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文化源遠流長,但以對歌形態(tài)存在的婚禮儀式。那些在少數(shù)民族中存在,而在漢民族中遺失的文化表現(xiàn)形態(tài),都一覽無余地保存在臺州“洞房經(jīng)”儀式中!岸捶拷(jīng)”集物質(zhì)與精神、現(xiàn)實與理想、情感與理智、實用與審美于一體,集中傳達了臺州人民追求和諧、有秩序、多子多福的詩性生活,具有*為廣泛的跨區(qū)域?qū)徝酪饬x和價值。這是一種值得保護和保存的文化傳統(tǒng)和活的婚禮對歌的文化化石。
周仲強(1965—),浙江省臨海市人,臺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地方民俗與文化研究所所長。主持完成多項省部級課題,發(fā)表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shù)作《文化的傳承與變革》等。
序言
緒論 跨文化語境下地方民俗研究的轉(zhuǎn)型鏡像
上編 “洞房經(jīng)”——飛揚的臺州民俗風情
第一章 傳統(tǒng)婚俗——洞房
第一節(jié) 洞房及考辨
第二節(jié) 鬧洞房的來歷
第三節(jié) 洞房游戲舉偶
第二章 詩性婚俗——臺州民俗風情的基點
第一節(jié) 臺州的文化歷史
第二節(jié) 名人筆下的“臺州”
第三節(jié) 風情萬千——臺州婚禮儀式
第三章 漢民族獨一無二的婚禮對歌——臺州“洞房經(jīng)”
第一節(jié) 獨特的婚唱——對歌
第二節(jié) 多種形態(tài)共存——漢民族獨一無二的婚禮對歌
第四章 生存空間逼仄——“洞房經(jīng)”習俗傳承的艱難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時代“洞房經(jīng)”傳承的艱難
第二節(jié) 傳媒時代“洞房經(jīng)”的生存困境
第三節(jié) 城市化時代“洞房經(jīng)”生態(tài)巨變
第四節(jié) 婚、喪儀式傳統(tǒng)模式傳承的水火兩極
第五章 活態(tài)傳承——“洞房經(jīng)”的生命長青之路
第一節(jié) 臺州民俗文化研究的思考
第二節(jié) 跨文化語境下,地方民俗研究正經(jīng)歷轉(zhuǎn)型
第三節(jié) 活態(tài)傳承的理論探索
第四節(jié) “洞房經(jīng)”是審美思想發(fā)展的結(jié)果
第六章 臺州婚俗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洞房經(jīng)”儀式的價值
第二節(jié) “洞房經(jīng)”——越文化在臺州的流播
第三節(jié) 兩岸一家親——臺州婚俗“洞房經(jīng)”對臺灣婚俗的影響初探
第四節(jié) 開拓審美研究新途徑
下編 詩性婚俗——臺州“洞房經(jīng)”的審美價值
第一章 “洞房經(jīng)”——地方婚俗之美
第一節(jié) 地方性和婚俗之美
第二節(jié) 土話和方言構(gòu)筑美學意境
第三節(jié) “洞房經(jīng)”飽含生活熱情和人生情趣
第四節(jié) “洞房經(jīng)”是漢民族婚俗中的獨特現(xiàn)象
第二章 “洞房經(jīng)”——家庭生活之美
第一節(jié) 家族意識的勃郁
第二節(jié) 婆媳關(guān)系難入調(diào)
第三節(jié) 期望與人性的鋪陳
第四節(jié) 家庭的和合精神
第五節(jié) “洞房經(jīng)”背后的社會意象——水文化與家族一村落的權(quán)利之爭
第三章 “洞房經(jīng)”——進取精神之美
第一節(jié) 臺州魅力
第二節(jié) 張揚的意念——蓄勢而發(fā)的精神力量
第三節(jié) “剛”性與“靈”氣的組合
第四節(jié) 重塑地方文化精神的渴望
第四章 “洞房經(jīng)”——儀式歡樂之美
第一節(jié) 婚俗美,美在形式
第二節(jié) 美輪美奐、優(yōu)雅的儀式美
第三節(jié) 眾神狂歡——群體性的盛宴
第四節(jié) 漢民族婚俗的一扇獨一無二的詩意窗口
第五章 “洞房經(jīng)”——歌詞韻律之美
第一節(jié) “洞房經(jīng)”是民間文學中的一朵奇葩
第二節(jié) 韻律——“洞房經(jīng)”的永恒魅力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詩性婚俗:臺州“洞房經(jīng)”的審美研究》:
他們與先前即已到達并居住在此的吳越后代共同建立起了東甌國,歷史上也稱為東越。越民族雖然亡國而遷徙,但他們沒有丟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氣候、環(huán)境與寧紹平原相去極近的溫黃平原,又植根下了自己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敝饾u形成了既與越文化有著千絲萬縷關(guān)系又獨具特色的婚慶對歌,并流傳至今。而我們明白,曾經(jīng)熱鬧一時的古東甌國原址考證還沒有最后定論,溫州人始終不承認溫嶺市大溪鎮(zhèn)是東甌國原住地,雖然他們提不出更為有力的證據(jù),來證明溫州的永嘉縣甌北鎮(zhèn)才是東甌國真正的遺址。但如果溫嶺大溪的古城遺址不能證實確實是東甌國遺址,那陳華文教授關(guān)于“洞房經(jīng)”起源的前提就有點含糊不清了,其結(jié)論也不能信服于人。所以,以歷史還未定論的東甌國遺址考證為前提,把溫嶺市的“洞房經(jīng)”作為臺州市流傳的“洞房經(jīng)”的唯一代表,倒是有失偏頗。因為從三國以來,一直作為臺州政治文化中心的駐地臨海市是整個臺州的心臟,據(jù)《臺州府志》考證:“臺州編志,肇自三國。”《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晉太康記》所云‘章安’即臨?ぶ掳部h也!蹦纤侮愱惹渥氲摹冻喑侵尽罚蛔u為“詞旨博贍,筆法精嚴”,“赤誠”即為現(xiàn)在的臨海,三國時東吳大將衛(wèi)溫率兵東渡臺灣,其出?谠诋敃r的章安,《赤城志》記載:“章安城,在臨?h東南一百一十五里!毙轮袊闪⒑,臺州地區(qū)中心一直在臨海,所以,臺州民間文化的主要源頭應(yīng)在臨海?甲C“洞房經(jīng)”不能把臨海撇在一邊,何況當下臨海市民間流行的“洞房經(jīng)”規(guī)模近乎與溫嶺市相當,呈現(xiàn)鮮明特色。但陳教授考證的結(jié)果,“古越人亡國后來到了……臨!獪攸S平原,占據(jù)了靈江、甌江流域……建立起了東甄國,歷史上也稱為東越”。倒可以證明臺州很有可能是東越國活動的大本營,越文化在這里流傳甚廣。但在其文化傳承上臨海比溫嶺更具有源頭地位,研究臨海的“洞房經(jīng)”也非常重要,不能簡單下“洞房經(jīng)”起源于溫黃平原的結(jié)論?赡芩菧貛X人的女婿,其田野足跡遍及溫嶺,受到溫嶺流傳話語影響的緣故,更有可能近年來溫嶺市“洞房經(jīng)”的傳承保護工作做得遠比臨海市出色,溫嶺市的“洞房經(jīng)”名聲響亮,導致溫嶺“洞房經(jīng)”一枝獨秀。
……