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
書稿按照愛情這個主題對民國時期的情書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分析整理,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每一封信件所涉及到的愛人之間的歷史背景、人物、故事、軼事、趣事進行了溫情而細致的敘述。民國時期流傳下的曠世之戀,或遺憾,或唯美,大都隨著歷史遠去,而他們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追求對愛情執(zhí)著的詩歌追求,更是一部如何守護愛情的哲學。這些故事或許讓你潸然淚下,或許讓你扼腕嘆息,但是而閱讀別人故事的你,也終歸在自己舞臺演繹屬于自己的愛情。
◆大師們的情書,很美、很文藝、很深刻。 前段時間校友聚會,發(fā)現(xiàn)大學里的大眾男神又換了新女友,之前的如膠似漆、親密無間,換在新女友身上似乎也一樣適用。 有學姐感嘆,現(xiàn)在這年代,還有愛情嗎? 突然想起這部書稿,這里面的,全是真摯的愛情,當我們對愛情感到迷茫失望時,看看這本書,一切晦暗似乎都一掃而光。對愛情,也變得無比的相信和期待。 ◆看他們的愛情,悟自己的人生。 這段時間,央視的《朗誦者》很火,由此帶紅了朱生豪,一個很會寫情書的民國男子。 其實,民國會寫情書的人,不止他一個,沈從文、徐志摩、梁實秋……他們寫很美的情書、談很真的愛情、講很深刻的道理。 愿這民國書信里的愛情哲學,能讓你在情路上愛得清醒,看得清明。 ◆這是一本洗滌心靈、遇見愛情的書。 還記得你收到的封情書嗎? 當時的心情是否忐忑之極,有幾分興奮,幾分害怕,幾分煩惱,還有幾分自豪…… 如果我們能在一個適當?shù)哪昙o,收到一個適當?shù)娜,寫的一封封美到心碎的情書,那是一件多么愉悅的事情啊?閑暇時,不妨來看看這些溫暖一個世紀的民國情書。 它們那么美,那么好,那么深刻……閱讀別人故事的你,也會在不久的將來遇到屬于自己的美好愛情。
白凝,文學碩士。崇尚古典文化,熱愛文字和寫作,筆墨清雅。平日也喜歡翻閱古書古信,善于挖掘歷史細節(jié)里的情感內(nèi)涵。
你記得也好,你忘掉 / 001
——徐志摩�6�1陸小曼
我不能決定如何生與死,但可以決定如何愛與活 / 014
——蕭紅�6�1蕭軍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 024
——郁達夫�6�1王映霞
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去接你 / 034
——梁實秋�6�1韓菁清
從今往后,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 046
——錢鍾書�6�1楊絳
花開花落兩由之 / 060
——魯迅�6�1許廣平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 073
——沈從文�6�1張兆和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 083
——朱生豪�6�1宋清如
我這邊也有同一月色 / 097
——冼星海�6�1錢韻玲
與君努力享受生命之光華 / 108
——廬隱�6�1李唯建
有你一切都好 / 120
——丁玲�6�1胡也頻
花要開了,一切都是為你 / 132
——聞一多�6�1高孝貞
愛是一種成全 / 144
——張學良�6�1于鳳至
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 / 156
——朱自清�6�1陳竹隱
偶逢見個像你的人,我便停步凝視 / 168
——高君宇�6�1石評梅
有好多話,藏在心底,專等一個人 / 180
——朱湘�6�1劉霓君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 192
——吳文藻�6�1冰心
只愿天下有情人,不再有淚如你 / 204
——林覺民�6�1陳意映
后 記 / 214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沈從文�6�1張兆和 世界上的愛情大致分兩種:一見鐘情和日久生情。 前者聽起來更浪漫,卻也更不靠譜,因為對方鐘的可能不是情,而是你的臉;后者勝在穩(wěn)妥,那是日復(fù)一日積累來的感情,朝夕相對,細水長流,久了,那人就像你的左膀右臂,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割舍不掉。 有人追求一見鐘情的浪漫,也有人喜歡日久生情的溫暖,不管是哪一種,最重要的是要兩情相悅。因為單戀是最苦的,如同啞巴吃黃連,你再怎么煎熬,對方也無法感同身受,她不懂,也不想懂。 沈從文對于張兆和,就是始于一場單戀,他對她一見鐘情,而她無動于衷! 沈從文出生湘西,玲瓏剔透的鳳凰山水孕育了他柔順溫婉的才情,青年時期的他就開始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新潮的風格以及清新的文采讓他很快在中國文壇嶄露頭角。 在徐志摩的推薦下,沈從文被中國公學校長胡適聘為教師。 沈從文性格內(nèi)向,喜歡穿著灰色的大褂,略顯青澀的臉龐在人群中并不出眾。他并未得到學生的認可,第一堂課便鬧了笑話。在慕名前來聽課的學生面前,他呆站了十分鐘,然后又用十分鐘念完了原先預(yù)備講一個多小時的內(nèi)容,接著又陷入沉默,最后他只好在黑板上寫著:“今天是我第一次登臺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學生們哄堂大笑,而這些學生中便有他未來的妻子——張兆和。 有人說沈從文和張兆和第一次相見是在胡適的辦公室,有人說是在課堂,這些爭論顯然毫無意義。那是怎樣的開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結(jié)果,他愛她,她卻頑固地不愛他。 沈從文的性格里帶著湘西苗家人的直白和沖動,他沒有考慮一個農(nóng)村小家庭和城市大家族的差距,也沒有想過一個教師和學生的代溝,他只是固執(zhí)地追求她,試圖用一腔熱情點燃她。 他說:“有了你在我心上,我不拘做什么皆不嚇怕了。你還料不到你給了我多少力氣和多少勇氣。同時你這個人也還不很知道我如何愛你的。想到這里我有點小小不平! 這一年,張兆和十八歲,家世顯赫,才華出眾。她還是學校公認的;,外號“黑牡丹”,雖然皮膚微黑,卻生得秀美無比,靈動如《邊城》里的翠翠。 她身邊有不少的追求者,每天都會收到無數(shù)的情書,她并不會生氣地撕碎扔進垃圾桶,而是調(diào)皮地給這些情書編號:“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 沈從文排到多少號呢?二姐張允和說他大約能排到“青蛙第十三號”,可見沈從文在眾多的追求者中并不出色,無論是家世、背景,還是相貌、個性,他都沒有優(yōu)勢,多少青年才俊等著娶合肥張家的四個姑娘,沈從文拿什么脫穎而出? 張兆和對這個湘西來的鄉(xiāng)下人毫無好感,那一封封署名S先生的信越積越厚,她是不耐煩的,在日記中暗暗斥責S先生的信是沒頭沒腦的。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么遠,我日里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這樣的句子讓張兆和覺得莫名其妙。愛情有時候就是這么無奈,若是她無心,就算你情深似海,看起來也不過是個笑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張兆和沒有任何回應(yīng),但沈從文依然把她奉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蛟S連他自己也覺得這份愛莫名其妙,陌生而強烈,不可遏制,這是他詩人的天性吧,她是美的化身,也是詩的化身,他不遺余力地追尋,就像捕捉創(chuàng)作的靈感。 日復(fù)一日,張兆和的沉默讓沈從文開始按捺不住了,他滿腔熾熱,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出發(fā)泄之地。 1930年7月,張兆和在日記中描述了沈從文對她的室友說的一番話:“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條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么氣呢?要鬧得我和他同歸于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 他的“威脅”更加讓她反感。 戀情還未坐實,學校里的流言已經(jīng)滿天飛了,沈從文的郁郁寡歡都被學生看在眼里,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追求張兆和。張兆和照舊不搭理沈從文,但她心里也害怕他會做什么過激的行為,而且,流言越傳越多,她不勝其擾。 張兆和想到了校長胡適,她主動去了校長辦公室,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擺脫S先生的糾纏。讓她語塞的是,胡適竟然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張兆和憤然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她無奈地離開了,原來沈從文早就找過胡適,希望他幫忙牽線搭橋,胡適一口答應(yīng)了,很樂意當個紅娘。 胡適的放任和沈從文的執(zhí)著,讓張兆和再次選擇沉默以待。她低估了沈從文那顆樸實執(zhí)著的心,以為時間久了他就會厭倦了,畢竟人都是喜新厭舊的,比她漂亮的姑娘有很多,或許他會另尋新歡呢? 說來說去,她只是不愛她,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選擇,以沉默來拒絕。 1932年,張兆和畢業(yè)了,回到了蘇州的老家,她以為從此擺脫了沈從文的糾纏,殊不知,他們的感情才真正開始。 有一天,張家的大門被敲響,二姐張允和開了門。她面前站著一位穿著灰色長衫的青年,高高瘦瘦的,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面帶拘謹,手上還抱著一大包西方文學名著。 站在太陽下的沈從文額頭冒出點點汗?jié)n,他靦腆地打了招呼,張允和連忙讓他進屋。第一次進張家的門,沈從文四處張望,眼里流露著期待和緊張。張允和早就從三妹張兆和口中聽說過他,她主動告訴他,三妹不在家,去了圖書館。 沈從立刻局促起來說了一句“我走吧”,便匆匆離開了張家。張允和并不覺得他失禮,反而認為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氐铰玫甑纳驈奈膼瀽灢粯,張兆和美麗的臉龐時不時地閃過,她就像黑夜中的星辰,明亮動人,他卻永遠摘不到。 張兆和回到家后,張允和立刻告知她沈從文來過,還責怪她故意去圖書館。張兆和委屈地辯解,最終在二姐的勸說下,她動身去旅館找沈從文。 沈從文正躺在床上發(fā)呆,聽到敲門聲,他既疑惑又期待,他在蘇州并沒有什么朋友。 門外是他心心念念期待的人兒,她臉頰泛紅,背著雙手,眼神羞澀,局促地站著?吹竭@一幕,沈從文有些呆了,又驚又喜,而張兆和也半天才開口,邀請他去家里玩。 盡管這是二姐張允和的意思,但沈從文同樣欣喜若狂,至少,張兆和對他不再是冷若冰霜。 或許,文字永遠沒有現(xiàn)實的陪伴溫暖,行動永遠要比言語的浪漫靠譜,愛需要說,更需要做。 沈從文整個暑假都待在張家,給張兆和的幾個弟弟講故事,同幾個姐姐談天說地,他的樸實真誠很快得到了張家上下的認可。家人的態(tài)度漸漸改變了張兆和,她開始試著寫卸下心里的防備。 一個是一見鐘情,一個是日久生情,不管怎樣,他們終于相愛了。 暑假結(jié)束,沈從文回到青島,二姐張允和便成了沈和張之間的鵲橋。她最后終于松口,給沈從文發(fā)去一封電報“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算是正是確立了兩人的戀愛關(guān)系。 他們的婚禮在北平公園舉行,沒有滿座的貴賓,沒有奢華的儀式,就這樣從單相思到走向婚姻殿堂。對于張兆和來說,這似乎來得太快了些,但是在沈從文眼里,這個過程太漫長了。 時至今日,誰也不能確定,張兆和是從心底接受了這個“鄉(xiāng)下人”,還是一時感動。但可以確定的是,她是沈從文的繆斯,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有了她,他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留下膾炙人口的名作。 “我以為我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現(xiàn)在方明白我們自從在一處后,我就變成一個不能夠同你離開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 在信里,他們的愛情保持著火一般的炙熱,張兆和也親昵地稱呼他為二哥,婚后的暫時別離也未曾影響他們之間的熊熊愛火。沈從文回湘探望病危的母親,在船艙給三三寫信:“我離開北平時還計劃每天用半個日子寫信,用半個日子寫文章,誰知到了這小船上卻只想為你寫信,別的事全不能做! 張兆和信里說:“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么不憐憫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為了這風,我很發(fā)愁,就因為我自己這時坐在溫暖的屋子里,有了風,還把心吹得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是怎么支持的?” 他們一個愛得感性,一個愛得理性,方式完全不同。 1995年,張兆和整理完沈從文生前的遺稿,在《后記》中,她寫道:“從文與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xiàn)在。 過去不知道的,現(xiàn)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xiàn)在明白了……太晚了!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fā)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煮字成藥: 這一段愛,幸與不幸,都已成往事,只有當事人知道其中悲喜。沈從文早已將對張兆和的愛塵封在自己的作品中,她的影子在字里行間不會褪去,一本《從文家書》更是寫給她的情書,記載了他對她的愛,而她也在《后記》里說出了她對他的悔。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原來最美好的愛情不是最好的年齡遇見最愛的人,而是門當戶對兩相知。即使缺了前者,如果能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愛也能長久,情也會長存。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朱生豪�6�1宋清如 愛如風過,難以捉摸,遇到是緣起,錯過是緣滅,無人幸免。 秋天,錢塘江畔,秦望山頭,在極具詩意的之江大學里,在一個談詩論道的文學社,朱生豪和宋清如相遇了。 一個是聞名之江的才子,一個是小露鋒芒的女學生,他們沒有只言片語,卻在詩詞酬和中,悄然埋下愛情的種子。 愛情本來就是一件詩意的事,尤其是兩個文藝青年的愛情,朱生豪和宋清如都是才華橫溢的人,當他們談情說愛,那就是在寫一首最浪漫的詩。 從相識到相知,再到最后的相守,他們整整走過了十年,那不是彈指光陰,而是三千多個日夜。他們通過書信來往,游戲筆墨,互訴衷腸,那一封封信箋,化作幸福信使——青鳥,銜來愛的孺慕,解了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 如果說,是朱生豪的驚才絕艷吸引了宋清如,那么,他的矢志不渝則深深打動了她,就像春雨潤物無聲,一夜催開了桃花。 紅羅帳,小軒窗,猶夢初相識。 宋清如對于朱生豪的初次印象是:“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地,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朱生豪是話少、好靜之人,他第一次讀到宋清如的《寶塔詩》,心里對這個寫新詩的女子已是另眼相待,生出了別樣的情絲。 就在宋清如參加詩社的第二次活動時,朱生豪也去了,仍未同宋清如講一句話。但是朱生豪卻做出了與此前大相徑庭的舉止,他本不喜拍照,這次卻與詩友們合影留念,并排在了引人注目的位置。 男人的心里總會住著一個孩子,在愛情面前,他們偶爾也會手足無措。朱生豪生性內(nèi)斂,即便有心結(jié)識宋清如,表現(xiàn)亦是羞澀,每每和她相見,總是緘默不語,更遑論表露心跡。 他們見面本就少,都是詩社活動,一來二去,宋清如只當他是良師益友。朱生豪心里的熱情并沒有因此減退,初初晤面,情根深種,她只看了他一眼,在他心里卻已經(jīng)和她過了一生。 1933年夏,朱生豪從之江大學畢業(yè),應(yīng)邀到上海的世界書局供職。離別前夕,朱生豪將自己的情意化作三首《鷓鴣詞》,贈給宋清如,F(xiàn)將三首詞摘錄如下: (其一)楚楚身裁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游伴侶呼才子,落筆文華絢不群。招落月,喚停云,秋山朗似女兒身。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其二)憶昨秦山初見時,十分嬌瘦十分癡。席邊款款吳儂語,筆底纖纖稚子詩。交尚淺,意先移,平生心緒訴君知。飛花逝水初無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其三)逝水東流無盡碧,人間暫聚易參商。闌珊春去羈魂怨,揮手征車送夕陽。夢已散,手空揚,尚言離別是尋常。誰知詠罷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傷。 這三首詞,字字錦繡,他的深情融于筆墨,見者動容。他毫不掩飾地說,“一笑低頭意已傾”、“可奈衷情不自持”、“刻骨相思始自傷”,哪怕她只是無心的一笑,在他眼里也是春暖花開。 情深不由己,相思絆人心,哪個女子能拒絕這樣豐盛的情意呢?宋清如默許了他的告白,兩人開始密切的書信往來。有時,他們一周就互通兩三封信,這是因為在這這一紙一筆中,兩人了解增多,情意漸濃。 朱生豪十歲喪母,十二歲失祜,和兩個弟弟相依為命,由叔祖母和姑媽撫養(yǎng)長大。長期寄人籬下的生活,母愛、父愛的缺失,這都給朱生豪的童年留下了陰郁,讓他早早地看透世態(tài)炎涼,養(yǎng)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他不善言辭,不愛社交,只愿待在閣樓間,看書讀詩,而宋清如的出現(xiàn)就如一道亮光,點燃了他枯寂的生活;又如一縷清風,溫暖了那顆干涸已久的心。 他不無感慨地說:“幸虧世上還有一個你! 他對宋清如無話不說,那些信就是一個最好的樹洞。他坦然地傾訴著滿肚子的思念;嘮叨著生活中的瑣碎;分享自己讀書的心得或電影觀感;有時,他還指導宋清如的詩歌創(chuàng)作。他也調(diào)皮的時候,因為她無意的一個稱呼、一個字眼,他不惜費盡筆墨,和她理論,直到她“告饒”。 有一次,宋清如在回信中,稱其為“先生”。朱生豪看完信后,立馬執(zhí)筆回信: “朱先生是對于尊長者及陌生或疏遠者的敬稱;在俚俗的用法中,亦用于女人對他人稱自己的丈夫或稱他人的丈夫的代名詞;用于熟識的朋友間,常會有故意見疏的意味,因此是不能容忍的。” 此時,兩人還僅限朋友的身份,但是朱生豪已視宋清如“世間最可愛的朋友”,不想被故意見疏,而“先生”一詞模糊不清,又怎能不言心中的郁氣。 他說,“不許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里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這樣的他孩子氣十足,完全不是外人眼里那個沉默木訥的青年,其實,朱生豪真的不善言談,就是與宋清如直面相處時,也是言語甚少,好似“一個古怪的孤獨的孩子”。 但是愛情給了他勇氣,他克服自己的緘默,通過文字展示自己的熱情,那些一個個鮮活的字眼,分明是他熾熱的心思。在給宋清如的信里,朱生豪是喜悅的,是放達的,他就像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有著情竇初開的熱烈,毫無顧忌地向她傾訴自己的思念;也有著懵懂不知事的靦腆,小心翼翼地討好她,唯恐惹她不快;他還有幾分欲擒故縱的小心思,故意說起別人送給他的畫片,想激起她的醋意,讓她眼里能有自己的身影。 朱生豪以低到塵埃的姿態(tài)愛著宋清如,愛她就如自己的生命一般。他鼓勵她打破重重桎梏,希望她把自己靈魂解放,做個自由的新女性,為此,他不遺余力地幫助她、支持她。 愛本是無私,他甚至不奢求同等的回報,只是渴望得到她的理解。 “你的來信如同續(xù)命湯一樣,今天我算是活過來了,但明天我又要死去四分之一,后天又將成為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再后天死去四分之三,再后天死去八分之七……等等,直至你再來信。 如果你一直不來信,我也不會完全死去,第六天死去十六分之五,第七天死去三十二分之三十一,第八天死去六十四分之六十三,如是等等,我的算學好不好?” 宋清如的回信則較少,每每回信,朱生豪都如獲至寶,那是他喜悅的來源,是他的太陽,是他的甘霖,是他前行的力量,他要一字一句、反反復(fù)復(fù)、慢慢地品讀,要珍藏每一封。 如果沒有回信,他會抱怨車馬太慢,寫信告訴宋清如: “今天宋清如仍舊不給信我,我很怨,但是不想罵她,因為沒有罵她的理由。今天中午氣得吃了三碗飯,肚子脹得很,放了工還要去狠狠吃東西,誰教宋清如不給信我?” 不是愛情本身讓人失去理智,而是愛的那個人太讓人牽腸掛肚,所以才患得患失。對宋清如,朱生豪做不到淡定,他會俏皮,會賭氣,會撒嬌,也會委屈。有一次,他不知道把宋清如的來信放在了哪里,再找不到,于是忍不住生悶氣,心中滿是怨念。 “找了兩個黃昏,徒然的翻了一次又一次的抽屜,夜里也睡不著,我是失去我的寶貝。今天早晨在床上,想啊想,想出了一個可能的鎖在,馬上來找,萬一的嘗試而已,卻果然找到了,找到了!”給宋清如傾吐書信找不到的時候,朱生豪就是“傷心的保羅”,而此時,已成了“快樂的亨利”! 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杭州,兩地相隔,見面成了奢侈的事情。從朱生豪離開之江大,到1936年宋清如畢業(yè),他每年都會回杭州看望她,但是每次都有朋友相隨,兩人獨處的時間不多。他不僅沒減相思之苦,反而更添相思,回程時亦伴隨著惆悵和落寞。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他只能在夢里尋找安慰,但有時候連夢也是苦的,她不肯來見他。 有時,他夢見宋清如正酣睡,他就靜靜地守在她的身旁,替她驅(qū)除噩夢,待至天將明,趁她未醒之際,輕輕地吻一下她的手,又自個落寞地回去了。有時候也會夢見宋清如不理自己,或者一個人離開了…… “我想我一定要訓練自己的便是‘如果世上沒有你這樣一個人,我也能活下去’的方法,因為不然的話,我只好每天躺在床上流著淚想念你,再不用想做事情了。我很渴望做一個幸福的夢,一個和你親愛地生活著的夢,然而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或想象里,都不曾有過這種經(jīng)驗,因此我再也沒有得到這樣一個夢的希望! 有一次,朱生豪醒來之后十分傷感,甚至哭了起來,覺得很寂寞,很悲哀。只因為他連續(xù)做了幾個夢,想要夢見宋清如,卻都沒有夢見。 “我將永遠割舍不了你。近著你會使我惝恍,因此我愿常遠遠地憶你。如果我們能獲得長壽,等我們年老的時候,我愿和你比鄰而居,共度哀倦之暮年,此生之愿足矣!” 朱生豪把愛她當成了事業(yè),而且是一項終身事業(yè),想著她,夢著她,神魂依戀著她,這是他所有的快樂和悲傷的源泉。 1936年夏,宋清如結(jié)束學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常熟度過最后一個假期,準備參加工作。恰好,從上海到常熟的公路正式通車了,真可謂天公作美,從此,朱生豪到常熟也方便了許多。 朱生豪懷著雀躍的心情坐上了汽車,去探望宋清如。 “到達之后,向車站四周走了一轉(zhuǎn),看不見你,有點著急,擔心你病倒,直至看見了你(真的看見了你),Well then,我的喜樂當然是不可言說的,然而不自禁地有些timid(羞怯)起來! 相見時難別亦難,等他一人離開時,凄惶地上了車,帶著寂寞,帶著惆悵,那美麗的風景都失去了可愛;氐缴虾4蠹s是中午一點鐘,朱生豪一到寓所,便給宋清如寫信,寫下此行之感,一直寫到第二天凌晨兩點半鐘,總共寫了一萬五千字。這應(yīng)是所有書信中最長的一封了。 在信中,朱生豪老實地坦白了自己乘車前后的心境,也極力夸贊她熱情的家人和美麗的家鄉(xiāng)。他疑心自己的表現(xiàn)不好,向她道歉,并希望她能將兩人的友誼維持下去。 經(jīng)過常熟之行,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似乎更近一步了,朱生豪在信里直白地寫道“似乎我每次見了你五分鐘便別了你一百年似的”。在他眼里,她不僅是那個“世間最可愛的朋友”,也是他的真正知音,不管他說什么,他相信她能懂。 1937年初,朱生豪在書信中直率地問宋清如“肯不肯嫁給我”。其實他一直認為結(jié)婚是一種負擔,家庭是一種累贅,可是遇到她,他卻想結(jié)婚了。 朱生豪曾把愛情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原始的愛、世故的愛以及理智的愛。他本人是理智型的愛情主義者,現(xiàn)在卻不理智了,但宋清如沒有答應(yīng)他的求婚,她本就崇尚自由,視結(jié)婚為戀愛的墳?zāi)梗J為家庭是婦女的囚籠。 這次求婚不了了之,朱生豪退而求其次:“以前我最大的野心,便是想成為你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的野心,便是希望這樣的友誼能繼續(xù)到死時! 1937年“八一三”事變,日本侵略者進攻上海,戰(zhàn)火紛飛,許多知識分子逃離上海,到內(nèi)陸避難。朱生豪從上海避居嘉興,繼而避難鄉(xiāng)間。宋清如則隨家人遠離家鄉(xiāng),去了四川。兩人天各一方,其間通信皆斷。 大約過了大半年,滬渝通郵后,兩人才重新聯(lián)系上,但是書信來往也比較少,甚至有一年多的時間,完全斷絕了書信往來。 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這大概就是宋清如的心理寫照,纏綿而含蓄;蛟S是時間沉淀了思念,或許是戰(zhàn)亂成全了愛情,宋清如忽然體驗到了朱生豪的可貴,她寫下《滿江紅》、《水調(diào)歌頭》和《高陽臺》三首詞,寄給他,以表離思感傷之情。 朱生豪收到后,立即和詞三首。 1941年秋天,宋清如與家人經(jīng)貴州、江西、寧波等地回到上海,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朱生豪。此時,再多的言語已是多余,他們心有靈犀,情意暗生。 第二年的五月,在友人張荃的催促下,朱生豪和宋清如舉行了婚禮,結(jié)束了他們長達十年的羅曼史。介紹人夏承燾為這一對新人題詞:“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樸實無華,自有深意,正是他們愛情最好的箴言。 從此,兩人在那個小閣樓里開始了他們風雨同舟的患難生涯。 婚后不久,因時局問題,兩人在常熟岳家小住了半年,后來輾轉(zhuǎn)回到了老家嘉興。朱生豪繼續(xù)翻譯莎士比亞著作,宋清如則洗手做羹,操持家務(wù)。 一如宋清如所說:“他譯莎,我做飯”,他們生活簡單而豐富。朱生豪不僅在生活上依賴她,在精神上也離不開她,他還常常和宋清如探討翻譯過程中的許多問題。 婚姻并沒有磨滅他們的愛情,反而越來越醇厚,就像封存的酒水。有一次,宋清如回娘家,數(shù)十天尚未歸來,朱生豪可謂度日如年,在日記里寫道:“心像刀割一樣痛苦,十八天了,她還是沒有來! 他想去車站接她,又怕?lián)淞丝,一個人不免自艾自憐,“今天她們都去吃喜酒去了,剩下我一個人,中午吃了半碗冷粥,晚飯吃了一碗冷開水淘冷飯。獨身生活也過了這么許多年了,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凄涼過。”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他其實恨不得她早點歸來。 兒子的降臨為這個家?guī)砹讼矐c,也加重了朱生豪身上的擔子。只是,譯莎的成果一天天增加,朱生豪的身體卻越來越不行了。 1943年秋,朱生豪臥病半月有余,但是礙于經(jīng)濟條件,他沒有去醫(yī)院。不僅如此,他還加速翻譯的進度,完成了雜劇十種,又陸續(xù)翻譯出史劇《約翰王》《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上編》和《亨利四世下編》,并著手翻譯《亨利五世》(未譯完)。 或許他是察覺到自己時間不多了,想要盡可能完成翻譯工作,這讓他的身體更加糟糕,日夜躺著,無力說話,更無力看書。 1944年12月26日,時至中午,宋清如在隔壁房內(nèi)哄孩子睡覺,忽然聽到朱生豪叫道:“小青青,我去了!”等她趕到他的床邊,他目光不舍,已經(jīng)說不出話,兩分鐘后便溘然長逝,離開了他最愛的親人。 朱生豪的離去是文壇翻譯巨星的隕落,亦是損失,但他是為文學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宋清如說:“他那堅毅的品格,寧死不屈的精神,永遠震撼著我的心!蓖瑯,他也震撼了世人的心靈。 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朱生豪是一個書癡,而宋清如就是那本他最愛不釋手的書。十年的筆信之交,兩年的相敬如賓,他們的愛情可歌可詠,不隨時光褪色,不隨年華老去。 煮字為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 登峰造極處,化有為至無為,化極煉為無煉,仿佛所有的言語文字,徑直從一顆火熱的心臟里噴薄而出;這些天真爛漫如童子語,才是世間最難得的赤城與情癡。 朱生豪是世間最會說情話的人之一,他的文字暖心又更堅定心之所向。 在兩人的交往中,朱生豪更注重的是心靈的相諧,欣賞,而不求占有,這種心態(tài)使得他最終可以得到宋清如的垂青。這種安之若素的心態(tài)值得追愛的人學習。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