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圖書館文源講壇是山西省內(nèi)最大的公益講座平臺,開始于1999年。該書主要收錄了2015年下半年(7-12月份)近24場主題講座內(nèi)容,在對講座現(xiàn)場講師的主要觀點進行整理提升的基礎(chǔ)上,讓廣大讀者能夠在講座之外可以品讀專家、學(xué)者在文源講壇上的精彩講解。?
《文源講壇(2015年下半年講座精選)》:
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是藝術(shù)的花朵,最絢爛、最多彩、最有意味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不幸的是,今天都被轉(zhuǎn)換成了一個錢字。人一旦被錢置換了,這個人就沒意義了,有意義的是錢本身,人自身沒意義了,這是一個很不幸的異化。
我們當然不能沒有錢,關(guān)鍵是,人不能做金錢的奴隸,這個關(guān)系我們一定要擺正。很多人是錢的奴隸,這叫“心為錢役”,很多人因此而扭曲了。沒錢當然是不行的,我們要生存,要滿足、保障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你一定要知道,尤其到了中晚年你才發(fā)現(xiàn),原來錢不是最重要的,快樂地活著,健康地活著,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快樂地活著,健康地活著,憑什么?憑心靈的博大和強大。心靈的博大和強大靠什么?靠人類全部的堅強力量,靠天地之間全部智慧的整體來充實你、支撐你,最終靠閱讀。你如何獲得人類的精神財富呢?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我們今天只有一條道,那就是精神修煉,通過閱讀重建人類第二伊甸園。上帝把人類從第一伊甸園驅(qū)逐出來,人類就要充當精神的上帝,要重建知識、智慧的伊甸園,這便是“讀書與智慧”的總思想。
下面我用前言開篇。中國古人非常重視讀書,《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提出了“三不朽”之說,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我們的肉身是可以腐朽的,我們要在天地之間永恒不朽憑什么?憑立德、立功、立言。而“立言”,你的語言要傳播,要流傳下去,要薪火相傳,在沒有文字的時代,當然是口耳相傳,可能就會變成神話傳說,變成史詩,這個傳就變成了民族歷史,再經(jīng)過那些創(chuàng)始人、偉大的先祖,加上他們的人生經(jīng)驗,傳下來的就是歷史。后來有了文字,有了史官,有記言的,有記史的。史官記的東西,其中就有很多人說的言論。當然,這個“言”還有很多意思,你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思維的語言變成漢字寫出來,再把它寫在書里面,通過書籍,通過靠別人閱讀你寫的書籍來傳播你的思想智慧,所以書籍就是我們?nèi)祟悮v史的又一個重要載體,是文明的階梯,是優(yōu)秀文化薪火相傳的、綿延不絕的歷史和精神紐帶。
人類之所以幾千年還能屹立在天地之間靠什么?就靠精神的血脈,就靠書籍這樣一種精神的香火。我們不能小看書,不要以為我們有冷兵器,有核武器就足夠了,書籍其實是最厲害的武器,它可以改變?nèi)说恼J識、人的素質(zhì),由蠻荒走向文明,由懦弱變成勇敢,由渺小變得強大,變得堅不可摧。
毛澤東曾經(jīng)有一句詩我依稀記得:“屈子當年賦離騷,手中握著殺人刀!币馑际钦f他的詩其實是具有可“取人性命”的偉力的,像戰(zhàn)斗的刀槍、武器。
所以毛澤東當年提出革命要靠兩桿子:筆桿子、槍桿子,革命離不開這兩桿子。從這個意義來看,寫書、讀書這事兒,使人類變得有力量,變得生命力強,變得血脈不斷,我們有根,我們還有脈,我們的文化能夠源遠流長,這是一個寶貴的載體和媒介。
千古悠悠,書道宏大。為此,魏文帝曹丕說:“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白居易慨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蔽覈且粋禮儀之邦,我們有燦爛、悠久的文明歷史和讀書歷史,古人認為“開卷有益”,還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主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然現(xiàn)在行萬里路大家越來越自覺了,現(xiàn)在旅游不光是境內(nèi)游,還有跨境游、跨國游。前年我到歐洲,每到一個景點,到處可見中國的旅游團,一個團撞一個團,不是撞衫,是撞團。當然,去美國的中國游客相對較少,我假期在美國待了一個月,在洛杉磯有華人聚集的地方。不管怎么說,“行萬里路”大家覺悟比較高,而“讀萬卷書”今天對很多人來說比較困難。因此,我們今天需要講讀書的重要性。
古人強調(diào)“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主張以書結(jié)緣,以文會友,不光讀有字的書,還要讀無字的書。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tǒng)的中國鄉(xiāng)村文明中“耕讀傳家”“亦農(nóng)亦學(xué)”的傳統(tǒng)可以說是我們的一種標志。
中華傳統(tǒng)文明為什么能夠幾千年歷久不衰?原因就是我們不光耕作,還要閱讀。耕作解決的是吃飯的問題,是物質(zhì)資料的獲。欢喿x則是精神資料的獲取。你不養(yǎng)心,只有一副臭皮囊,這副皮囊很快就塌下去了,它需要鼓蕩起來,飽滿起來。一個人如果精氣神垮了,很快這個人就蔫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