
五、覺醒者的形象
第三節(jié) 《阿Q正傳》
第四節(jié) 《野草》與《朝花夕拾》
一、自我主觀感情情緒的象征性表現(xiàn)
一、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象征性肯定
三、對各種庸俗傾向的憤懣揭露和無情鞭撻
四、對反動統(tǒng)治者的揭露和控訴
五、對青年中某些思想傾向的批評和諷刺
第五節(jié) 《故事新編》
第六節(jié) 雜文創(chuàng)作
一、形成期
二、發(fā)展期
三、成熟期
第四章 郭沫若
第一節(jié) 生平及創(chuàng)作道路
第二節(jié) 《女神》:新詩是可以這樣寫的
第三節(jié) 《屈原》:對歷史的再創(chuàng)造
第五章 茅盾
第一節(jié) 生平及創(chuàng)作道路
第二節(jié) 《子夜》:現(xiàn)代長篇小說成熟的標志
第三節(jié) 《腐蝕》:茅盾小說風格的深化
第四節(jié) 茅盾短篇小說及散文等創(chuàng)作
第六章 文學研究會及創(chuàng)造社
第七章 “新月”與“語絲”等社團流派的創(chuàng)作
第八章 革命文學的倡導與左翼文學的創(chuàng)作
第九章 巴金
第十章 老舍
第十一章 沈從文與“京派”
第十二章 新感覺派及其他小說作家的創(chuàng)作
第十三章 曹禺與現(xiàn)代話劇地位的確立
第十四章 詩歌與散文的新發(fā)展
第十五章 全面抗戰(zhàn)以后的文藝運動
第十六章 艾青及現(xiàn)代新詩的又一次高潮
第十七章 解放區(qū)的創(chuàng)作
第十八章 淪陷區(qū)與國統(tǒng)區(qū)的創(chuàng)作
結語 從現(xiàn)代到當代:30年文學的承載與余響
附錄
第3版修訂后記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3版)》:
第二節(jié) 白話新詩的最初嘗試
新文學的創(chuàng)作實踐最初是在詩歌領域里進行的。在晚清的文學改良運動中,梁啟超、譚嗣同、夏曾佑等人就提出了詩歌變革的主張。從這個層面來看,可以把五四時期胡適等倡導的白話詩運動看作是梁啟超等人未競事業(yè)的繼續(xù)。
梁啟超在《夏威夷游記》和《飲冰室詩話》中,提出了“詩界革命”的主張。他對“詩界革命”的基本要求就是“镕鑄新理想以入舊風格”,或者說以“舊風格含新意境”。從他的具體例證中,不難看出他的“新理想”指的就是新的思想境界。在形式上,他仍然強調“舊風格”,沒有超越舊體詩。黃遵憲在其《雜感》-詩中提出“我手寫吾口”,其詩作歌詠新學、新事物、新理想,努力反映新的時代,擴大了詩歌的審美范圍,但也只是在舊體詩格局內進行的變革。
五四文學革命初期白話詩的創(chuàng)作有著明確的理論自覺。胡適在他發(fā)表于1919年10月的著名文章《談新詩》中指出:“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枷鎖鐐銬。”形式的變革是晚清“詩界革命”的盲點,是五四文學革命的突破點。胡適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是“詩體的大解放”。他在《<嘗試集>自序》中說:“詩體的大解放,就是把從前一切束縛自由的枷鎖鐐銬,一切打破;有什么話,說什么話;該怎么說,就怎么說。這樣方才可以表現(xiàn)白話文學的可能性!彼衷凇墩勑略姟分懈唧w地解釋“詩體的大解放”:“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詩體,并且推翻詞調曲譜的種種束縛;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什么題目,做什么詩;詩該怎么做,就怎樣做!彼职选霸婓w的大解放”表述為“做詩如做文”,1915年他在一首詩中寫道:“詩國革命何自始?要須做詩如做文。”他所謂的“詩體的大解放”大致包括了下面幾層意思:打破格律的束縛,提倡自然的音節(jié);用白話寫詩,并且用白話的語法代替文言的語法;實現(xiàn)格式和體裁的自由。
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是這樣敘述新詩的開始的:“最初自誓要作白話詩的是胡適,在1916年,當時還不成什么體裁。第一首散文詩而具備新詩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在1917年。繼而周作人隨劉復散文詩之后而作《小河》,新詩乃正式成立。最初登載新詩的雜志是《新青年》,《新潮》《每周評論》繼之。及到五四運動以后,新詩便風行于內外的報章雜志了。”胡適早在1916年就開始試作白話詩。1917年,胡適的《白話詩八首》發(fā)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號。這些詩是中國新詩最初的嘗試,雖然沒有完全脫去文言的痕跡,還受到格律的束縛,但它們都不用典、不對仗、不拘平仄,語句大都通俗明白。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號上發(fā)表了第一批九首新詩,其中有胡適的《鴿子》與《人力車夫》、沈尹默的《月夜》、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等。這些詩在形式上擺脫了舊體詩詞格律的束縛,實現(xiàn)了詩體的大解放。
1920年3月,胡適的《嘗試集》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這是新詩的第一本詩集。1922年作者于《<嘗試集>四版自序》中說:“我現(xiàn)在回頭看我這5年來的詩,很像一個纏過腳后來放大了的婦女回頭看她一年一年的放腳鞋樣,雖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樣上總還帶著纏腳時代的血腥氣!贝_實,從《嘗試集》中,人們可以看到新詩從舊詩中蛻變出來的印跡。第一編、第二編譯詩《關不住了》以前的詩作大都是從舊詩詞曲中脫胎而來,以白話入詩,帶有半文半白的色彩。胡適自稱《關不住了》是他的“‘新詩’成立的紀元”。他從美國的意象詩得到啟發(fā),認識到新詩創(chuàng)作必須充分地采用白話的字、白話的文法和白話的自然音節(jié)。第二編《關不住了》以后的詩作和第三編的詩作獲得了較大的解放!秶L試集》的語言雖然個別詩篇有文言的色彩,但大都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白話語言,明白易曉,接近口語!秶L試集》中有《嘗試篇》,他在《自序》中也曾引用,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其中有云:“‘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嘗試集》的歷史功績正在于它的首開風氣的大膽“嘗試”。
沈尹默(1883-1971)、劉半農(1891-1934)、俞平伯(1900-1990)、康白情(1896-1958)和傅斯年(1896-1950)等早期白話詩人同胡適一樣,他們的“新詩”也是從舊詩詞里脫胎出來的。沈尹默的《三弦》《月夜》是早期白話詩的名作。俞平伯的《冬夜》和康白情的《草兒》兩本詩集也在白話詩的初期創(chuàng)作中產生了重要影響。魯迅(作有《夢》《愛之神》《他們的花園》《人與時》等)、周作人在早期白話詩的實驗中則敢于打破舊詩詞格律的束縛,為新詩探索了一種更自由的表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