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阿蘭·巴迪歐的13篇講座,它們是巴迪歐于1998-1999學年、1999-2000學年、2000-2001學年,為哲學國際學院研究班開設的課程內(nèi)容。巴迪歐在其中號召用內(nèi)在性方法來取代外在性方法,以評價波瀾壯闊的20世紀。巴迪歐將20世紀描述為“野獸”,這個新世紀超脫于舊的世界,踐行了其思想中的一種真正的無限,它是新生的,同時也是脆弱的。在本書中,可以看到一種后馬克思視域中不同尋常的百年反思。
剛剛過去的20世紀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紀?一個罪惡的世紀?一個戰(zhàn)爭的世紀?一個極權的世紀?一個自由的世紀?一個歡樂的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阿蘭·巴迪歐的這本名叫《世紀》的書中,一反其以往著作中帶有濃重數(shù)學本體論色彩的風格,以極具詩意化的語言和澎湃的激情,闡釋了人類歷史中這個偉大的世紀,其詩學話語賦予了哲學表達一種獨特性。
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前哲學教授,法國哲學家。師從法國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性任務路易?阿爾都塞,并參與了阿爾都塞為科學家舉辦的哲學講座班。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后,巴迪歐對阿爾都塞的思想進行了反思,并先后發(fā)表了《主體理論》(1982年)、《存在與事件》(1988年)、《存在與事件2:世界的諸邏輯》(2006年),宣告了他以康托爾數(shù)學集合論為根基的新哲學的誕生。他的其他重要著作還包括《能思考政治嗎?》等.
中譯者前言001
獻辭001
1998年10月21日一探尋方法
1998年11月18日二野獸
1999年1月6日三不可調(diào)和
1999年1月13日四一個新世界,是,但什么時候?
1999年2月10日五對真實的激情和偽裝的蒙太奇
1999年4月7日六一分為二
1999年5月5日七性危機
1999年11月10日八遠征
2000年1月11日九七個變量
2000年1月26日十殘酷
2000年3月1日十一前衛(wèi)
2000年3月28日十二無限
后記十三人和上帝的共同消失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