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詮釋與義理體認》是作者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關(guān)“中國哲學”學科的一些看法。論述了先秦、魏晉、宋明、晚清四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哲人以經(jīng)典詮釋、義理體認的方式,建構(gòu)“中國哲學”的歷史過程,并探討了當代“中國哲學”如何既堅持中國文化主體性,又積極參入全球化文化交流等問題。
朱漢民,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教授,歷史學、哲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中國書院學會會長、湖南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副主席、湖南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大學術(shù)工程、國家重點圖書、教育部社科重點項目和其他部省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出版《宋明理學通論》《玄學與理學的學術(shù)思想理路研究》等個人學術(shù)專著二十多種,主編文庫、叢書、叢刊等十多種,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二百余篇。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委、省政府平定的“首屆湖南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專家”,獲得湖南省政府頒發(fā)的“徐特立教育獎”等榮譽。
誰誤讀了“格物致知”?
我們都承認,近百年來中國哲學的學科建構(gòu)過程,就是一個以西方哲學為范本,從中國古代思想家那里尋求能與之相對應的歷史資料,并不斷按此范本作出新的理解、解釋、發(fā)揮的過程。以這種方式建構(gòu)起來的中國哲學史,固然為建立合乎現(xiàn)代知識規(guī)范的中國哲學學科體系以及中西文化溝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但是也因此出現(xiàn)種種“誤讀”,而失去對中國思想歷史原貌、本來意義的真實把握。
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宋明理學因重視天人的形上思考而被現(xiàn)代學人視為一種哲學化的儒學,故而也是為西方哲學范本解讀、發(fā)揮最多的學說。在理學集大成者朱熹那里,“格物致知”是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方便與西方哲學思想作比附、詮釋的部分。在關(guān)于朱熹的現(xiàn)代解釋中,一個比較一致的傾向,就是以西方哲學的認識論或知識論來解讀、分析、評論朱熹的“格物致知”。盡管有可能對其作出肯定的(如馮友蘭)或否定的(如牟宗三)評價,但他們均認同朱熹的“格物致知論”與西方哲學的認識論比較一致,諸如:肯定主體的“心”與客體的“物”及“理”是一個主客對立的關(guān)系,主體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感知、認識而獲得具體的經(jīng)驗知識(格物),主體將具體的經(jīng)驗知識提升、擴充為全面、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致知)。
但是,這種關(guān)于格物致知的認識論解讀,卻不能解釋朱熹思想體系中的許多基本觀念,譬如,西方哲學的主客二元認識論觀念強調(diào)主體之心與客體之物(或理)是分離的,必須通過主體認識客觀事物以后才獲得對物理的認知,但朱熹卻總是堅持主體在“格物致知”以前萬理具足于心之中,即“心與理一,不是理在前面為一物,理便在心之中”① !靶呐c理一”的前提消除了認識論的那種主客對立。又如,西方哲學認識論關(guān)注知識的來源及知識的客觀真實性與普遍性等,但是朱熹的“格物致知論”的關(guān)注點完全集中在學者應如何以心中之理去對應萬物之理,即如何在生活實踐中推廣、實現(xiàn)心中本有之理,內(nèi)以修己,外以治世。當許多學者不能解釋這些現(xiàn)象時,就認為朱熹的哲學思維混亂。其實,造成這種“不通”或“混亂”的不是朱熹,而是現(xiàn)代學人用西方哲學的思維方式、邏輯體系“誤讀”了朱熹。
應該說,在朱熹思想體系中,“格物致知論”并不能等同于西方哲學的認識論或知識論,而是關(guān)于如何實現(xiàn)和完成修己治人的工夫論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將“格物致知”納入朱熹思想中那個完整的修己治人的工夫論行程中去,才可能對“格物致知”作出合乎歷史實際、文化精神的解讀。
什么叫作“工夫論”?和西方哲學重知識論不同,儒學重視的是修己治人的工夫。一方面,儒家的工夫論是包括了如何體認天地萬物、建構(gòu)天地之理的知識在內(nèi)。朱熹說:“圣門日用工夫,甚覺淺近。然推之理,無有不包,無有不貫,及其充廣,可與天地同其廣大。故為圣,為賢,位天地,育萬物,只此一理而已!雹 日用工夫所推行的理也就是天地萬物之理,天理作為一個貫穿日用倫常并記載于儒家經(jīng)典的普遍法則,必然會體現(xiàn)在天地萬物之中,對天地萬物之理的自覺體認也就是“工夫”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夫”又是實踐性的,它又必然會體現(xiàn)為人的身心一體的客觀性活動,而不僅僅是對儒家經(jīng)典的傳注訓詁或?qū)ν庠谑挛锏恼J知,也就是說工夫不等于那種“語言—概念”的知識形態(tài)。朱熹反復對學生說:“講學固不可無,須是更去自己分上做工夫。若只管說,不過一兩日都說盡了。只是工夫難!雹 “小立課程,大作工夫。”④ “自早至暮,無非是做工夫時節(jié)!雹 可見,朱熹所說的“工夫”是一種身心一體的實踐性活動,他一直強調(diào)這種日用實踐工夫為儒者“第一義”的學問。由于儒家工夫論是認知活動與日用實踐的統(tǒng)一,故而決定了這種工夫論是一種知行結(jié)合的構(gòu)架。所以,在朱熹的學術(shù)視域中,儒家學說就是知行合一的工夫論記載。譬如《大學》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論語》的操存、涵養(yǎng),《孟子》的盡心、存性、體驗、擴充,《中庸》的學問思辨行以及尊德性、道問學、極高明、道中庸等等,這些修身工夫原就是先圣先賢在自己的修身實踐中的個人體悟、經(jīng)驗總結(jié),但是它們均可以納入那個知行統(tǒng)一的工夫論構(gòu)架中去。
我們?nèi)绻獙χ祆涞摹案裎镏轮摗弊鞒龊虾鯕v史原貌、文本意義的解釋,必須將其還原到朱熹關(guān)于“格物致知論”的歷史語境中去,特別是將其置之于完整的工夫論體系中去,這樣才會真正理解“格物致知論”的本義,而不至于將其從工夫論中剝離出來,片面地將其與西方哲學的認識論作比附。
1. 從朱熹關(guān)于修己治人工夫論的完整“規(guī)!薄ⅰ靶谐獭眮砜疾臁案裎镏轮钡谋緛硪饬x。
朱熹的“格物致知論”并非西方哲學的認知論,只要將其納入儒學的工夫論體系之中,就能確切地把握其本有的歷史意義與思想文化內(nèi)涵。而所謂的工夫論體系,既包括“大學”的工夫論“規(guī)模”,也要注意朱熹關(guān)于“小學”工夫的補充,因為后者更進一步確定了“格物致知”的工夫論意義。
朱熹認為,《大學》一書包含著儒家工夫論的“規(guī)!、“綱領(lǐng)”,即《大學》中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夫論“行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工夫論“行程”是以“格物致知”為工夫論行程之首,盡管朱熹對“格物致知”作了類似認識論的闡發(fā),但是并沒有違背宋代新儒學大師強調(diào)儒學以修身工夫為根本的為學宗旨。朱熹始終是一個以成德之教、修身工夫為根本宗旨的儒者,他一直堅持以“格物致知”為標志的“知”的工夫應該歸之于“第一義”的“行”的工夫。這一點,在朱熹建構(gòu)的《大學》工夫體系將《小學》工夫納入這一點上,就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
朱熹以畢生精力建構(gòu)《大學》工夫論體系,但是他同時強調(diào),《大學》的工夫必須有“小學”工夫的基礎(chǔ)。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以“小學”工夫作為“大學”之“行程”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說,一個有志于儒家圣學的學者,在做“格物致知”等“知”的工夫之前,就必須經(jīng)過“小學”的“行”的工夫的冶煉。他提出:“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雹 朱熹強調(diào)“小學”關(guān)于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等“行”的工夫是格物窮理等“知”的工夫的基礎(chǔ),只有在經(jīng)過“小學”工夫的成功培養(yǎng)之后,方可進入“大學”階段的格物窮理工夫。所以,他在淳熙十四年(1187)序定成《小學》一書,進一步將“小學”納入“大學”的工夫論體系中。一旦朱熹將“小學”的工夫納入“大學”工夫的“規(guī)!薄ⅰ靶谐獭敝腥,他所重視的“格物致知論”體系就更加鮮明地表達出儒家工夫論的特色,也就體現(xiàn)出朱熹為何總是強調(diào)實踐工夫是“第一義”工夫的真正原因,正如下圖所示:
灑掃、應對、進退 → 格物致知 → 修齊治平
。ㄐ械墓し颍 (知的工夫) (行的工夫)
在這個完整的儒家工夫論的體系中,我們發(fā)現(xiàn),“格物致知”的知識論方法鮮明體現(xiàn)出“行”是“第一義”的工夫這一重要思想!案裎镏轮彼@的得各種知識道理,原來均是來自于“行”的工夫之中,“大學”所完成的窮理致知工夫,實來源于“小學”的事親從兄的日用實踐,“小學”的實踐工夫是“大學”窮理工夫的基礎(chǔ)和本原。朱熹反復強調(diào)“小學”與“大學”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guī)矩做去。大學是發(fā)明此事之理。”① “大學”階段通過“格物”、“致知”工夫所發(fā)明的知識道理,原來均與“小學”階段的實踐工夫中所做的“事”有關(guān),是從“事”中“發(fā)明”出來的。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朱熹總是反復強調(diào)實踐工夫是“第一義”。
2. 從朱熹的格物致知論的具體內(nèi)涵,進一步分析考察其工夫論本義。
現(xiàn)在,我們進一步將“格物致知”納入儒家“修己治人的規(guī)!敝,將“格物致知”的知識理性與正心誠意的道德涵養(yǎng)以及修齊治平的經(jīng)世實踐結(jié)合起來考察。朱熹繼承了早期儒家將知識追求納入道德修身、政治實踐的思想傳統(tǒng),朱熹的“格物致知論”不過是他的修己治人的工夫論體系的組成部分,故而在本質(zhì)上說并不是一種認識論,而是一種成德工夫論。既是一種成德工夫,那么,所謂“格物致知”的思想,無論從其目的、內(nèi)容、過程來看,均與西方哲學的認識論不同,表現(xiàn)出一種修身工夫論的鮮明特征。
其一,“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明德”的倫理政治,它只是“修己治人的規(guī)!敝械木唧w“行程”,其目標則是道德修身與政治實踐。具體來說,“格物”、“致知”的環(huán)節(jié),只是為了過渡到“正心”、“誠意”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點,朱熹在《大學章句》中有明確的解釋:“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無不盡也。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矣,意既實,則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② 在這里,“格物致知”的知識追求,只是為了道德意志的篤實與道德觀念的明確,也就是為了“明明德”。朱熹強調(diào)“格物致知”是進德工夫的基礎(chǔ),他解釋“誠意”說:“經(jīng)曰: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又曰:知至而后意誠。蓋心體之明有所未盡,則其所發(fā)必有不能實用其力,而茍焉以自欺者。然或已明而不謹乎此,則其所明又非已有,而無以為進德之基。”③ 也就是說,“格物致知”是為了實現(xiàn)“心體之明”,從而為下一步“正心”、“誠意”的進德工夫奠定基礎(chǔ)。由此可見,道德修身的行程體系決定、制約了“格物致知”只是修身工夫的一個“行程”,它和那種獲得客觀知識的認識論目標是不同的。
其二,從“格物致知”的內(nèi)容來看。,由于格物致知是為了實現(xiàn)修己治人的成德工夫,故而決定了這種認知活動的主體內(nèi)容是人倫日用。所以,朱熹在詮釋“格物”之“物”和“致知”之“知”時,十分強調(diào)這種知識對象是倫理道德之“理”。他說:“格物窮理,有一物便有一理。窮得到后,遇事觸物皆撞著這個道理:事君便遇忠,事親便遇孝,居處便恭,執(zhí)事便敬,與人便忠,以至參前倚衡,無往而不見這個道理!雹 盡管朱熹在詮釋“格物致知”的對象時,也將它們擴展到天地陰陽、昆蟲草木之理,但是,由于“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正心誠意、明明德,這就使得朱熹在詮釋“格物致知”時,始終不愿偏離仁、義、忠、孝、恭、敬等倫理規(guī)范之類的“理”,并竭力將“格物致知”的內(nèi)容限制、集中在人倫之理之上。
其三,從“格物致知”的過程來看,“格物致知”的過程并不體現(xiàn)為主體認識客觀世界,建構(gòu)知識體系,而是一種追求如何合乎“天道”、“天理”的主客合一的實踐活動。因此,所謂“格物致知”并不是那種因主客之分而必須通過感知、理性而獲得關(guān)于客觀世界的知識體系的活動,那是西方哲學所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作為理學家的朱熹則強調(diào)“格物致知”是“天理具足”的人在處事應物的種種生活實踐中感悟、發(fā)明實行各種各樣“當如此”、“當如彼”的道理,他所理解的“格物致知”總是離不開行的,所以他經(jīng)常說:“格物,是窮得這事當如此,那事當如彼,如為君便當止于仁,為人臣便當止于敬!雹 這些“當如此”、“當如彼”的道理不是邏輯化的知識體系,而是體現(xiàn)為人應如何做的行為規(guī)范、活動程式!案裎镏轮钡慕Y(jié)果不是形成關(guān)于客體世界“是什么”的靜態(tài)知識,而是關(guān)于主體應該“如何做”的動態(tài)實踐。所以朱熹以為:“‘格物’二字最好。物,謂事物也,須窮極事物之理到盡處,便有一個是,一個非,是底便行,非底便不行。”① 這樣,“格物致知”就成了在治國平天下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是”、“非”標準的重要步驟。那么,“格物致知”的過程是主體心中之理與客體事物之理相互印證、融通、實現(xiàn)的實踐過程,這個過程的最終結(jié)果正如朱熹所說:“大凡道理,皆是我自有之物,非從外得。所謂知者,便是知得我底道理,非是以我之知去知彼道理也。道理本固有,用知方發(fā)得出來。若無知,道理何從而見!雹 因此,所謂的“格物致知”,一方面就是知得“我自有之物”的道理,另一方面則是要將自有之理去應事事物物之理。由于“我底道理”與“萬物之理”其實就是同一個理,那么,“格物致知”最終就是實現(xiàn)“合內(nèi)外之理”!吨熳诱Z類》載:問:“格物須合內(nèi)外始得?”曰:“他內(nèi)外未嘗不合。自家知得物之理在此,則因其理之自然而應之,便見合內(nèi)外之理!雹 這個“合內(nèi)外之理”不是一個對象化的“語言—邏輯”的抽象知識系統(tǒng)形成過程,而是一種主客合一的“參天地,贊化育”的實踐活動過程。
在一百多年來的中國哲學史學科建構(gòu)過程中,學者們在不懈地尋找那些能夠和西方哲學體系對應的部分,并作出合乎西方哲學思維方式、基本概念構(gòu)架的“現(xiàn)代”誤讀。所以,如何以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歷史文本、思想體系為基點而建構(gòu)出合乎中國歷史實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的”哲學,應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學人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