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年鑒由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和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旨在為中、德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學者提供一個交流互鑒的學術平臺,以便使中外學者在共同關注的研究領域中展開具有國際視野的研討,在跨文化語境中獲得借鏡式的啟發(fā)和思考,集中展示東西方哲學的精粹。首部年鑒收錄35篇專題論文,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首次發(fā)表,文章圍繞公共領域中存在的一些社會性話題(如倫理、民主、正義、全球化等)來展開,通過批評式的跨文化對話來探尋一種公眾話題的客觀性,這些前沿性的、多方面的討論反映了東西方文化區(qū)域中的哲學發(fā)展趨勢,是迄今為止中歐學者共同編輯出版的第一部大型哲學刊物。作為中西方哲學學者的一個公開論壇,它聚焦于東西方的哲學傳統(tǒng)和重要哲學話題,發(fā)展一些共同的研究領域,鞏固和協(xié)調(diào)社會科學和科研項目之聯(lián)系,以助益雙方的學術文化交流為目標,具有具有較高的社會意義與學術價值。
序一
哲學:人類精神的圣火
李鐵映
欣聞《東西方哲學年鑒》即將分別由德國德古意特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賀。這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與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英漢雙語刊物必是東西哲學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中國哲學與世界哲學相互交匯的一個重要舉措。應該刊中方主編謝地坤教授的約請,我想借此機會談點對哲學的思考,以為序。
在我看來,一個國家、民族,要興旺發(fā)達,擁有光明的未來,就必須擁有理論思維,擁有自己的哲學。哲學是思想的花朵,文明的靈魂,精神的力量;哲學鍛造我們的思維,凈化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惟有擁有開創(chuàng)性的哲學思維,才會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對“哲學是什么” 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一直爭論不休。從哲學誕生的那一天起,哲學家們就在不停地追問,每個時代的哲學家都給出了許多不同的答案,從而構成了哲學的永恒話題。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在回答哲學的最初問題時,指出“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這種以火喻萬物的表征,是堅信在事物運動的永恒性中存在著某種秩序,即“邏各斯”。哲學追尋的“邏各斯”乃是一切事物都要遵循的“道” 的睿智。這種追尋在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那里,演進為“人能認知什么” 和“人應當做什么” 的哲學思索。只是與此相背離的是,近現(xiàn)代歐洲哲學中出現(xiàn)了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學,疏離了哲學理論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
中國是一個東方大國,有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學說,過去常常被稱為“儒學” “道” “道學” “玄學” “理學” 等。直到19世紀末,日本學者西周取漢字“哲” 和“學” 來表達思維智慧,中國學者認同并采用了這一表達。中國哲學的形成和最初的繁盛發(fā)生于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22~公元前221年) 的諸子百家時期。西漢時開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學兩千多年來在中國占據(jù)特殊地位。佛學的傳入(東漢初年) 和道家文化的產(chǎn)生發(fā)展,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儒釋道三家感動呼應、彼此論辯又互相吸收,為后來的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明末清初,歐洲文化開始傳入中國,中國知識分子大膽吸收外來文化,逐步實現(xiàn)了中西會通,從此與西方哲學交相融會,使“思想史”上升為“哲學史”。
我以為,哲學實質(zhì)上是自然史、社會史和人類思維史的總結和概括,是幫助人們認識自然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規(guī)律的一種方法,它是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上必然發(fā)生的一種理論形態(tài)和文化自覺,是人的精神之精華。
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產(chǎn)物。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在不斷展現(xiàn)出大自然無窮復雜性的同時,也向我們昭示了人類認識自然界的無限可能性。每一次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都宣告了先前所謂絕對真理的終結,都為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開辟了新的道路。然而,哲學是智慧而非具體的知識,它改變的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它關注的是世界的普遍性意義。質(zhì)言之,哲學不是具體知識,但絕非拋棄知識,它是在廣泛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集中反映我們?nèi)祟愓J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對科學知識的反思和超越。
哲學思想作為人類社會意識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人類實踐活動的理論反思;反過來,它對社會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心理、傳統(tǒng)等產(chǎn)生很大影響。設想一下,假如西方歷史上不存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不存在古希臘、羅馬哲學,那也就不存在對后世影響甚大的西方文化傳統(tǒng)。同樣,在中國如果沒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爭鳴,尤其是儒、道、名等哲學思想的對陣,中華民族的文化宗旨亦會盡失光華。所以說,人類思想文化里面最精致、最核心的東西就體現(xiàn)在哲學思想之中。正是在此意義上,黑格爾說哲學是整個客觀環(huán)境的自覺和精神本質(zhì),是對哲學恰如其分的評價。
哲學的這種本質(zhì)表明,它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對人類社會及其人與自然關系的理性把握,為人類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哲學可以指導人們正確認識自然界、人類的歷史發(fā)展,可以為推動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社會的變革和社會關系的調(diào)整提供理論和方法,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風尚,最終有助于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哲學的這種本質(zhì)還表明,它是人類文化自覺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是一門把永恒性與歷史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思辨性與實踐性結合于一體的學問,即是人把自我與自然、社會相融合的一種自覺智慧。哲學總是力圖為人類知識尋求可靠而確定的基礎,也總是對已有或給定的基礎持一種再思的態(tài)度。因此,哲學在不斷地為人們建構起合理的世界觀前提、方法論前提和價值觀前提的同時,也不斷對這些前提進行哲學的自我審視和批判。這種批判是懷疑,更是反思,體現(xiàn)了人類思維的精邃,所以哲學是人的精神發(fā)展的結果。
由此觀之,哲學是精邃的智慧,文明的精華,深沉的反思。哲學是一把圣火,始終燃燒著人們的精神!社會越是向前發(fā)展,人們的實踐越是復雜,社會生活越是豐富多彩,時代的變革越是深刻劇烈,就越是需要哲學,并推動哲學發(fā)展!在人類的精神活動中,一切真正的哲學往往作為信念、理想而發(fā)揮著支撐作用。
從人類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來看,任何一次巨大的變革和發(fā)展,總是以理論變革為先導,理論變革總是以思想觀念的解放為前提,而吹響人類思想解放的第一聲號角的,往往就是代表時代精神的哲學。馬克思曾明確指出: “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 這個比喻非常精辟地說明了哲學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從歷史上看,哲學的發(fā)展,總是意味著人的思想的解放,哲學首先是“頭腦的解放” 即解放思想的科學;而思想的解放,又從來是啟動和引導整個解放事業(yè)的中樞,從而成為“解放的頭腦”。人類社會的一切發(fā)展、一切進步、一切革新,首先要解放頭腦、解脫精神束縛,才能有創(chuàng)造的動力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哲學也需要不斷得到解放,只有對一切知識和問題的不斷追問,才能激起哲學的不斷進步,進而起到不斷解放人類思想的作用。
但是,哲學不是天馬行空的產(chǎn)物,哲學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來自于各個民族的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因此,哲學思維的發(fā)展又與某一個時代中的某一個民族有關,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時代、一個民族認識和駕馭自身及其與自然關系的能力。普天之下,一切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都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中國古語曰: “觀乎人文,以化天下! 哲學作為文化之靈魂和內(nèi)核,“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運用人的智慧思量世界上萬事萬物,仰觀俯察,談古論今,貫通宇宙人文。由于地域和歷史條件的不同,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性格的差異,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民族性格的哲學。世界有多少種文化存在,就有多少種說理的學問!道與理都來自于存在,來自于人的實踐。中國哲學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儒家的理念不僅強調(diào)修身治國平天下,而且也重視“為仁由己”的道德境界,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的道德金律。道家則強調(diào)超拔世間、俯視萬象,追求人與萬物歸為一體的理想,即天人合一。中國哲學的這些特點早在清代就已經(jīng)受到西方學者的重視,現(xiàn)在不少西方學者都認為,不同民族的哲學存在著明顯差異,可以取長補短,而這恰恰是當今世界哲學繼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和標志。
進入21世紀,世界已經(jīng)演變?yōu)椤暗厍虼濉。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廣泛而緊密,對話與合作成為當今世界哲學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正是呼應這一現(xiàn)實訴求,中國與德國哲學學者歷經(jīng)三年多的探索商討,迎來了2015年度《東西方哲學年鑒》的即將出版!稏|西方哲學年鑒》是迄今為止中歐學者共同編輯出版的第一部大型哲學刊物,除去集中介紹東西方近年來最值得推薦的優(yōu)秀論著以外,每年還將選取、討論一個當今哲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參與理論研討的學者不僅有中德學者,還有東西方其他國家的學者。我衷心希望,這個平臺能夠集中展示當代東西方哲學的精粹,彰顯出東西方哲學學者所點燃的圣火,肩負傳承圣火的使命!我也希望,中國學者虛心向各國學者學習,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吸收各個民族的優(yōu)秀成果,不僅要在中國哲學發(fā)展史上寫出流光溢彩的一筆,而且要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世界的合作共贏帶來云消雨霽之彩虹!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
2015年9月
謝地坤,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2005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朱葆偉,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審,博士生導師,F(xiàn)為《哲學研究》編輯部常務編委、編審。
漢斯·菲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教授。
序一 哲學:人類精神的圣火 李鐵映(1)
序二 中國哲學的現(xiàn)狀、問題和任務 謝地坤(6)
序三 中國特有之哲學——中國所產(chǎn)之哲學 漢斯·菲格(24)
公共領域與全球化
理性(推理)的公開性 斯蒂凡·戈澤帕特(3)
數(shù)字化:公共領域的另一個結構性轉(zhuǎn)型? 羅賓·克里凱特(16)
公共領域的哲學基礎問題
多元主義、自治與公共協(xié)商——一個法哲學的視角 伯恩哈德·亞克爾(35)
康德論公共領域及對阿倫特和當代跨文化討論的一些反思 安德拉·埃森(47)
公共性與判斷力——漢娜·阿倫特關于公共意見的論點 漢斯·菲格(60)
從技藝與機運的對立關系來看公共領域中的政治自由——阿倫特與海德格爾的比較 汪文圣(71)
哈貝馬斯論公共空間的工具性推理 周柏喬(92)
公共領域與倫理
共和性:一種公開論辯式的生活方式 京特·策勒(105)
改變帝國心態(tài)——公法的公共領域 豪克·布倫克霍斯特(120)
溝通權力與公共領域:為協(xié)商政治模式一辯 瑞吉娜·克萊德(128)
東方文化中的公共領域問題
中國軸心時代視域下的公共領域和開放社會 羅哲海(145)
如何共同決定該做什么——對當代中國公共道德正當性理論的考察 費利佩·布魯諾奇(160)
與公共性和公正有關的儒家“誠”觀念——一種倫理學與方法論探索 奧勒·多林(184)
公共領域與民主
國家公共領域和國際公共領域及人權保障 格奧爾格·羅曼(205)
國際正義:公共理性的界限 趙敦華(216)
隱私和/在公共領域 貝亞特·羅斯勒(226)
語境、視角和方式:研究“公共性”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馬俊峰(241)
公共領域與正義
中西正義觀溯源 鄧曉芒(251)
政治的與司法的代表概念:一些歷史性的追溯 威廉·施密特—畢格曼(266)
寬容與法之正當 瓦特·普凡庫赫(273)
正義、基本善品與公共理性 韓水法(288)
密告?zhèn)惱怼數(shù)娜蛐怨癫环䦶男袨榛驅(qū)θ蚬姷恼`解? 亨寧·哈恩(301)
年度文選
無神論或迷信?——對某一當前問題的非當前性考慮 雷米·布拉克(319)
德國哲學研究的當代意義 路德維希·西普(340)
什么使人成為人? 羅伯特·施佩曼(357)
作為“破壞的狂怒”的獨立性——黑格爾、施蒂納和馬克思的自我規(guī)定的辯證法約翰·特拉勞(370)
論儒家的實踐智慧 陳 來(383)
認知科學對當代哲學的挑戰(zhàn) 劉曉力(395)
東西方意識哲學中的“意向性”與“元意向性”問題 倪梁康(409)
馬克思的歷史道路理論及其具體化承諾 吳曉明(430)
中國哲學的特點與中華民族精神 李存山(452)
中國當代哲學中的烏托邦思想 馬里奧·文寧(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