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三位一體的帝王
第一章 彬彬儒生扯旗造反
第一節(jié)“九世皇孫”的早年經歷 007
一、出生神話及少年時代 007
二、太學的學習與生活 010
三、深藏內心的抱負 013
第二節(jié) 新莽代漢與反莽斗爭 017
一、王莽其人其事 017
二、失敗的托古改制 023
三、綠林、赤眉起義軍 028
四、讖文令他終下決心結約反莽 032
第二章 從舂陵起兵到昆陽大戰(zhàn) 039
第一節(jié) 起兵初始的勝利、失敗與再勝利 039
一、實現同農民義軍的聯合 039
二、兩次勝利與一次慘敗 043
三、深結下江兵,大捷沘水濱 046
第二節(jié) 以弱勝強的昆陽之戰(zhàn) 052
一、大戰(zhàn)前的形勢 052
二、大戰(zhàn)序幕——十三騎突圍求救 056
三、內外合勢大破莽軍 060
第三章 踏上獨立發(fā)展的新征程
第一節(jié) 奉命北渡鎮(zhèn)慰州郡 064
一、謝罪韜晦,渡過難關 064
二、“復見漢官威儀” 067
三、爭取任命,沖出牢籠 071
第二節(jié) 平滅王郎政權 073
一、接納賢才,義拒劉林 073
二、突然冒出的真命天子 076
三、傳檄討王,政治聯姻 081
四、規(guī)復邯鄲城,追斬死王郎 085
第三節(jié) 拒絕徵命貳于更始 090
一、蕭王之封及銅馬帝之稱 090
二、削平各路武力,實現河北割據 094
第四章 登帝位與定國都
第一節(jié) 終于圓了皇帝夢 098
一、西進關中北擊尤來 098
二、群臣勸進,鄗南踐位 102
第二節(jié) 確定洛陽為國都 109
一、赤眉軍攻占長安 109
二、洛陽守將朱鮪歸降 113
三、置百官、封功臣與火德尚赤 116
第五章 初步平定天下
第一節(jié) 收降赤眉義軍 123
一、西進軍的活動及以馮代鄧的決定 123
二、赤眉投降被贊“猶有三善” 130
三、馮異治關中,號為咸陽王 135
第二節(jié) 悉平山東群雄 139
一、進剿南部各武力集團 139
二、征戰(zhàn)東線諸割據勢力(上) 150
三、征戰(zhàn)東線諸割據勢力(下) 156
四、討伐北方叛逆的戰(zhàn)爭 165
第六章 最終實現大一統(tǒng)
第一節(jié) 平定隴右隗囂政權 174
一、以周文王自居的隗囂其人 174
二、不甘臣服決心反劉 179
三、爭戰(zhàn)隴右,隗囂拒降 189
四、戰(zhàn)事曲折,隗氏終亡 198
第二節(jié) 巴蜀大地歸漢 205
一、公孫述自稱成家天子 205
二、西帝、東帝之爭 208
三、公孫帝國覆滅 214
四、統(tǒng)一余音:盧芳降漢及其反復 224
第七章 以柔道治天下
第一節(jié) 墮武事守文德 226
一、由“厭武”而“偃武” 226
二、禮賢敬賢:柔道治國的一個重要方面 229
三、興學講經,儒君儒臣 235
四、躬行儉約,以化臣下 242
第八章 強化中央集權統(tǒng)治
第一節(jié) 皇帝總攬權綱 262
一、制御功臣,不任吏職 262
二、進用文吏,事歸臺閣 268
三、加強控制,罷郡國兵 274
四、抑制權貴與外戚 277
第二節(jié) 經濟領域強化統(tǒng)治的舉措——度田 281
一、度田由起與帝城帝鄉(xiāng)現象 281
二、如何評估度田事件 283
第九章 經略周邊協(xié)和萬邦
第一節(jié) 錯綜復雜的北方邊事 288
一、以內附為主的漢與匈奴關系 288
二、對西域的“自在”政策 293
三、與烏桓、鮮卑錯綜而基本友善的關系 296
第二節(jié) 東方夷人與西方羌人 300
一、東夷各國“萬里朝獻” 300
二、漢羌關系:有戰(zhàn)有和,以和為主 302
第三節(jié) 平撫南邊各族 306
一、文武并用,略定南蠻 306
二、悉平西南諸夷 310
第十章 相對平穩(wěn)的晚際歲月
第一節(jié) 光武朝第一冤案——馬援事件 314
一、偏聽則暗,威施死人 314
二、冤案真相,殘酷現實 316
第二節(jié) “宣布圖讖于天下” 320
一、遵依讖文,泰山封禪 320
二、外貶桓譚,不用鄭、尹 324
第三節(jié) 一代英主駕崩南宮 330
一、自謙無德,明智之舉 330
二、夙愿實現,死可瞑目 332
三、摒棄偏見,蓋棺再論 335
終章 兩漢接替與儒生皇帝 339
劉秀生平大事編年 346
后記 350
序章三位一體的帝王
人類的歷史當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的活動總和而成。這一個個具體的人,我們通常喜歡用一個詞“人民”來加以概括,于是乎便有了所謂“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說法。不過細究起來,“人民”的概念實在太大、太寬泛。實際上,“人民”中的不同層次的人物對于創(chuàng)造歷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而論,“人民”中那些處于領導地位的人物對歷史發(fā)展所起的作用相對要更直接、更明顯,也更大一些——這幾乎是不需做任何說明,人人都通曉的道理。唯其如此,歷史研究對領導人物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始終給予高度重視。具體到中國古代,這類領導人物中最大、最高者自然莫過于那些帝王。
中國古代帝王,如果從秦始皇確定的“皇帝”算起,直到民國時稱帝的袁世凱,有數百名之多(網上常見的統(tǒng)計數是408位);如果再加上夏、商、周三代的那些大小國君,則數目更可觀(網上統(tǒng)計為829位)。當然,在如此龐大的帝王隊伍中,也并非個個都對歷史發(fā)展有所貢獻,而真正做出貢獻的只占極少數。本書的主人公漢光武帝劉秀,則屬于這少數有貢獻的帝王之一。
劉秀,字文叔,東漢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在中國歷代帝王中,他雖比不上秦皇、漢武那么顯赫耀眼,但也絕非等閑之輩。在他頭上,至少可以戴三頂桂冠:第一頂叫作“中興之君”,第二頂叫作“定鼎帝王”,第三頂叫作“太學生皇帝”,即出身太學生的皇帝。而像這樣集“中興”“定鼎”“太學生”三位一體或曰三合一的帝王,光武帝劉秀當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
“中興”意謂由衰落而重新興盛,多用以指國家!对姟ご笱拧A民·序》:“《烝民》,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笨诐}達《疏》引《正義》曰:“《烝民》詩者,尹吉甫所作,以美宣王也。以宣王能親任賢德,用能使人,賢能在官,職事修理。周室既衰,中道復興,故美之也!睋丝芍,“中興”即“中道復興”的意思,這里是用來贊美周宣王的。
周宣王姬靜是西周的第十一代國君。其父厲王姬胡是一位貪婪暴戾的君主,他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統(tǒng)治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等人,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不讓平民采樵漁獵;同時還興師動眾,征伐淮夷和荊楚,給民眾帶來沉重的負擔。他的暴政,激起廣大國人的憤慨,“國人謗王”。他又靠巫術“監(jiān)謗”,用高壓手段制止民眾的議論,使人敢怒而不敢言,“道路以目”。殊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于“暴動”。厲王本人被迫逃奔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太子靜躲于召公家,由召公用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給憤怒的國人殺死,才算保住性命。當時宗周一片混亂,遂由召公、周公臨時主政,收拾殘局,號稱“共和行政”(另說由國人共推諸侯共伯和執(zhí)政)。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厲王死于彘,太子即位,是為宣王。盡管這時周的統(tǒng)治力量已經大大削弱,但宣王在北伐和南征中均取得了一些勝利,于是被后來史家譽為“宣王中興”。宣王在位近50年,此間社會較之厲王時期要好得多。一個朝代能有將近半個世紀的相對平穩(wěn),稱之為“中興”。當然,也不全然都是溢美之詞,因為西周實際上并沒有由此真正轉衰為興,而在宣王之子幽王時期便徹底滅亡了。
歷史上繼周宣王以后的中興之君,是西漢的昭、宣二帝。原來西漢帝國在武帝時雖達鼎盛,但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外事四夷,內侈宮室,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得天下虛耗,百姓流離,出現了空前的危機。武帝晚際,也的確認識到自己的過失,開始禁苛暴、止擅賦,與民休息,養(yǎng)民富民,可惜時間太短,未能真正見效。繼立的昭帝劉弗陵,為武帝少子,在霍光大臣等的輔佐下,繼續(xù)執(zhí)行武帝晚年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取得“百姓充實”的積極成效。其后的宣帝劉詢,自幼生長民間,“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他進一步推行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評理刑獄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使社會繼續(xù)平穩(wěn)前進。經過昭、宣兩代的努力,一度風雨飄搖的西漢王朝又興盛起來,史稱“昭宣中興”。從時間上來看,西漢昭、宣二帝在位近40年,短于周宣王10年左右,但其后西漢又經過元、成、哀、平四代50余年方亡,又比周宣王只傳一代11年就亡國,長了許多。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西漢的這次中興,似乎要比西周的宣王中興更名副其實一點。
西漢昭、宣之后的中興之君,就是本書要寫的主人公漢光武帝劉秀。劉秀本是漢室皇族后裔,在新莽末年的社會大動亂中,他先躋身于農民起義軍中,后來獨立發(fā)展,取得了天下。舊史家一般認為,王莽篡漢,漢的統(tǒng)序已經衰亡;劉秀起事后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所建立的新王朝也以“漢”來命名,加之他本人的皇族身份,這樣,使?jié)h的統(tǒng)序似乎又延續(xù)下來,故而被稱為“光武中興”。南宋陳亮甚至認為:“自古中興之盛,無出于光武矣!边@里,如果拋開其他不論,單就根據上述史實的表象而言,有關光武中興之說,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正是從這種意義上,我們稱光武帝劉秀為“中興之君”。
當然,劉秀這位中興之君與前述的周宣王,西漢昭、宣二帝等中興之君,又有很大的不同。不論周宣王也好,抑或西漢的昭帝、宣帝也好,他們的中興,都是在原有王朝框架內的復興。而劉秀的中興,卻是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王朝,只不過這個新王朝仍然沿用“漢”的稱謂罷了。從這種視角來看,漢光武帝劉秀不僅是位“中興之君”,而且還是位“定鼎帝王”。
“定鼎”一詞,《辭源》(修訂本)解釋道:“傳說夏禹鑄九鼎以象九州,歷商周,都作為傳國重器,置于國都,后因稱定都或建立王朝為定鼎!苯又屛囊蹲髠鳌沸辍俺赏醵ǘτ卩P鄏”,以及《文選》南朝宋顏延年(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高祖(指劉裕)以圣武定鼎,規(guī)同造物;皇上以睿文承歷,景屬宸居”兩例,具體說明了其用法。我們講劉秀是定鼎帝王,即說他是開國之君的意思。盡管劉秀自稱他所建立的新王朝為“漢”,而他本人身上也確實有著西漢劉姓皇族的血統(tǒng),但事實上,劉秀的“漢”和劉邦的“漢”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這里不僅僅是建都地點的不同,而且還有著更深刻的社會內涵的不同。對此,我們將在本書以后的章節(jié)里展開論述,在此就不加贅述了。
中國歷史上的定鼎帝王,一般說來都是頗有作為、對歷史發(fā)展有所貢獻的人物。遠的我們姑且不說,就以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而論,史家雖然頗譏其“好酒及色”,是一個無賴之徒,但對他的政治膽略、政治智慧與政治成就,卻不能不大為贊賞!妒酚洝じ咦姹炯o》載:“高祖常徭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當時劉邦不過
是秦朝基層的一個小小的亭長,見到至高至尊的皇帝,竟然敢想“當如此也”,可謂膽大包天。這充分表現了他非凡的志向和大無畏的勇氣。正是基于這種積極的進取精神,所以早在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之前,他便以逃亡的形式開始了反秦活動。當陳、吳起事后,他立即響應,在家鄉(xiāng)拉起一支隊伍,投身到反抗暴秦的斗爭之中。及陳、吳失敗,他和項羽領導的武裝力量,成為繼續(xù)反秦的主力,并最終推翻秦王朝的統(tǒng)治。后來,他又滅掉項羽,統(tǒng)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西漢王朝。在此過程中,他所表現出的卓越的政治才干,以及不怕困難、不怕失敗、不屈不撓的品質,都是很值得稱道的。特別是他的用人藝術,更堪稱一代絕唱。西漢立國之初,曾有過一場關于劉、項得失天下的原因的討論。經過是這樣的:一次,劉邦在雒陽南宮設宴,款待群臣。當酒酣耳熱之際,他興沖沖地問大家:“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回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眲盥犃T連連搖頭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不如子房(即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眲畹倪@番總結可謂肺腑之言,充分表現了他高超的駕馭人才的能力。唯此才使他在秦漢之際風云變幻的政治舞臺上大顯身手,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作為定鼎帝王的劉秀,比起他的先祖來,也并不遜色。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他以寡擊眾,舉弱震強,進退有節(jié),延攬英雄,務悅民心,極富戰(zhàn)略眼光,善于統(tǒng)領全局,最終平滅群雄,大業(yè)以濟;在治天下的過程中,他以柔道理國,偃武修文,尊師重道,尤其是在對功臣的處理方面,較之先輩更加技高一籌!逗鬂h書·光武帝紀》最后有這樣一段記載,頗能反應劉秀的某些個性和政治思想。
初,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后,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侍訃L問攻戰(zhàn)之事,帝曰:“昔衛(wèi)靈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侍右姷矍趧诓坏,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yǎng)性之福,愿頤愛精神,優(yōu)游自寧!钡墼唬骸拔易詷反,不為疲也!彪m身濟大業(yè),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牛馬,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其大意是說,劉秀長期征戰(zhàn),厭惡武事,而且深知天下民眾飽受戰(zhàn)害,疲耗殆盡,人心思定,希望安息修養(yǎng)。自平定隴、蜀以后,除非遇到緊急情況,從不再論軍旅戰(zhàn)事;侍釉蛩埥坦(zhàn)之事,他竟回答說:“過去衛(wèi)靈公向孔子詢問戰(zhàn)陣,孔子不作回答,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泵刻焖炝良瓷铣硎,直到太陽落西方才罷朝。又常常帶領公卿大臣們講論儒經的義理,夜里很晚才肯睡覺;侍右娝绱饲趧谛量啵愠藱C進諫,勸他頤愛精神,優(yōu)游自寧,以享黃、老養(yǎng)性之福。不料他卻回答說:“我自己高興這樣,一點也不覺得疲累呀!”倘若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劉秀,其可稱得上是一個工作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說他“允冠百王”,認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如此高的評價,也正好給前文所講的劉秀非等閑之輩,做出了一個有力的注腳。
除了中興之君、定鼎帝王這樣的雙重身份之外,劉秀還具有另一個極特殊的身份——太學生。所謂太學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叫作太學的官辦政治大學的學生。太學始創(chuàng)于漢武帝時期,為武帝推崇儒術的重要措施之一。太學所學為儒學,亦即經學,教師例由朝官博士擔任,學生或稱作博士子弟或叫太學生。太學生經過一定時期的學習后,通過相關考試,即可授以官祿。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太學就是培養(yǎng)官員的學校,太學生實際上即后備官員。劉秀年輕時曾離開家鄉(xiāng)遠赴長安的太學學習,是正兒八經的太學生。大家知道,中國古代帝王,出身高貴者居絕大多數,但也有出自草莽如劉邦、朱元璋之流。而像劉秀這樣有太學生經歷者,卻為僅見。出身于太學生的皇帝,劉秀是第一,也是唯一。正因為如此,劉秀這位帝王的所作所為與其他帝王有很大的不同。如前文所說的柔道治國、尊師重道、對功臣的處理,以
及其近于瘋狂的執(zhí)著勁頭等,皆有獨特之處。劉秀的這些表現,若用今天的話講,更多了一些知識分子的味道。
總之,漢光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為特殊的皇帝。這種特殊性的集中反映,即其三位一體,或曰三合一,或曰具有三重身份,或曰其戴有三頂桂冠。他不惟是中興之君,亦是定鼎帝王,還是太學生皇帝。本書揭示給廣大讀者的,就是兩漢之際這位重要而特殊的歷史人物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