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書是中國最早具有體系雛形的哲學專著,也是發(fā)行量僅次于《圣經(jīng)》的世界文化名著!独献印.文論簡約,雖只有五千言,但涉獵領(lǐng)域很廣,已自覺運用哲學思維來觀察、思考“哲學”問題,從宇宙到人生無不有所論及。它與《論語》共同成為引領(lǐng)和帶動中國思想發(fā)展的兩個重要源泉和引擎,給璀璨的中國文化烙上了“別具一格”的風格和特征。借用A.N.懷特海將“文明”界定為由行為、情感、信仰模式與各種技術(shù)四大因素組成(引自《觀念的冒險》,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頁)的觀念,可以說《老子》在其產(chǎn)生后的兩千多年文化發(fā)展史中,已成為中國人的一種處世行為、心靈情感和信仰模式,即使在現(xiàn)代中國人的某些生存方式中仍能看到其“文化情結(jié)”式的痕跡和傳統(tǒng)。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文化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次大裂變,產(chǎn)生了一批思想巨擘,他們引領(lǐng)中國古代文明走向了一個文化自覺自省的黃金時期或“軸心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醞釀產(chǎn)生了諸如《老子》《論語》《孟子》《莊子》和《荀子》等偉大的思想名著,它們運用人類特有的理性和睿智,毅然開啟了人類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所處社會、自然環(huán)境的反思大門,自覺地選擇和構(gòu)建人生的模式和社會的理想,追求理性自由,成就博大人格。《老子》哲學文本的出現(xiàn),代表了當時中華民族文明探索和理性思考的一個頂峰,在其中建構(gòu)起了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一種認知模型和文化理式。作者憂患于先秦時期民不安生的亂世狀況,胸懷濟世慈生之心,為當時社會開出了一劑王道的“救世藥方”,用張載的語言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理性思考,給“殉名”、“殉利”、“殉國”的渾濁世道,注入一支喚起世人反省的清醒劑,尤其期望喚醒入主進行反思,回歸于王道政治。雖然作者在文本中也感傷發(fā)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喟嘆,但這并沒有動搖其先覺啟后覺、喚醒人理性的濟世情懷,彰顯了作為人類理性智者的思想批判和構(gòu)建新模式的責任,這是何等的博大!在《老子》中,既可體會到“道之大”,也可體悟到“德之真”。學界過去多強調(diào)其自然無為之真,而對其“博大”(《莊子·天下篇》)“德溥”(《老子》第54章)之義有所疏略。實際上,“道大”(《老子》第25章)“德溥”才是《老子》真正的奧義。真者無為,無為方能博大。其字里行間無不浸潤著執(zhí)著理性、憂患憫人的精神,希望以“道德經(jīng)”導引人主修道于身,以至于德溥于天下,進而弘揚“民本”或“王道”傳統(tǒng),建立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小國寡民”社會理想。
在中國古代,“哲”代表著聰明、智慧,一般指聰明而具有智慧的人!爸藙t哲,能官人”(《尚書·皋陶謨》)?装矅鴤髟疲骸罢,智也。無所不知,故能官人。”孔穎達疏云:“知人善惡,則為大智。能用官,得其人矣!保ㄒ浴渡袝x》,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頁)這里的“哲”是官人治理的智慧,它本自“知人”,效驗在于官人、安民,以期達至天下歸往之“王”。知人首先在于自知,知人之本在于自明!独献印吩疲骸爸苏咧牵灾呙!敝挥小白灾呙鳌,方能“知人者智”,本末關(guān)系當下可見。知人的前提在于以人為本,這就要摒棄自矜、自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種思維模式與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相類,蘇格拉底雖為智者,然總是自稱“一無所知”。己無偏見,方能真正認識別人,因人識人。當然,與西方先哲求知的關(guān)注點有所不同,中國古代哲人更側(cè)重于探討人倫關(guān)系和“官人”治理的知識,求“知”的學問在于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蛘哒f,“哲”的關(guān)注點主要集中于“成仁”和“為政”上,而非專注于自然科學類的“物理”。在價值層次上,比“知”更高的價值概念是“圣”?酌弦匀是抑菫槭ィ瑢ⅰ叭省狈旁凇爸恰敝暗牡谝晃恢,傳遞的一個重要信息是:知為仁所統(tǒng)攝,成仁必以“智”為憑借,然有“知”不一定能“仁”。張載云:“仁不得義則不行,不得禮則不立,不得智則不知,不得信則不能守,此致一之道也!薄ㄒ浴督(jīng)學理窟》,載《張載集》,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74頁)統(tǒng)一來說,成仁則智內(nèi)涵其中。牟宗三指出,“哲字的原意是明智,明智加以德性化和人格化,便是圣了。”(引自《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版,第9頁)歸結(jié)而言,先人“哲”的學問,乃在于探索人生之路、社會治理之路,故又謂之“道”的學問。它的宗旨,既為了“成己”,也為了“立人”、“達人”!傲⑷恕、“達人”是“成己”的延伸和拓展,齊家、治國、平天下何嘗不是“成己”?《中庸》云:“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标懢艤Y解云:“成己成物一出于誠,彼其所以成己者,乃其所以成物者也,非于成己之外復有所謂成物!保ㄒ浴蛾懢艤Y集》,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35-336頁)對此,成中英有過精當?shù)年U述,“仁是使人成為一個人的根本原則。因為人是以仁為基礎來成人成己和成己成人的”。(引自《中國哲學的特性》,載《成中英文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頁)《老子》雖揭示出萬物生成以及自然變化律則的“道”,但主旨在于建立萬物歸往的玄德之性、王道之術(shù)、社會理想和帝王人格!暗馈闭摬贿^在于給“德”尋找一個牢固的根基而已。
《道與物:<老子>通微(上冊)》:
三、道家經(jīng)權(quán)觀
前面主要對儒家、法家等經(jīng)權(quán)思想進行了概略闡述,揭開了經(jīng)權(quán)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現(xiàn)在對王弼以前道家主要文本涉及的經(jīng)權(quán)思想進行一下略覽!独献印冯m不曾以經(jīng)權(quán)關(guān)系揭示道用,然在“道可道,非恒道”中已內(nèi)含這樣的思維意蘊。經(jīng)是道紀、楷式、天下式、恒德等,權(quán)是“動善時,事善能”等!肚f子》多處論及經(jīng)權(quán)觀念!盀樯茻o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保ā娥B(yǎng)生主》)以緣督為經(jīng),已然含有恒常理則的指導意義。郭象注為“順中以為!,認為“茍得中而冥度,則事事無不可”。經(jīng)作為已成之常,是“經(jīng)式義度”。“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jīng)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應帝王》)“經(jīng)式義度”是法制典常之經(jīng),亦是統(tǒng)一規(guī)范之經(jīng)。以其執(zhí)于定常、故常而謂之“欺德”,它是以己治天下,非以天下治天下。以之治天下,“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圣人之治,“正而后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萬物各自得,各自適,方是至治!敖(jīng)式義度”作為己出之經(jīng),以己制人則失物之情,何能化諸?己不宰化于經(jīng)常,則萬物自能以權(quán)變。這里揭示出“己出經(jīng)式義度”之弊,然并非一概否定其存在之宜。因為“經(jīng)式義度”也是事物所當然者,在萬物自為適宜之中。若一概否定“經(jīng)式義度”之常,不亦否定了人類認知的漸進性、知識的積累性以及追求真理的相對進展性?豈非因噎而廢食?人類的自由在于:不再重走直接見知的簡單重復,而站在前人認知真理上進一步豐富對世界的認知、窮理。對《莊子》言,人類不是不需要常經(jīng),而是要對其保持一種謙虛、開放的“知不知”態(tài)度,因為一切現(xiàn)在所謂的真理,皆是相對真理。以真理為萬古不變,自居為絕對真理,本身非是科學態(tài)度。自然存在固有其經(jīng),“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jīng),云行而雨施矣!”(《天道》)天德寧,日月照,四時行,晝夜更,云行雨施,皆是。常、經(jīng)。經(jīng)為恒常,恒?蔀榻(jīng)!八臅r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jīng)。”(《天運》)四時迭運、一盛一衰,猶如文武并存的“倫經(jīng)”。倫、經(jīng)皆是道理之常。在經(jīng)與權(quán)的關(guān)系內(nèi)涵上,“禮義法度”是世俗以為治之經(jīng),然“應時而變”是權(quán)。“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禮義法度”,是求同為治的習常,然非是求治之常。治之所以治者,在于“應時而變”。正如男女授受不親是禮飾之常,非是仁的本常。在揭示經(jīng)、權(quán)的內(nèi)在關(guān)系上,《莊子》認為孔子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欲以濟世為經(jīng),然“一君無所鉤用”!胺蛄(jīng),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茍得于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天道》)“六經(jīng)”如“經(jīng)式義度”,以導人人于正道!傲(jīng)”有常,故可使小人于“無忌憚”為“行于常道”,此在為治上固不可少?鬃硬粸槭烙,并非“六經(jīng)”不可用,而在于“六經(jīng)”在春秋無義戰(zhàn)的時代,王道方策不為人主所取用。道在導人,然道不虛行,貴在人用!拔奈渲,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道家重視變化之道,認為世移道殊,故以“六經(jīng)”為先王為治的陳跡。固然“所以跡”為“六經(jīng)”之本,“六經(jīng)”應隨著時代、事物的變易而更改。然一概舍去,則忽略了文化的歷史傳承性、相對穩(wěn)定性。固然“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不可固常。然得道的目的在于可于可、然于然,使無可不可,無然不然,同樣是因循曲成的恒常。這里并非否定有常,而是否定過去陳跡之常,提出了常與變的關(guān)系。常、經(jīng)者,不可因循守舊、泥古不化,而要因時代而變易。孔子的“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的論說,正道出了這一思想內(nèi)涵!芭c化為人”,是人與變化俱進,故能因時舉事,因世治人,權(quán)變而宜。經(jīng)者有“衛(wèi)生之經(jīng)”:“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兇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倏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挽,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瞬,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庚桑楚》)!靶l(wèi)生之經(jīng)”作為經(jīng),非是定常不化之經(jīng),而是“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的權(quán)變之經(jīng)。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為怪,不相與為謀,不相與為事,倏然而往,侗然而來”。如此,則“禍亦不至,福亦不來”。此雖言經(jīng),實言權(quán)!爸勒弑剡_于理,達于理者必明于權(quán),明于權(quán)者不以物害已!保ā肚锼罚┑酪岳磉_,達理必以權(quán)明,明權(quán)則不以物害己!懊饔跈(quán)”,是“察乎安危,寧于禍福,謹于去就”,猶如精義入神。權(quán)變而宜,方是真正的達理知道,故“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道理的真諦,在于時變明權(quán)之中。道者無所不可,理者無所不宜,權(quán)者無所不適。道是通變之理,理是變化之道,權(quán)是時措之宜。權(quán)者順物而為,各當其性,各盡其理。因物付物,物各自遂!昂骸闭,迷于所執(zhí),不能權(quán)變,故與時變悖,逆物之情。權(quán)在認識上,是“道觀”、“齊物”;在功用上,是“權(quán)變”、“善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