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證據辯護理論制度與實踐
證據辯護一方面體現(xiàn)了律師進行有效辯護需要“用證據說話”的核心要旨,另一方面也契合了證據裁判原則之于辯護工作的指引效力和規(guī)范意義。證據辯護濃縮著辯護藝術的精華,是律師應掌握的司法智慧;也承載著刑事法治的追求,需要國家為其價值發(fā)揮提供規(guī)則和程序保障。朱夢妮著的《證據辯護理論制度與實踐》以證據辯護為主題,圍繞其基礎框架、本體理論、實踐現(xiàn)狀、運作機制、配套制度和未來愿景六個分論題展開了全面思考和深入研析。作為系統(tǒng)性研究證據辯護問題的先例,本書開辟了我國證據學和辯護學交叉研究的新領域,其學術見解和實踐建言將為我國訴訟制度改革增添新鮮活力、注入持續(xù)動力。
朱夢妮,女,湖北武漢人,2016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文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證據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物證技術學、大數據等。
在《法學家》《北京社會科學》《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EURO-ASIANLEGALFRONTIERSREVIEW》等中英文法學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合著《物證鑒定意見的質證路徑和方法研究》,參編《刑事證據問題研究》《遲到的正義——影響中國司法的十大冤案》《正義的救贖——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十大刑案》等書;主持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一項、2015年度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一項(已結項),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刑事庭審的中國問題與出路”等多個重大課題的研究;獲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防篡改檔案食品安全追溯系統(tǒng)”一項(第三發(fā)明人);先后獲得“北京市刑事偵查學研究會第十六次年會論文評選三等獎”“2011—2012年度司法鑒定優(yōu)秀論文獎”“中國人民大學第九屆學術新星提名獎”等獎項。
導論
第一節(jié)證據辯護的主題引入
一、刑事辯護需要“用證據說話”
二、我國值得思考的證據辯護場景
第二節(jié)證據辯護的研究意義
一、提煉證據辯護的原創(chuàng)性理論
二、提升證據辯護的實質性水平
三、促進證據法學的接地氣發(fā)展
四、防范冤假錯案的悲劇性復制
五、迎接法治中國的大跨步前行
第三節(jié)研究方法與研究目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目標
第一章刑事辯護的基礎框架概述
第一節(jié)刑事辯護的現(xiàn)代發(fā)展
一、從單一性質拓展為雙重屬性
二、從審判活動延伸至訴訟全程
三、從針對實體進行防御走向指向程序開始進攻
四、從自然意義上的辯護躍升法律意義上的辯護
第二節(jié)刑事辯護權的權利內涵
一、辯護權的復合內容
二、辯護權的雙重主體
三、辯護權與獲得辯護權
四、獲得律師有效辯護的權利
第三節(jié)刑事辯護的論證邏輯
一、辯護論證與指控論證
二、事實分析與法律分析
第二章證據辯護的本體理論建構
第一節(jié)證據辯護的概念界說
一、證據辯護的已有定義
二、證據辯護的爭議解析
三、證據辯護的重新界定
第二節(jié)證據辯護理念的樹立
一、證據辯護與證據質證
二、證據辯護與辯護證據
三、證據辯護與事實辯護
第三節(jié)證據辯護的支撐理論
一、證據裁判原則
二、有效辯護理論
第四節(jié)證據辯護的范圍評析
一、證據辯護貫穿于刑事訴訟中的整個過程
二、證據辯護同時針對實體性與程序性事實
第五節(jié)證據辯護的性質解讀
一、辯方視角的證明責任
二、證據辯護的雙重屬性
第六節(jié)證據辯護的倫理思辨
一、辯護律師的有限忠實義務
二、刑事辯護的法律真實立場
三、證據辯護的“兩個中心”
第三章證據辯護的司法實踐考察
第一節(jié)實證研究的樣本總覽
一、研究資料簡述
二、案例樣本概況
第二節(jié)證據辯護的高應用率
一、各辯護形態(tài)中的證據辯護
二、審判前辯護中的證據辯護
第三節(jié)證據辯護的基本形態(tài)與典型案例評介
一、證據辯護之“破”
二、證據辯護之“立”
三、科學證據時代的新樣態(tài)
第四節(jié)實證研究中凸顯的證據辯護主要問題
一、“誤入歧途”的證據辯護
二、“陷入困境”的證據辯護
第四章證據辯護的運作機制研析
第一節(jié)證據的獲悉調查機制
一、辯護律師會見
二、辯護律師閱卷
三、辯護律師調查取證
第二節(jié)證據的審查判斷機制
一、辯護律師審查判斷證據的司法標準
二、辯護律師審查判斷證據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jié)證據的質證舉證機制
一、廣義上的律師質證舉證:延伸至審判前
二、狹義上的律師質證舉證:聚焦于審判中
第四節(jié)證據的辯論推理機制
一、辯論推理的價值功效
二、辯論推理的故事進路
第五章證據辯護的配套制度架構
第一節(jié)被追訴人層面:權利主體理論與無效辯護
理論
一、正面確立:訴訟權利能力與訴訟行為能力
二、反面保障:被追訴人主張無效辯護的權利
第二節(jié)辯護律師層面:規(guī)則細節(jié)補缺、說理程式
設計與職業(yè)風險防范
一、證據規(guī)則與庭審規(guī)則補缺
二、證據裁判說理程式之規(guī)范
三、證據辯護執(zhí)業(yè)風險之防范
第三節(jié)專家力量層面:專家輔助人參與的范圍探
討與意見的屬性分析
一、專家輔助人參與訴訟的范圍擴充
二、專家輔助人出具意見的證據地位
第六章證據辯護的未來發(fā)展遠景
第一節(jié)修正:證據辯護在辯護形態(tài)中的定位
一、證據辯護是一種刑事辯護形態(tài)
二、現(xiàn)有形態(tài)定位觀點存在的悖論
三、證據辯護的并行辯護形態(tài)分析
第二節(jié)展望:證據辯護將成主導的辯護形態(tài)
參考文獻
后記
第四節(jié)實證研究中凸顯的證據辯護主要問題
筆者相信,經過前文的深刻論述,證據辯護在刑事訴訟中的重要性已顯而易見、不容置疑,它是防止被追訴人被以不具備證據能力、不滿足證明標準、不符合法治精神之證據而判定有罪的重要司法屏障。然而,再回望本書的案例樣本,并結合深度訪談的感觸,筆者卻“不情愿”地發(fā)現(xiàn)了在我國刑辯實務中存在著的、與證據辯護之關鍵地位極不相稱的兩大現(xiàn)象:第一,律師的證據辯護往往“誤入歧途”;第二,律師的證據辯護常!跋萑肜Ь场薄o@然,它們會對證據辯護預設功效的理想發(fā)揮構成實質性威脅、產生巨大的副作用,是我國證據辯護向前發(fā)展的兩大軟肋。當然,要戰(zhàn)勝敵人,首先應了解敵人;要解決問題,首要應找準癥結。因此,下面就讓我們深入分析實證研究中所凸顯的證據辯護主要問題。
一、“誤入歧途”的證據辯護
長期以來,理論界和實務界關于我國刑事辯護質量之所以不甚理想、令人擔憂的成因分析中,一直存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只認識到了問題的‘外因’(外在阻力)而未認識到問題的‘內因’(內在動力)”,吳紀奎:“對抗式刑事訴訟改革與有效辯護”,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年第5期。尤其是律師群體,似乎已習慣于批評制度、批評對手。
有鑒于此,對于證據辯護主題,筆者為了避免立場偏見下的持管窺天,即決定首先從自身因素出發(fā)。而不出所料,筆者經實證觀察后確實發(fā)現(xiàn),律師在證據辯護時經常走入源于認知不足或能力有限所導致的應用誤區(qū)。正如有豐富人民陪審員經歷的一位學者所言:“在法庭上,常見到倉促翻閱卷宗、語言表達混亂的律師,有時見到激情慷慨甚至咄咄逼人,卻對法庭調查和辯論的階段目標認識不清的律師,偶爾見到辯護得‘有利有理有節(jié)’的律師。”郭倍倍:“陪審員視野下的低效辯護——基于運輸毒品案的實證研究”,載徐昕主編:《刑事辯護的中國問題(司法·第9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頁。
。ㄒ唬┵|疑無理主張無據
關于“雄辯術”最早同時也是最經典的定義,即“說服的藝術”,在古希臘人看來,“法庭演說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職責就是說服法官并將法官的頭腦引到發(fā)言者所欲達到的結論上來!丙溈嗣滋m:“關于辯護藝術”,載[。菝谞査嫉龋骸堵蓭煹乃囆g——如何贏得你的案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頁。具體到證據辯護中,就要求“破”應當針對證據有理有據,“立”更需要運用證據充分論證。然而,實踐中律師的證據辯護質疑無理、主張無據的情況卻屢有發(fā)生。
例如,在一起受賄案件中,針對一筆受賄款,被告人曾供認其收受賄賂(后當庭翻供),也有行賄人的詢問筆錄予以佐證。在法庭上,辯護律師提出“本節(jié)由于被告人否認,屬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而依據僅僅是被告人在庭上的辯解。對此,公訴人當庭答辯認為“被告人當庭翻供不能成立,其曾作過有罪供述,又有行賄人證言相印證,本案也排除了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在案證據合法有效!毙熳谛拢骸缎淌罗q護實務操作技能與執(zhí)業(yè)風險防范》,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頁。顯然,律師試圖只以被告人的一個孤零零的當庭辯解來動搖或否定控方的整個受賄證據鎖鏈,如同蚍蜉撼樹,難以得到法官的認可。
同時,在本書樣本B的289例案件中,有37例案件之法官給出的不予采納律師某辯護意見的理由即為“無據證實”。例如,在李某某等涉嫌貪污、受賄、私分國有資產案中,關于公訴機關指控的被告人李某某貪污公款30萬元一事,律師辯稱“當時其(指李某某——筆者注)對曹某某說是借的,并說了在裝修實驗室時還款,故其的行為是挪用公款,不是貪污”,但沒有提供任何相關證據。對于該辯護意見,法院后以“既無據證實李某某占有該款系借用,也無據證實其占有該款后有歸還的誠意”為由,未予采納。參見(2014)七刑初字第494號。該問題在量刑辯護中也比較突出。例如,在樣本B的字某某涉嫌故意殺人案和栗某某涉嫌故意傷害案中,判決書中均出現(xiàn)了“辯護人關于被害人有過錯的意見無證據證實”的陳述和說明;參見(2014)大中刑初字第165號,(2015)臺刑初字第74號。此外,關于自首、立功等法定量刑情節(jié)的辯護中也有證據不充分的情況。
。ǘ┺q護證據漏洞百出
如果說,律師“質疑無理主張無據”的主要原因是不主動收集、調查有利證據,那么,在律師進行積極地證據辯護時,卻又時常發(fā)生所提交辯護證據漏洞百出的情況。
主要漏洞之一,所提交的辯護證據間自相矛盾。例如在禹某某涉嫌合同詐騙案中,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禹某某在沒有落實資金來源,不符合招投標條件的情況下,虛構梁山凱愛國際高科技工業(yè)園區(qū)(以下簡稱梁山高科技工業(yè)園區(qū))項目招投標的事實,以凱愛投資公司的名義發(fā)布招標公告,以交納購買標書款和投標保證金的理由,騙取被害單位50余萬元。對此,被告人禹某某及其辯護律師辯稱依法履行了招標程序。但律師提供的所謂被害單位的投標文件證據卻既不符合投標文件的基本格式,也不具備投標文件理應具有的關鍵要素,有關該文件系投標文件一部分的解釋也與其出示的另一份證據、凱愛投資顧問公司(凱愛投資公司后變更為凱愛投資顧問公司——筆者注)備案報告的附件內容矛盾。參見(2013)海刑初字第1365號。
主要漏洞之二,所提交的證據與案件沒有關聯(lián)。例如,在鄭某涉嫌貪污案中,檢察機關指控的事實之一即鄭某利用職務便利向某房產公司實際控制人賴某某索取兩套房產的購房優(yōu)惠價共計人民幣40萬元。對此,辯護律師辯稱鄭某并未低價購買房屋,并提供了簽訂時間為1998年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作為書證。然而,鄭某低價購房的時間分別為2002年和2003年。故法院以“協(xié)議成交價與本案并無關聯(lián)性”為理由,沒有采信該證據。
主要漏洞之三,忽略能確保證明力的過程證據。在刑事辯護活動的證據交鋒過程中,辯護律師所提供的證據往往會受到內容真實性或取證合法性的質疑。這里以量刑辯護為例,律師向法庭提交的量刑證據中經常會包含一些調查筆錄和書面文件,如學;騿挝魂P于被追訴人在校期間、工作期間表現(xiàn)情況的證明、基層組織對被追訴人家庭組成或健康狀況的說明等。對于這些調查筆錄或書面文件的真實性和證明力,法官在沒有看到過程證據——將律師收集證據的過程以及所獲取的證據情況作出準確地記錄,從而形成具有證據效力的書面筆錄陳瑞華:“論刑事訴訟中的過程證據”,載《法商研究》2015年第1期!那闆r下,難免持一種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這也意味著,律師在證據辯護中重視證據結果、忽視取證過程的傾向,很可能導致辛苦過后卻是無用功。而這其實主要不是能力問題,只是意識欠缺,即沒有“用結果證據支撐事實主張之成立,用過程證據確保結果證據之證明力”的辯護基本認知。
。ㄈ┳C據辯護目的不明
該“證據辯護目的不明”的問題主要指向于律師在庭審階段的質證和舉證活動,分別表現(xiàn)為:質疑火藥聚焦于證據采納層面還是證據采信層面不作區(qū)分,或顛倒邏輯順序;以及將舉證簡化為羅列辯護證據,而不是圍繞證明目標下的有序組織證據。具體來說:
在質證活動中,律師往往不清晰點明其試圖達到的質證效果:是直接否定證據能力而將之排除在法庭之外,還是削弱證明效力以影響法官對爭議事實的認定結果?應當看到,對證據的采納與采信問題作出清楚區(qū)分,一方面有利于厘清質證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律師制定正確、高效之質證策略的前提。例如,在某次關于法庭質證的模擬演練中,被告人在向法庭解釋為何其曾經做出殺害妻子之有罪供述(后來又翻供)的原因時,數次提到偵查人員在審訊中不讓他吃飯、不讓他喝水、也不讓他睡覺,即有變相的刑訊逼供嫌疑。但辯護律師卻沒有抓住該辯點繼續(xù)展開,相當于放棄了提出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之申請的機會。事后,律師關于沒有提出刑訊逼供問題的解釋是,“因為控方提供的僅僅是被告人的供述,而被告人的供述在沒有其他證據佐證的情況下,是不應該作為定案依據的”。顧永忠主編:《中美刑事辯護技能與技巧研討》,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170頁。應該說,律師關于被告人供述之定案規(guī)則的理解并沒有問題,但卻反映出在證據之“進門資格”和“成為定案根據”這兩個不同層面上的混淆,從而導致在質證策略把握上的不當:合法性是證據資格層面的問題,應當優(yōu)先提出;如果此時能順利排除該有罪供述,那么該案就不是僅有供述能否定案,而是壓根兒沒有證據;若不能順利達到前一目的,則再馬上采取質疑供述為孤證的替代方案。
在舉證活動中,律師辯護目的不明的缺點更加暴露無遺。正如田文昌律師所言:“在舉證水平上,客觀地說,就目前而言,我們律師的水平普遍不如公訴人!碧镂牟、陳瑞華:《刑事辯護的中國經驗:田文昌、陳瑞華對話錄(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33頁。其突出表現(xiàn)就是律師雖然能向法庭舉證,有時甚至舉出了很多證據,但由于缺乏對證據的細致分析和系統(tǒng)梳理,常?浯筠q護證據的證明力,導致證據實質上不能完全支持舉證目的,極端時可能毫無證明價值。例如在一起故意殺人的案件中,律師出具的證人證言其實只能證明“不排除被告人在某一特定時間內不具有作案時間”,但律師卻反復強調它足以證明被告人沒有殺人行為。顧永忠主編:《中美刑事辯護技能與技巧研討》,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185頁。
(四)表演色彩過于濃重
“刑事辯護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SeeStricklandvWashington,466US668(1984)藝術往往離不開表演,刑事司法競技舞臺上的證據辯護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律師的證據辯護表演應有節(jié)有度,我國辯護實踐中的表演色彩卻有些過于濃重。
有不著邊際型的表演:一起共同盜竊案件中,公訴人宣讀了一份關于一個外號叫“麻雀”的被告人的訊問筆錄,這位外號叫“麻雀”的被告人的律師在針對這份訊問筆錄進行質證時,竟然惡作劇般地質問:“‘麻雀’是動物,怎么會說話?”有惡意突襲型的表演:一位受訪法官講述了由他經辦的真實案件,在一起案情非常復雜、已經開庭兩次的涉嫌假冒注冊商標案中,第三次開庭的法庭辯論環(huán)節(jié),律師突然提出被告人案發(fā)時是未成年人!法官問律師開庭核實身份時為何不提出年齡存疑問題,律師回應稱剛剛才發(fā)現(xiàn)了新證據。而實際上,該在偵查階段就已介入案件的律師,當時就已經了解到相關情況(有調查取證筆錄等可以證實)。但律師既沒有及時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告知這一重要的無罪證據,甚至故意拖到訴訟的最后關頭,嚴重影響了司法效率、浪費了司法資源。還有妥協(xié)配合型的表演:例如邱興華案件,其辯護律師在庭審中根本沒有提及精神病問題這一備受關注的積極抗辯事由,面對外界質疑和同行批評,該律師的回答竟然是:“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柴會群:“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載《南方周末》2006年11月30日。有調研結果顯示,在某些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的案件中,一旦黨委、政法委或政府定過調,即便案件在證據上存在重大疑點,75%的律師也會繞過相關辯點、避開無罪辯護。成安:“無罪辯護實證研究——以無罪辯護率為考察對象”,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還有學者指出,這種配合性表演“更容易發(fā)生在法律援助的案件中”。李奮飛:“論‘表演性辯護’——中國律師法庭辯護功能的異化及其矯正”,載《政法論壇》2015年第3期。
當然,筆者絕非完全否定辯護表演,相反,圍繞證據問題有技巧性地演示論證,是能夠給法官留下深刻印象、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如,在一起涉嫌盜竊的案件中,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在公交車內行竊,下車時被群眾抓住,從口袋里搜得盜竊款5000元。開庭時,被告人的律師穿著一件與案發(fā)當天被告人所穿一模一樣的上衣,他把5000元錢疊好拿在手上當庭給法官和公訴人演示動作,結果發(fā)現(xiàn)把這一摞錢順利裝進上衣口袋并非易事,何況是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何況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法官聽后也覺得案件細節(jié)存在疑點,遂將案件發(fā)回繼續(xù)查證。甄貞:“檢察官眼中的刑辯律師”,載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組編:《刑事辯護律師實務》,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232頁?梢姡蓭煴匾、得當的證據辯護表演,對于證據疑點的提出和論證大有裨益。
。ㄎ澹┺q護意見混亂冗長
我國律師似乎總在“抱怨”自己在法庭上發(fā)表意見時會被法官打斷,但是,某律所主任律師卻現(xiàn)身說法地指出,在他所經歷的一起共同犯罪案件的庭審過程中,雖然6名被告人聘請的7名律師的發(fā)言均被法官打斷,但這種打斷大多不是因為行業(yè)歧視,“在我看來,是應該被打斷,他們的執(zhí)業(yè)水平太差。”趙曉秋:“刑辯律師突擊光明之路”,載《法律與生活》2008年第21期。那么,具體到證據辯護中,律師發(fā)表質證意見和辯護意見時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透過實踐案例,筆者認為一是混亂、二是冗長。
混亂,即辯護意見沒有邏輯。這主要表現(xiàn)在:(1)事實與證據的關系顛倒。例如,有律師在辯護詞中言辭鑿鑿地指出,案件“還有一些最基本的案件事實沒有查清,這些事實足以影響到指控的犯罪有無基本的證據!蓖鮼喠郑骸缎淌罗q護:執(zhí)業(yè)現(xiàn)狀與經驗技巧》,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頁。這顯然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應該是證據存疑影響到事實認定,怎會是事實沒有查清影響到指控缺乏證據呢?(2)證據問題與法律問題膠著。很多律師的辯護詞中,在“法律辯護意見”標題下論證的其實是指控證據不能認定與法律規(guī)定相對應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實問題,其本質上仍是證據適用問題,但因律師主要從實體法視角切入,故缺乏對證據“四性”的深入分析和反駁;而“證據(事實)辯護意見”標題下的內容又非常零碎,不擅于利用將證據矛盾制作成直觀對比表等技巧,故不分主次、隨意堆砌的辯點難免分散法官的注意力和關注點。
冗長,則主要表現(xiàn)在辯護意見的一再重復。例如,在一起受賄案件中,法庭給予了辯護律師充分的時間來發(fā)表詳盡的證據辯護意見,但律師針對個別重要辯點,為表強調而重復多次。后審判長認為已經聽清,于是多次打斷律師發(fā)言,提醒律師“切中要害,無須重復已發(fā)表過的質證意見”。律師認為審判長此舉“是侵犯律師合法訴訟權利的行為”;審判長則指出律師不遵守法庭秩序,“是不懂法的表現(xiàn),是擾亂法庭秩序!甭蓭熞欢群蛯徟虚L吵得面紅耳赤。最后,被告人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從犯罪情節(jié)來看明顯屬于量刑偏重,這引來家屬不滿,指責“是因為辯護律師與法官吵架加上去的”。徐宗新:《刑事辯護實務操作技能與執(zhí)業(yè)風險防范》,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80~181頁。律師本意是盡職辯護,履行忠實義務,卻事與愿違、還換來家屬的不理解,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六)辯護策略僵硬死板
應當看到,隨著刑事訴訟模式的改革,刑事辯護尤其是庭審辯護越來越發(fā)展為正負變量此起彼伏、前序效果時刻影響后續(xù)情勢的動態(tài)過程,這考驗著刑辯律師的隨機應變、臨場發(fā)揮能力。也就是說,在糾問式訴訟下,律師可以事先準備好辯護方案,且一套就足夠,庭審時照本宣科地朗讀即可;然而,在抗辯式訴訟下,隨著交鋒推移,律師需要不斷總結辯點,隨時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及時針對質證、舉證、辯論結果的不同進行回應,并在預設的多個辯護方案間選擇適宜于現(xiàn)階段的方案,有時還不得不新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這無疑難度很大。于是我們看到,證據辯護實踐中,庭審前期就證據適用問題侃侃而談、頭頭是道,可庭審后期陷入被動、無言以對的律師不在少數。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特別注意:
第一,證據辯點前序效果與后續(xù)展開之間無法呼應。例如,律師證據辯護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就是“證據不足”,但該辯點之成立往往建立在律師經過質證成功排除某非法證據或者大幅削弱某關鍵證據之證明力的基礎上?墒,案例樣本卻顯示,無論前序質證效果如何,甚至即便公訴人就律師針對指控證據之合法性或真實性的質疑做出了無懈可擊的答辯,不少律師后續(xù)展開的法庭辯論的出發(fā)點仍然是“證據不足”。顯然,該辯論階段的證據意見從根基上就不牢固。
第二,證據辯點在內容主次、邏輯先后上沒有區(qū)分。英國的著名律師麥克米蘭先生曾告誡年輕律師,“在安排各種論點時,不應當平均地分配力量,這樣會造成萬事都開始,卻因為力量分散而哪個都難以得出有力的結論。”麥克米蘭:“關于辯護藝術”,載[。菝谞査嫉龋骸堵蓭煹乃囆g——如何贏得你的案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頁。證據辯護尤其如此。很多律師之所以在庭審后期“陷入被動、無言以對”,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庭審前期就將辯方的所有證據辯點表露無遺,而不擅于利用“退一步”的辯護策略。所謂“退一步”,是指先拋出部分質證辯點,再根據公訴方的應對情況酌情提出后續(xù)證據疑點,亦即兵來將敵,水來土掩。例如,在前文已提到的張某某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案中,針對某網站服務器的相關日志文件T這一控方用于指控被告人張某某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tǒng)的重要證據,辯護律師首先對其來源提出質疑——從案卷來看,該證據有時被描寫為是由被害公司提交,有時又被反映出是來自偵查機關的遠程勘驗。后來,控方在庭審中堅定地表示證據是經遠程勘驗獲得,而律師馬上又就遠程勘驗程序本身,提出了程序違法、違法情節(jié)足以導致證據失真、并且涉嫌數據造假等質疑。其實,假若控方做出相反回答,也就是文件T是由被害公司提交,律師也已經準備好下一步的應對策略,即從證據缺失記錄相關提交過程的筆錄以及利害關系人所提交證據的真實性等問題入手進行攻擊。
二、“陷入困境”的證據辯護
辯護律師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難,概括起來即“刑事辯護難”,其已可謂老生常談。過去,讓大眾熟知的是“老三難”——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如今,前波未滅后波生,“新三難”又開始凸顯——發(fā)問難、質證難、辯論難。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難”點所在之訴訟環(huán)節(jié)與證據辯護均息息相關,故證據辯護無法從上述“難”中逃脫似乎也算“宿命”。
……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