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經濟增長》既是一種理論的探討,又是歷史與現實的實證。對我國有效經濟增長動態(tài)過程的理論分析,是按照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循著從長期到短期的線索逐步展開的。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有效經濟增長理論與我國有效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過程進行了全面闡述。具體包括:運用面板數據、VAR模型、回歸與時間序列組合模型等計量方法,測算超額人均收入、人均基準消費等相關數據;采用靜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闡述我國有效經濟增長過程的發(fā)展現狀、認識它的發(fā)展歷程及周期變動規(guī)律,并預測它的未來;運用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方法,把消費增長這個長期問題和經濟周期這個短期問題結合在一起,是本書研究方法的一個嘗試;借助國際比較的方法,比較分析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有效經濟增長趨勢與周期波動情況,對于評價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增長效率、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起到了指導作用。
這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方法科學、論證充分,具有較強的時代特性。所提出的有效經濟增長動態(tài)模型以及超額人均收入等相關指標的測算方法,為我國突破增長瓶頸,實現由國富到民強的發(fā)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理論工具和新思路,最終得出了具有科學性的結論與政策建議,富有參考價值。
李月,1982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04年、2006年、2009年分別獲得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赴美國西敏大學訪問。2007-2008年,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留學生。2009年至今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任助理研究員。先后在《經濟科學》、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南開經濟研究》、《統(tǒng)計研究》、《世界經濟研究》、Frontiers ofEconomics in China、ISTP檢索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l0余項。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目標
第二節(jié) 有效經濟增長的概念與意義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經濟增長理論溯源
第一節(jié) 經濟增長理論的演變過程
第二節(jié) 國內外學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理論研究的文獻綜述.
第三章 有效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模型與測算方法
第一節(jié) 超額人均收入函數
第二節(jié) 超額人均收入增損模型
第三節(jié) 超額人均收入增長率模型
第四節(jié) 有效經濟增長動態(tài)模型的擴展與修正
第五節(jié) 超額人均收入及相關變量的測定
第六節(jié) 本章 小結
第四章 我國有效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特征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效經濟增長的趨勢特征
第二節(ji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效經濟增長的類型轉換
第三節(jié) 有效經濟增長趨勢的城鄉(xiāng)差別分析
第四節(jié) 本章 小結
第五章 有效經濟增長與消費
第一節(jié) 消費對我國有效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
第二節(jié) 有效經濟增長對消費的引致作用分析
第三節(jié) 有效經濟增長與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第四節(jié) 本章 小結
第六章 中國有效經濟增長的周期波動
第一節(jié) 我國有效經濟增長周期波動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我國有效經濟增長周期波動的生成機制
第三節(jié) 投資、消費與我國有效經濟增長周期波動
第四節(jié) 本章 小結
第七章 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有效經濟增長的比較
第一節(jié) 日本有效經濟增長趨勢分析
第二節(jié) 我國臺灣省有效經濟增長趨勢分析
第三節(jié) 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有效經濟增長趨勢比較
第四節(jié) 本章 小結”
第八章 中國有效經濟增長預測與國際經驗借鑒
第一節(jié) 中國大陸經濟發(fā)展階段的再判斷
第二節(jié) 中國大陸有效經濟增長趨勢預測
第三節(jié) 目本與我國臺灣省政策經驗借鑒
第四節(jié) 本章 小結
第九章 主要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
第二節(jié)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