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融入文明成果的內部,通過書中列舉的六個典型事例,可以清晰窺見日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不同場合下的呈現(xiàn)。脫亞入歐是近代日本國家政策的文化精神;統(tǒng)帥權獨立造成近代日本國家*終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立憲政治;西田哲學的文化觀清晰地劃定了近代日本哲學難以進入純然境界的界限;伊藤博文與山縣有朋的政見分歧*終在國體論中發(fā)現(xiàn)了彼此相容的空間;在派閥林立的陸海軍內部,集團文化實際上始終發(fā)揮著*的規(guī)制力。在文明視野中考察日本政治,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可盡收眼底。
全書六個課題詳盡的描寫了近代日本的徘徊與抉擇,特別是脫亞入歐、天皇統(tǒng)治權、陸海軍閥等不同的看法,鮮活地展現(xiàn)日本這個民族的矛盾和特性。
《文明視野中的日本政治》是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作者在研究的過程中,確定了若干相關問題并進行了甄選,將書稿中的六個課題作為重點進行了專門性的說明和研究。這六個問題自然不能從整體上對文明與政治進行綜合性說明,但是同課題研究的階段性論文相結合,基本上完成了課題設計之初所指向的研究目的。
脫亞入歐是日本近代尤其是明治時期社會意識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潮。但是,以目前作為慣用語的脫亞入歐來說,脫亞與入歐既非同時出現(xiàn),亦非先脫亞后入歐,而是先有文明層面的入歐,后有政治層面的脫亞。入歐即擺脫亞洲的遲滯發(fā)展狀態(tài)并吸收西方文明成果,這一文明路線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有其進步的一面;脫亞即在追趕西方文明成果的同時脫離亞洲,參與西方國家對亞洲的侵略,這一侵略意識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有其反動的一面?梢哉f,日本政治層面的脫亞意識位于日本文明層面的入歐路線與日本政治盟主意識的對抗點上,是一種因邏輯乖戾而難以想象的生成。幕末明治初年的危機意識不但是藩士們提出各種經世秘策的源頭,更是福澤諭吉探索文明論對策的動因。他通過考察明治前期的社會變化,證實了日本在文明層面確立入歐路線的合理性。在取得一定的文明成果后,明治政府的首腦們在地理位置、人種宗教與文明水平上形成了對外關系三重論,福澤諭吉也提出了以朝鮮為目標的東洋盟主論,日本的自我定位進入轉型期。在歷經壬午兵變甲申政變以及中法戰(zhàn)爭后,福澤越來越意識到作為他者的中國是日本引領東亞文明化的巨大障礙,于是日本在政治層面的脫亞意識隨即登場。從近代日本文明與政治的發(fā)展脈絡上看,舍東而趨西是近代以來日本文明的歸宿。
關于統(tǒng)帥權與天皇親政,日本學者有較多的研究,但國內學界的相關研究是相對薄弱的。統(tǒng)帥權獨立是《明治憲法》設計者的技巧,天皇親政是統(tǒng)帥權獨立受到挑戰(zhàn)之后,專制主義者無奈退卻中的一種騰挪。這一過程是近代日本政治中的關鍵問題,它基于近代日本的政治家們對日本傳統(tǒng)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認識,并將其折射到近代日本內外政策的制定上。憲法對天皇大權的明確規(guī)定,從個人心理來講,使天皇在對政治有理解能力的同時,很難自覺約束自己。而且,現(xiàn)實政治中會有各種對立,需要通過天皇權威來調和。因此,政府權力從天皇權威那里得到的不僅僅是名義上的正當性,還常常會受到天皇實質性干預的壓力。但是,這種干預的力度與方式是受到多方面限制的。對天皇要求的這種矛盾性平衡,在大正天皇時期遭遇了危機。天皇作為政治正當性的源泉,其前提就是他對政治有所理解,但大正天皇由于疾病而缺乏對政治的理解能力,因此,政府從大正天皇那里得到的正當性就受人質疑,引起了政治混亂。這在大隈重信內閣時期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從日本家的觀念來講,為了確保良性經營,當家長上了年紀或是出現(xiàn)變故而喪失管理能力時,可迫使其隱居。但是,天皇家被視為家秩序的典范,因此,即使大正天皇由于疾病而無力管理皇室、處理大政,也不能迫其隱居,只能由太子裕仁攝政,代行天皇大權,家族國家觀下的近代天皇制陷入尷尬境地。在攝政期間,裕仁對大權的自覺以及對政治的理解得到培養(yǎng),對先祖明治天皇的遺產《明治憲法》也盡力遵守,并以明治天皇為典范而修君德。從明治維新開始,對軍隊的統(tǒng)帥權一直是天皇親政的重要方面,在藩閥、元老時期,它可以包含在公議(立憲)下的親政里面,但隨著20世紀20年代后期軍部的抬頭,軍、政間的對立日益明顯,軍部要求的親政與公議(立憲)難以協(xié)調。最終,軍部法西斯打破了明治憲法體制下親政與公議(立憲)的平衡,近代日本的立國理念也就遭到了根本性的顛覆。
關于西田幾多郎哲學的文化觀,在國內對日本哲學的研究中,鮮有學者將其與西田為日本發(fā)動對外侵略戰(zhàn)爭所做的辯護聯(lián)系起來。根據相關討論,在日本大正年間,許多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化學家和哲學家都自覺地將為戰(zhàn)爭辯護當作己任。研究的困難在于,一方面要確定它的學問價值,另一方面要確定它的政治影響。之所以選擇西田幾多郎的哲學作為一個切入點,是因為西田哲學一向以善的研究為人們所尊重,而其政治上的功能卻長期被忽視,這是一個重大問題。西田以文化多元論對抗西歐文化中心主義,反對西方文化中的邏輯至上原則,重視不同文化的特殊性。這種將當時在世界上占據絕對優(yōu)勢的西方文化相對化的方式,是西田哲學文化觀的突出特征,與當時日本社會上普遍流行的排斥西歐價值的思潮相一致,帶有鮮明的時代性和一定的進步性。西田從歷史分析的角度強調文化間斗爭的不可避免性,指出在充滿斗爭的世界,只有文化作用才能使世界走向同一。他憧憬在文化沖突中產生新的文化新的人類新的世界。在新的世界中,優(yōu)勢文化以矛盾自己同一的方式包容、溝通其他文化,各文化之間形成縱向格局。這種文化的縱向格局表明,西田哲學文化觀盡管主張文化多元論,卻明顯缺乏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因素,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日本文化優(yōu)越論傾向。西田始終強調日本文化具有彌合東西方文化缺陷的特質,即日本文化不僅是絕對無的文化,而且必將成為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媒介。值得注意的是,西田在闡述日本文化時,一味地論證、贊頌日本文化的價值與特色,從未做出任何冷靜審視日本文化弱點的姿態(tài),這種認為本民族文化完美無缺的態(tài)度偏離了一名杰出哲學家應有的立場。因此,西田哲學文化觀中摻雜了涌動在戰(zhàn)時日本社會中的民族情緒。西田將日本文化的精髓最終歸結到皇室,使西田哲學文化觀中對日本文化特征的卓越分析淪為頌揚皇室尊嚴和詮釋皇道精神的工具。與西田哲學倫理觀一樣,西田哲學文化觀仍然沒能脫離近代日本天皇信仰的精神羈絆,相反,西田用近代哲學的語言,從理論上進一步加固了天皇信仰的根基。需要指出的是,西田哲學文化觀是開放性的,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觀,與戰(zhàn)時日本社會流行的狹隘的日本主義相比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對于這一點,諸多日本學者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論證。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主張非主體化的西田哲學文化觀構建世界的方式是八纮一宇的皇道的發(fā)揮,是世界文化在西方優(yōu)勢文化主導下的縱向格局。這種格局是以日本文化優(yōu)越論為前提的,因此,西田哲學文化觀的實質仍然是試圖以日本文化中心主義代替西歐文化中心主義。
關于超然主義與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的政見分歧在我國學界的相關研究中屬于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對待超然主義的態(tài)度上,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采取了各自的政治路線,前者無可奈何地接受政黨政治,后者頑固地守護藩閥專制主義,這種對立貫穿于整個日本近代政治史。不過,對立的雙方仍然在天皇論和國體論中找到了相互容忍的空間。這是一個具體的理論問題。在制定《明治憲法》的過程中,制定者們所面對的問題是:
如何將日本固有的天皇制政體與西方的立憲制政體對接?顯然,直接采用政黨內閣制的議會民主政體是不現(xiàn)實的,但要想完成條約改正,實現(xiàn)富國強兵,又必須實施立憲政治。困難在于,作為明治維新政治合法性基礎的天皇無疑是正義與權力的合體者,絕對不能將此二者分裂;而立憲制政體的基本前提是將正義的代表者與權力的占有者分開。這成為一個在理論上無法解決的悖論。對此,《明治憲法》制定者的基本理論設定是:
一方面使政黨有正式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使政府有自由行動的空間,即在這個悖論的兩點之間保持一種平衡。其邏輯性歸結就是超然主義,其載體就是超然內閣。從社會君主制、國家有機體論、道德精英主義中幻化出的超然主義并非一種嚴密的理論邏輯構建,而是一種基于人治的現(xiàn)實政治方法。這是基于工具主義認識論的一種主觀折中。如此一來,立憲政體下從內閣獨立出去的正義在進行了一個理論旅行之后又神奇地回到了內閣。但是正如中江兆民指出的,伊藤賦予內閣的正義并非來自議會,而是從天皇那里借用的,而這種正義如果沒有被憲法認定的正義代表議會承認,就會產生議會對內閣正義身份的挑戰(zhàn)。伊藤的設計是以內閣和議會的互相牽制為前提,但是在現(xiàn)實中既不能滿足議會對權力的渴望,也不能滿足內閣對正義的需求。因此,伊藤苦思冥想出來的誠心誠意原則成為超然內閣的阿喀琉斯之踵,這正是內藏于超然主義之中的邏輯破綻。議會開設之初,藩閥政府和民黨勢同水火,明治中后期的政治體制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從超然主義向1900年體制的轉變,首先就是由于1900年體制沒有改變明治憲法體制,藩閥政府只是在承認多數(shù)政治這一原則上做出讓步。其次,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離雖然早已體現(xiàn)在《明治憲法》之中,但是這種分離并非疆界明確,內閣和議會各自擁有一部分相對獨立的權限,但是也都必須歸結到天皇大權之中。于是在現(xiàn)實政治運行的過程中,形成了分別以伊藤博文與山縣有朋為中心的兩大政治集團和兩大政治路線。在兩大政治集團的角力過程中,超然主義逐漸退出政治舞臺與政黨政治逐漸抬頭似乎是明治政治史發(fā)展的大勢,但是兩者卻在天皇主義和國體論之下逐漸殊途同歸。這說明超然主義在形式上失敗后依然隱形存在,而政黨政治則時刻面對著來自非憲政主義的劇烈挑戰(zhàn)。這是解釋近代日本政治與日本傳統(tǒng)文化結合之所以會產生大日本帝國憲法體制這一畸形兒的關鍵。
陸軍與海軍內部,派閥林立。陸軍派閥有革新派、概念派、統(tǒng)制派、皇道派及其各自所統(tǒng)領的眾多分支。海軍內部以軍備擴張和軍備緊縮的核心區(qū)別,形成了條約派與艦隊派。從明治時代開始,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競爭關系幾乎可以同長州閥與薩摩閥之間的藩閥斗爭兩相疊合。這種派閥斗爭可以從武士集團內部的派閥斗爭中清晰地找到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軍事政策和軍事戰(zhàn)略的走向。陸軍革新派對概念派的排斥決定了滿蒙問題的解決方式策劃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統(tǒng)制派對皇道派的制服,決定了對中國發(fā)動全面侵略戰(zhàn)爭制造七七事變;石原莞爾與東條英機的爭執(zhí),則使日本的軍事戰(zhàn)略一度在擴大與不擴大即南進與北進之間徘徊。從陸軍內部的派閥斗爭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文化觀和由文化觀所決定的軍事政略觀對日本不斷擴大侵略戰(zhàn)爭的決定性影響。同一時期,海軍內部派閥之爭的主要分歧在于,華盛頓會議以后日本是否應當恪守會議所規(guī)定的條約,是否甘心屈服于美國和英國,滿足二流海軍國家的地位。同藩閥專制主義對所謂近代政黨政治主義的反攻相協(xié)調,艦隊派也在同一時間向條約派發(fā)動了猛烈反攻,并且以打破華盛頓體制的政策與行動取得了擺脫條約束縛、大肆擴充海軍的所謂主動。毫無疑問,陸軍內部和海軍內部的派閥斗爭,最終推動日本走上了冒險主義的道路,將對東亞大陸的侵略升格為太平洋戰(zhàn)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對這一過程的研究中,研究者還著眼于文化因素的作用。
六個相關課題的專題性研究,站在了學術研究的最前線,體現(xiàn)了研究者的獨立視角和手法,為加深我國對日本相關問題的研究做出了微薄的貢獻。我們相信,不管是鼓勵還是批評,都會對研究的發(fā)展有所幫助。我們最期待得到同行的賜教,為今后將研究拓展下去吸收最寶貴的建議。
周頌倫,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法政大學政治學博士。
李小白,歷史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中古史所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東,歷史學博士,中山大學歷史系特聘副研究員。
吳玲,歷史學博士,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與歷史學院教授。
孫志鵬,歷史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王云翠,歷史學博士,大連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劉景瑜,歷史學博士,北華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一 文明入歐與政治脫亞: 福澤諭吉文明論的邏輯構造/周頌倫、李小白
(一) 日本幕末明治初年的危機意識與福澤諭吉的文明論對策
(二) 日本在文明層面確立入歐路線與明治前期的社會變化
(三) 明治政府對外關系三重論與福澤諭吉的東洋盟主論
(四) 作為他者的中國與政治層面脫亞意識的登場
(五) 舍東趨西近代以來日本文明的歸宿
二 統(tǒng)帥權獨立與天皇親政/張 東
(一) 裕仁天皇的登場
(二) 田中義一內閣成立
(三) 天皇的關注與時局
(四) 皇姑屯事件與田中內閣辭職
三 西田幾多郎哲學的文化觀辨析/吳 玲
(一) 西田哲學的基本原理
(二) 西田哲學的文化觀
(三) 西田哲學的文化觀與津田史學的文化觀
(四) 結語
四 超然主義的失敗與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的政治觀分歧/孫志鵬
(一) 超然主義的興起
(二) 超然主義的困境
(三) 超然主義的衰落
(四) 超然主義的失敗
(五) 對超然主義的回顧與評析
五 日本陸軍派閥與戰(zhàn)略抉擇兼及軍事戰(zhàn)略中的文化因素/王云翠
(一) 陸軍革新派崛起
(二) 統(tǒng)制派與皇道派之爭
(三) 不擴大派與擴大派之爭
(四) 北進與南進之抉擇
(五) 軍事戰(zhàn)略中的文化因素
六 海軍派閥之爭及其中的文化因素/劉景瑜
(一) 文明開化下的海軍創(chuàng)設與軍令部獨立
(二) 華盛頓會議與海軍派閥初顯
(三) 條約派與艦隊派角力裁軍條約
(四) 海軍派閥之爭與國防思想的對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