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光輝燦爛。本社繼*輯《歷代名家碑帖臨習技法精解》(31本)第25屆金牛杯優(yōu)秀圖書銀獎之后,現(xiàn)推出第二輯《歷代名家書法珍品》(32本)。
本套叢書邀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第八、九、十屆政協(xié)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許裕長擔任主編,精選歷代書法名家精品,如王羲之《蘭亭序》、《十七帖》,孫過庭《書譜》、草書《千字文》等代表作。采用大8開,高清全彩影印,鎖線裝訂,*限度地發(fā)揮圖書的鑒賞功能。
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書法家是『蘇黃米蔡』四人,其中三人是蘇軾、黃堅、米芾,世人皆無異議,獨有這個『蔡』卻指的是兩個人。一開始指的是權相蔡京,后來因其為人奸詐、禍國殃民,被列為宋代六個大奸臣之一,于是就將這個『蔡』換成了其堂兄、同為書法家的蔡襄。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謨,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先后任館閣?、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其母盧氏,為惠安名士盧仁之女。其外祖父學識淵博、注重教育,蔡襄童年蒙他親自指點,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蔡襄十五歲時參加鄉(xiāng)試,十八歲時游京師,入國子監(jiān)深造。天圣八年(一○三○)登進士第。后授漳州軍事判官,任職四年。后蔡襄歷任福州、泉州等地地方官,頗有政績,廣有清譽。為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造福百姓,曾作《荔枝譜》一書,內容包括荔枝產(chǎn)地、生態(tài)、功用、服食、加工、貯藏、運銷等,頗為詳盡。而其《荔枝譜》書法行云流水,字數(shù)雖多,卻無一滯筆,深受世人推崇。
蔡襄一生忠誠正直、勤政愛民,為國家和民眾做了許多好事,是一位人品高尚、政績卓著的好官。在政務之余他精研書法,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書法既恪守晉唐法度又變幻無窮,真、行、草、隸四體都達到妙勝之境!端问·列傳第七十九》稱他『工于書,為當時第一,仁宗尤愛之』。歐陽修稱『蔡君謨(書法)獨步當世』,蘇軾評『君謨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就其所長求其所短,大字為少疏也』,『君謨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F(xiàn)存《萬安渡石橋記》(為蔡襄在福建泉州任職時所作)是他的大字之冠,其《集古錄序》是小楷的翹楚,而《荔枝譜》端莊嚴謹,書體雖別,卻各得其妙。
蔡襄的書法以楷、行為主,他深入學習晉唐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書法,其楷書渾穆端嚴,行書雄偉遒麗。然而他的書法雖繼承前人筆意,創(chuàng)新卻又略顯不足。不論筆法結構還是章法氣韻,都忠實于前人書風,這不得不說是蔡襄的一種遺憾。論年齡資歷他在『宋四家』里本應排在首位,然而論水平他只能屈居于后。
由于年代久遠,蔡襄所流傳于世的書跡不多,除前所述,尚有《大研帖》《讀書帖》《自書詩卷》《腳氣帖》《扈從帖》《蒙惠帖》《離都帖》《虹縣帖》《暑熱帖》《茶錄》《山堂詩帖》《傷寒帖》《澄心堂帖》等。明代末年宋玨曾將蔡襄書跡集為《古香齋寶藏蔡帖》四卷,為世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