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的精編版,主要通過表格形式記述了中國各縣市的歷史沿革情況,分今地名、沿革變遷等欄,供一般讀者查閱當今各縣市在歷史上對應的古舊地名以及設置年代。與《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相比,該書資料截止2016年底,增補了近年來縣市地名的沿革變化情況;通過內(nèi)容和價格的差異化的定位,滿足一般普通讀者的需求。
出版說明
中國歷史悠久,地名歷經(jīng)變遷,廣大文史研究者、愛好者在工作及學習中往往會遇到涉及地名沿革變遷的問題需要查考。《中國地名沿革對照表》正是滿足廣大讀者需求,查檢方便、實用性強的簡明地名工具書。它可以說是廣大讀者閱讀文獻典籍,了解地名變遷,擴充文史知識,提高文化修養(yǎng)的“入門書”。
本表吸收了我社2010年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曾獲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華東地區(qū)古籍優(yōu)秀圖書獎一等獎、上海圖書獎二等獎等各類圖書獎項)和2014年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第二版)的“實用性”“多功能性”的長處。在此基礎上,又通過更新資料、壓縮版面增加了“簡潔性”“新穎性”的特點。
本表編輯出版得到薛國屏先生及社領導、兄弟出版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謝意!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6年12月
凡例
一、本表為全國縣級以上(含縣級)行政區(qū)劃古地名的沿革對照,縣級以下地名不屬本表收錄范圍。
二、本表內(nèi)容包括今地名和古舊地名(不包括廢置地名)。分設今地名、沿革變遷二欄,其中今地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簡冊》收詞,沿革變遷包括改置地名和設置年代兩個部分。
三、本表今地名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及其市轄區(qū),各。▍^(qū))所轄的地級市、縣級市和縣,以及縣和縣級市改置的區(qū)。如江蘇省南京市郊的江寧區(qū)和六合區(qū)(分別由江寧縣和六合縣改置)。
地級市中城區(qū)范圍內(nèi)的轄區(qū)不收,如河北省唐山市收錄市郊的豐潤、豐南二區(qū)(原為豐潤縣和豐南縣);不收城區(qū)范圍內(nèi)的路北、路南等區(qū)(因為這些區(qū)變化很大,有些區(qū)在最初設置不屬縣級行政區(qū)劃)。
今地名中有些縣設置后至今沒有變化,如山西省的靈丘縣。為照顧今地名的完整性仍予以收錄。
四、本表中沿革變遷是指今地名自古至今變遷的全過程,包括其治所變遷的全過程。因本表屬于地名沿革簡表,故沿革變遷中一般不寫明地名歸屬,如有必要,僅在表中用“注”表示其歸屬。
五、本表中的行政區(qū)劃截至2016年底。地名設置年代一般以國家批準的年代為準,民族自治縣則在成立年代后括注批準年代。
六、本表中郡、州、路、府相同的市、縣,縣條不寫明治所,采用參見市條的辦法。
七、為便于讀者查閱,本表前附有“詞目表”,后附有“地名筆畫索引”。
薛國屏,上海辭書出版社資深編審,1962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地理系經(jīng)濟地理專業(yè)。曾擔任中國地理學會地理編輯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研究會理事、上海地名研究會理事、上海辭書學會理事等。多年來編輯的圖書有《辭!ぶ袊乩怼贰兜乩韺W詞典》《中國名勝詞典》《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詞典》《中國地名詞典》《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廣東省今古地名詞典》《安徽大辭典》《中國風景名勝故事詞典》等。其中《辭!贰吨袊孛~典》《中國名勝詞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等書多次獲獎。編著有《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第一版、第二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