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數苑情:數學老教授尋訪錄》采用尋訪老校友的方式,將中山大學數苑的曲折發(fā)展歷程、學子的堅韌求索往事進行編撰以供傳承。通過一系列老校友的客觀描述,連貫成數學學科發(fā)展歷史的完整畫卷
《崢嶸歲月數苑情:數學老教授尋訪錄》圖文并茂,包含豐富的人物訪談實錄,知識性和可讀性強,通俗易懂,可供相關學科師生參考。
數學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始終推動著科學、技術以及社會各方面的進步。在17世紀工業(yè)革命時代,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曾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響亮口號,同時指出“數學就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意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也曾感嘆:“大自然是一本書,這本書是用數學寫的”。數學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中山大學早在1924年創(chuàng)建時,就設立了包括數學系在內的六個系,中山大學數學學科由此踏上了堅韌求索、曲折發(fā)展的漫漫征程。光陰荏苒,白駒過隙。時至今日,中山大學數學學科已經走過了九十多年歷程。為了銘記老一輩中大數學人的拓荒偉業(yè)和求索精神,幫助風華正茂的數苑學子從前輩的事跡和思索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并完成專業(yè)的知識傳承,在學校領導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數學學院決定編寫“中山大學數學學科發(fā)展叢書”。
“中山大學數學學科發(fā)展叢書”由若干單行冊組成,采用尋訪老校友的方式搜集資料,通過一系列老校友紀實性的客觀描述,力求連貫成數學學科發(fā)展歷史的完整畫卷。在本書的尋訪和編纂過程中,得到了林偉、鄧集賢、司徒榮、鄧永錄、趙怡、徐遠通、周勤學等老專家、老領導的熱情支持,數學學院周彥敏、許桂生等相關工作人員的精心組織,以及本科生組成的校友尋訪隊成員傾心配合,在此一并衷心致謝!
編者
2016年10月于康樂園
阮映東,男,1972年12月出生,納西族,云南省香格里拉縣人。1992年9月就讀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研究生學歷。曾任中山大學團委副書記、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中山大學團委書記、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qū)區(qū)委常委、副區(qū)
長(中組部選派掛職2年)、中山大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中山大學后勤集團黨委書記、中山大學后勤集團總經理,2014年12月至今任中山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
姚正安,男,1960年9月出生,漢族,湖南華容人。中山大學數學學院現(xiàn)任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偏微分方程理論及其應用、計算機通信與安全及圖像處理。目前擔任廣東省數學會理事長、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及教育部高校數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南粵優(yōu)秀教師,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者,F(xiàn)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負責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2項,主持或參加的已結題項目30多項,國內外發(fā)表論文116篇。
吾人詠歌 獨慚康樂
——鄧集賢教授訪談錄
歷經歲月洗禮飽覽數學人生
——林偉教授訪談錄
做一名“能數能別”的數學工作者
——司徒榮教授訪談錄
刻苦鉆研,勵精圖治
——鄧永錄教授訪錄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趙怡教授訪談錄
心系數院,桃李滿門
——徐遠通教授訪談篇
憶苦思甜,知足常樂
——周勤學教授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