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gòu)--胡適與顧頡剛
定 價:28 元
- 作者:陳岸峰著
- 出版時間:2011/6/1
- ISBN:9787533325022
- 出 版 社:齊魯書社
- 中圖法分類:I209.6
- 頁碼:235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gòu)、“歷史研究法”與“層累造成說”:白話、《古史辨》中的《詩經(jīng)》論辨與白話等內(nèi)容。
鄭序
自序
第一章 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gòu)
一、“現(xiàn)代文學史”的書寫模式及其不足
二、疑古思潮與反傳統(tǒng)思潮的關(guān)系
三、以胡適與顧頡剛作為中心的意義
四、疑古思潮的研究現(xiàn)狀
五、方法論及章節(jié)安排
第二章 “歷史研究法”與“層累造成說”:白話
文學史的建構(gòu)方法
一、“方法”與“方法論”
二、“疑古”的歷史淵源及其傳承
三、“歷史研究法”的理論淵源及其應用
四、“層累法”的內(nèi)涵、形成及其應用
五、總結(jié)
第三章 《古史辨》中的《詩經(jīng)》論辯與白話
文學史的建構(gòu)
一、《詩經(jīng)》與新文學革命
二、研究方法的提出
三、《詩經(jīng)》性質(zhì)的重構(gòu)
四、重構(gòu)《詩經(jīng)》作為民間文學
五、“詩經(jīng)學”的解構(gòu)
六、總結(jié)
第四章 走向“民間”:白話文學史的理念及其實踐
一、前言
二、“走向民間”的論爭
三、暌離“民間”的《白話文學史》
四、文學史所忽略的“民間文學”:民間故事與歌謠
五、總結(jié)
第五章 傳統(tǒng)的再發(fā)明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gòu)
一、“被發(fā)明的傳統(tǒng)”與民族主義
二、白話文學與傳統(tǒng)文化之崩潰
三、作為啟蒙工具的白話文
四、白話文學史的再造文明
五、總結(jié)
第六章 總結(jié)
一、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gòu)及其意義
二、方法論的不同與胡、顧在文學史上的定位
三、發(fā)明的傳統(tǒng)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gòu)
征引書目
附錄一發(fā)憤以抒情:論錢基博的《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
附錄二文學史的書寫及其不足
后記
1.疑古思潮對胡、顧的影響
錢基博在其《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的《四版增訂識語》中指出該書增訂版“有鄭重申敘,而為原書所未及者三事”①,其中之一即是將胡適及其所領(lǐng)導的新文學運動的“非周薄孔”的言行上溯至王閩運、廖平、吳虞、康有為及至梁啟超這一“疑古非圣”的傳承系統(tǒng),并為此疑古傳統(tǒng)而勾勒出一條地域的脈絡(luò):
疑古非圣,五十年來,學風之變,其機發(fā)自湘之王闡運:由湘而蜀(廖平),由蜀而粵(康有為、梁啟超),而皖(胡適、陳獨秀),以匯合于蜀(吳虞):其所由來者漸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由此可見,胡適在當時的學者如錢基博眼中,確是“疑古非圣”中的重要一員,故而備受攻擊,幾乎體無完膚;顧頡剛則因仍是學生而又未曾在學術(shù)界嶄露頭角而得幸免,然而他在后來的疑古陣營中的地位并不亞于其師胡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王閩運之外,后世稱之為大師或革命先驅(qū)的這批人物,在錢氏筆下,全部淪為丑角,幾乎無一幸免。此等為錢氏所攻擊的人物有一共通的特色,即均為反傳統(tǒng)的人物,而他攻擊最猛烈的就是胡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